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乍聽船東說船不開了,我跟攝影都有點傻住。一個以時速十公里緩慢向西移動的熱帶性低氣壓,何以能迫使一艘兩百多公噸的船隻停駛?
但消息千真萬確,我們打算從恆春後壁湖漁港搭船橫渡巴士海峽到蘭嶼的計畫,因氣候受阻;不但如此,氣象局隔天還持續發布特報:「在北緯21.7度,東經121.7度,即巴士海峽上空的熱帶性低氣壓,很可能將形成颱風,請在台灣南部、東南部,以及西南部海面航行及作業的船隻,特別注意。」
對習慣了在陸地上開車的人來說,時速十公里?這不是人人喊打的龜速嗎?但望著大雨如注也僅是波瀾微起的海面,船東的話卻在腦海迴響:「港內沒什麼風浪,不見得港外也一樣;海是會搖晃的陸地,一旦貿然出海,暈船事小,翻船可就事大了。」
站在船塢所在的漁港一側,幾度我屏氣凝神,審度著海峽的深不可測。或許是因為海峽的原名Bashi兩字,得自菲律賓北部的一種甘蔗酒,與台灣無關;加上以漢移民為多數的主流社會,在談論與書寫上,向來以台灣兩道海峽中的另一道——台灣海峽為中心,以致於巴士海峽雖配合高雄港的吞吐,每六分鐘就有一艘貨輪透過它,往來於南海與西太平洋間,但這道位在國境之南,以恆春半島南端與菲律賓最北端的巴丹(Batanes)群島遙遙相望的海域,過往在一般人的印象中,竟和我此番的遭遇一樣——只有在氣象報告時,才會意識到它的存在。
寬約八十公里的巴士海峽,水深在兩千至五千公尺之間。起伏變化甚大的海底地形,主要是華南大陸棚向東延伸,又有蘭嶼海脊、台東海槽、花東海脊和馬尼拉海溝等,由東向西,呈南北向平行分布。受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大陸板塊地質交互作用影響,巴士海峽除了是地震多發帶外,也是西北太平洋的大浪區;夾在大洋和大陸之間,在季風終年吹拂下,海峽不但多雷暴,就連在西太平洋生成的熱帶氣旋,也常以它作為進入亞洲的路徑之一。
因其如此,二○○六年發生在恆春的一場規模六點七的大地震,震源就在巴士海峽。地震後包括台灣、香港、美國、菲律賓、日本等各國的海底纜線,都因受波及,網際網路一度中斷。
此外,台灣幾次狀況不一的海難事件,也與巴士海峽有關。先說久遠一點的,一八六七年,美國的輪船羅發(Rover)號,在由中國廣東汕頭開往山東牛莊時,遭遇暴風;十四名船員搭救生艇至恆春上岸時,卻遭當地龜仔角原住民殺害。再說一樁大家記憶猶新的,二○○一年初,希臘籍三萬五千噸貨輪阿瑪斯(Amorgos)號,在由印度駛往中國大陸時,也是在接近巴士海峽海域時失去動力,船隻漂流至墾丁海域擱淺,並因漏油使得大片珊瑚礁慘遭汙染。
地震、颱風、低氣壓,幾個形塑台灣外貌的大自然力量,巴士海峽一個都不缺。但除氣候與地理的雕塑外,巴士海峽與台灣的史前史,其實也緊密相關。
據人類學家與語言學家指出,早在五、六千年前,當漢移民遠遠尚未出現於台灣時,浩瀚的太平洋上,已以台灣為可能的擴散點,出現一支以相同語源聯繫彼此的南島語族。這支族群在羅盤、衛星定位系統、現代造船技術皆尚未發明之前,便以海洋為道路,操舟划槳,逐島跳躍,馳騁於太平洋上;其中緊臨西太平洋的巴士海峽,正是該族群廣大的遷徙範圍內,從台灣出發,向南航行的第一道海域;而就在分踞海域北、南兩端,相距僅七十五公里的台灣蘭嶼與菲律賓巴丹群島間,近百千年來他們在海上無數次的相逢與互動,也恰是整部南島文化的縮影。
站在巴丹島上一個叫滾石(Rolling Stone)丘陵的高地上,望著前方洶湧的巴士海峽,一旁的嚮導馬卡利歐指著遠方說︰「往北七十多公里,就是蘭嶼了。」事實上,即使馬卡利歐不說破,我也隱約猜測得到;只因放眼望去,眼前盡是以火山島為主的地形,海岸受海水經年累月的侵蝕,變得嶙峋陡峭、怪石萬狀;在巴丹,實在有太多的地方,都不禁讓人聯想起蘭嶼。
是以蘭嶼和巴丹雖然分別陳列於巴士海峽的南北兩端,前者只是一座面積不到四十六平方公里的島嶼,後者卻是由十座小島所組成,面積有一百九十七平方公里的群島,但早在二十世紀初,地質、地理上的類緣性,已讓許多人類學者對兩地的異同進行比較。
日本學者鳥居龍藏在前往蘭嶼踏察後,閱讀大量菲律賓民族史的文獻,提出了台灣原住民早期涉外關係的課題。移川子之藏根據體貌、髮型、丁字褲、女子腰裙、藤盔帽子等特徵,認為蘭嶼野銀部落的前十四代祖先,應來自巴丹群島;最後,鹿野忠雄投入十餘年精力,整理兩地動植物的語彙;美國學者班內德克(Dezso Benedek),更以兩地甕棺應有共同起源,推測達悟人至少在一千多年前,便與巴丹群島分道揚鑣。
但種種學術上的探索,要到了一九八六年,蘭嶼的顏福壽前往巴丹群島協助學者田野調查,帶回了兩地語言相似度達百分之六十的消息後,才轉化成族人們感受得到的事實。
「其實早在出發前,我就從匈牙利語言學家那裡,知道點南島語族和巴丹島上伊巴丹(Ivatan)人的事。」顏福壽結婚後,與妻子莉妲返回蘭嶼定居。他表示雖然身為南島語族之一,但因為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少有人討論它,以致於對於該語族的內涵,他其實沒有概念。
但在那次前往巴丹群島從事田野採擷後,顏福壽發現兩地的語言,竟然高達百分之六十相通。他隨口舉了幾個例子,「在蘭嶼,飛魚的達悟話是Ali-bang-bang,伊巴丹語是Di-bang;蘭嶼一或兩人的拼板舟叫作Tatala,伊巴丹語是Tataya;至於和飛魚一樣都是兩地常捕的鬼頭刀魚,不管在蘭嶼或巴丹,都叫作Arayo。」
台東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員楊政賢,素來對蘭嶼與巴丹文化有深入研究,他表示,飛魚和鬼頭刀,都是來自北赤道的黑潮,為巴士海峽所帶來的常見迴游性魚類。地緣上的接近,使蘭嶼和巴丹分享著一個極為類似的生態圈;長久生活在同一個海洋環境,也讓雙方的生活方式與文化現象,都趨於近似。
可惜的是,這段發生於巴士海峽上的族群故事,後來因巴丹群島自一五六五年起,先後歸屬西班牙、美國、日本及菲律賓,蘭嶼也因被日本與台灣統治而中斷,直到顏福壽造訪巴丹,娶回巴丹女子,沉睡的記憶,才得以再次甦醒。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巴士海峽小檔案】
- 地理位置:位於台灣最南端之恆春半島與菲律賓最北端之巴丹群島間。
- 氣候:西北太平洋的大浪區之一。受季風影響,大風大浪頻率終年較高。
- 地形:台灣構造帶和菲律賓島弧構造帶的交匯,是太平洋和南海的天然分界線。海底地形起伏變化大,主要是大陸棚、間有海脊海溝,海底表層沉積物以粉沙質為主。
- 戰略地位:巴士海峽除為蘭嶼與巴丹群島等南島語族過去活動的海域外,獨特地形氣候使其極具戰略價值。高海況對直升機蒐潛和反潛會造成極大困難;海面波浪大時,直升機不易在艦上起飛降落,可變度聲納和拖曳聲納也不易放下和回收。巴士海峽的特殊海況使潛艇隱蔽優勢,得到進一步保障。另因其位居南海與太平洋之間,二次大戰時,日本通過巴士海峽以達南洋的船艦,遭美軍擊沉不知凡幾。
[Not a valid template]↑ 儘管現代文明入侵後,蘭嶼的傳統文化備受衝擊,但敬畏海洋的達悟人,仍透過下船祭等祭典,維繫文化於不墜,並凝聚族群共識。(攝影/周元楷)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巴丹島上的烏由幹(Uyugan)小漁村,漁民們平日除了捕魚外,最愛與鄰居喝點小酒、佐以小菜,閒話家常。
[Not a valid template]↑ 礙於巴士海峽漁源枯竭,加上過去常有前往菲律賓海域捕魚的漁民遭扣押,居民或轉型從事潛水活動或生態旅遊。
[Not a valid template]↑ 巴丹群島因低度開發,保有完整而原始的景觀。
[Not a valid template]↑ 海洋對蘭嶼或巴丹的居民來說,迄今仍是生活中的重要場域。除了豐富資源可生養島之子民外,更是文化的珍貴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