【環保人 回收物】環保愛相隨 陳松田與蕭秀珠

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流籠罩的週日,氣溫陡降至十四度。這麼冷的天,原以為志工也怕冷,也會想偷懶吧?誰知道,位在台北市八德路與建國高架橋交叉口旁的八德環保站,站外冷颼颼,站內,卻熱鬧滾滾,洋溢著一股股暖流。

就在人群之中,蕭秀珠和陳松田,幾乎是一早就在這占地三百多坪的空間裡穿梭。他們只差沒像電影《摩登大聖》裡的金凱瑞,旋風似地一會兒往西、一會兒往東;一會兒招呼其他志工,一會兒開著環保車進進出出;有趣的是,明明是一對夫妻,兩人卻從頭到尾,忙到幾乎沒什麼交集。好不容易同時攔截住兩人,年近七十,白髮童顏的陳松田立刻說:「要採訪問伊就好啊,伊卡ㄟ曉講話啦!」聽到這話,蕭秀珠立刻回瞪了先生一眼:「那你的意思是,我卡曉做代誌囉?」

說不到兩句話就鬥嘴,一旁的志工看到,忍不住都笑了。但大家都知道,陳松田和蕭秀珠的個性雖南轅北轍——一個害羞,不擅表達;一個土直爽朗,肚子有話藏不住,但兩人除了性格互補外,在做環保上,也是最佳拍檔。

出乎意料的是,當初兩人之中最早決定要投入環保的,卻是內向的陳松田。二次大戰前出生的他,童年幾乎是依賴著美援長大。「那時我差不多六、七歲,喝的是美國人送的奶粉,穿的是麵粉袋改裝的內褲;因為很感恩,我就想,等我長大,也要做幫助人的事。」陳松田說。

但助人的種子,要靠歲月與挫折澆灌,才會萌芽。

老家原本在新竹的陳松田,家境和當時多數人一樣貧苦。和小他九歲的蕭秀珠相識、結婚後,毫無積蓄的小夫妻倆,決定搬到台北奮鬥,在八德菜市場裡賣起水果。

「可是不知道伊是老實還是憨,別人批發回來的水果都是好的,伊買回來的,不是放不久,就是根本是爛的。」儘管事情都過去了很久,蕭秀珠還是忍不住糗一下先生。因為水果品質無法保證,生意沒起色,久了,蕭秀珠開始動起腦筋:那要賣什麼,才不會爛呢?

左思右想,似乎只有塑膠袋與保麗龍餐具了。當時,別說是蕭秀珠夫婦了,就是政府有關單位,也尚未意識到塑膠袋與保麗龍等,都是提煉自石油的副產品。他們不知道這些質地穩定的物質不易分解,除了經焚燒會產生戴奧辛外,埋入地下,也會千年不化,對地球形成沉重負擔。

特別是八十年代起,外食人口大增;為了避免感染B型肝炎,政府「積極」推廣免洗餐具,讓陳松田夫婦的事業,也一飛沖天,不但成為當年台北市最大的免洗餐具盤商,光店面也有兩百多坪。「堆得滿滿的保麗龍餐具,就像一座座的小雪山。」夫妻倆說。

但回顧那段時間,卻也是兩人生命中壓力最大的時候。「哪有說師父在提倡環保,做弟子的,卻在製造不環保的垃圾?」隨著對塑膠袋與保麗龍的壞處,認知越來越清楚後,陳松田與蕭秀珠,內心也惶惶不安,除了每天都睡不好外,對於當時社區環保的支援,也格外不遺餘力。。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一大清早夫婦倆就到環保站,合力掛起印有回收項目的海報。
[Not a valid template]↑ 貧苦童年,讓蕭秀珠曾以賺錢為人生目標,卻在投入環保後,恢復清明樂觀本性。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