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好果子】木瓜 平凡好滋味

撰文/蔡佳珊(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攝影)

年忽忽而過。八月底,南台灣的夏日午後雷陣雨還是一樣聲勢驚人,腦中油然浮現去年八八風災後農園重創、農民無語問天的景象。雨後涼涼的傍晚,我們特地再度造訪這座位於屏東高樹,洪瑞清的木瓜園。

去年這整園木瓜泡水兩天兩夜後全部死光,損失超過百萬,災後清理了三個月才又重種新苗。如今看阿伯笑臉相迎的模樣,就知他已經擺脫陰霾,經過一整年沒有收成的苦悶日子,他的優質木瓜終於又重振旗鼓、開始出貨囉!

一直都是專業農民的洪瑞清,種過蔬菜也種過蓮霧,風災後他考慮了很久,最後還是決定種木瓜。「我覺得種木瓜最有趣味,很多地方可以做實驗。」說著,洪瑞清自豪地介紹他的「實驗品」:一棵棵木瓜樹全都幾乎跪趴在地上,彷彿被強風吹彎,又像一隊木瓜大軍正在匍匐前進,要去偷襲敵營。

木瓜怎麼會變成這副模樣呢?這跟大家印象中亭亭玉立的木瓜樹,實在相差太多了。洪瑞清解釋,這些木瓜樹其實都是他親手弄倒的,也就是所謂的「倒株栽培」:在樹苗幼時就將之揠倒,木瓜樹的收成反而更豐碩,是真正的「揠苗助長」。

倒株的手法和角度因人而異,揠倒後再用繩子繫綁來控制植株生長方向,所以每個木瓜農照顧出來的木瓜樹長得都不一樣;能不能產出好木瓜,就看個人各顯神通。

木瓜看似一棵樹,其實卻是草本,順從的個性隨人擺布,你要它往東,它不會往西。然而生長容易的木瓜,本質卻是脆弱的,它不耐旱又忌淹水,病蟲害更是特別多。

也就是這樣深具挑戰性的果樹,讓農民與研究者魂縈夢牽。細閱台灣的木瓜栽培史,羅列著一重又一重的難關,而在其中奮勇破關最重要的靈魂人物,非「木瓜王」王德男莫屬。

參見「木瓜王」

來到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日式建築風格清朗而富古意,這裡就是台灣最早研究木瓜的單位,也是這位木瓜育種權威奉獻了四十年青春的所在地。如今已退休、年至七旬的王德男,應我們之邀回來這兒受訪,也順便跟老同事們敘敘舊。

說起過往研究過程的甘苦,王德男笑了笑,「我們做農業的,就是外面越颳風下雨,我們越要往外面去。」只要每回颱風來,他總是冒著風雨搶救果樹,尤其育種是連續性的工作,任何一棵樹倒下,都可能代表多年心血毀於一旦。

王德男在一九六六年剛進鳳山分所時,第一項業務就是改良木瓜的品種。他回憶道,「那時候農民所種的品種亂七八糟,消費者對木瓜都沒有信心。」

隔年,農復會園藝考察團由夏威夷和中南美引進二十五個品種,王德男選出引自夏威夷的日陞品系(Sunrise Solo),分別與哥斯大黎加種、泰國種和菲律賓種雜交,在一九七一年育成了「台農一號」、「台農二號」和「台農三號」。

其中台農二號木瓜,生長強健而豐產,結出的果子果色豔麗、味道芳香,每一顆又大又甜,廣受台灣農民與消費者的喜愛,至今已三十多年過去,台農二號的龍頭地位仍然屹立不搖,占市場九成以上。而相當耐儲運的台農一號,更紅到了中南美洲,曾在巴西有上萬公頃的種植面積。

在一九七五年左右,日本開放台灣木瓜進口,木瓜農們無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正當台灣木瓜前景看似一片光明,同年,高雄燕巢附近的木瓜園卻出現一種怪病,得病植株的葉子變黃捲縮、不易開花結果,就算結了果子品質也很差,嚴重者更整株枯死。

這怪病迅速蔓延整個南台灣的木瓜產區,果園大片大片淪陷,果農只好另闢新園。「產地先移到台東,隔年又到花蓮,沿著東海岸一直上去,甚至到三芝。」王德男說,沒種過木瓜的地,第一年都是大豐收,但種到第二年就開始「花花」,第三年就百分之百染病了。

台灣就這麼丁點大,病毒很快就擴散到全島,那幾年,全台灣木瓜栽培面積急遽增加,收成卻奇差無比。

引起這波木瓜界浩劫的超級病毒,名叫「木瓜輪點病毒」,以蚜蟲為傳播媒介,五分鐘以內就可以從這一株傳到另一株。各農業研究單位先後用反光布、礦物油、殺蟲劑來對付蚜蟲,卻是防不勝防、殺不勝殺。

王德男表示,美國早在一九四五年就發現此病,至今仍然找不到防治的辦法,說它是木瓜的不治之症也不為過。

正當木瓜業界一片愁雲慘霧,一九八五年,農林廳特產科果樹股的股長施明山提了一份「網室栽培」的試驗計畫,亦即搭建細目塑膠網將整個木瓜園罩起來,徹底隔絕蚜蟲病媒。

這項計畫隨即交由王德男執行試作。起初,農民根本不願配合,還說:「哪有人種木瓜要掛蚊帳,笑死人!」

建網室大費周章,成本又相當高。但試作半年後,成果卻是驚人地卓著。一般木瓜園區罹病率達百分之九十六點二,而網室木瓜卻僅僅百分之一點九!農民們見狀,用不著政府推廣,紛紛搭起了網室。咱們台灣的木瓜,自此開始「不見天日」,網室木瓜也成為世界木瓜栽培當中獨一無二的生產模式。

然而就像閩南語說的「有一好沒兩好」,網室栽培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颱風一來,網子便整個破掉,跟木瓜全部攪在一起。裝了網子比沒有網子,損害還要嚴重。」王德男說明,農民必須密切注意氣象預報,趕在颱風來前把網子卸下,人手不足的話則必須彼此「換工」。

此外,網室內通風日照不良,木瓜植株容易徒長,且紅蜘蛛和白粉病的危害也較嚴重。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木瓜甜祕密】

  • 品種:木瓜又名番木瓜(Carica papaya L.),為大型草本植物,原產熱帶美洲。最初由大陸傳入台灣的品種已不復見,現今品種多為一九七○年代後引進或育成推廣,我們最熟悉的長橢圓形木瓜即是台農二號,占全台栽培面積百分之九十,其次為體型較小的日陞品種。
  • 產期:全年可得,較集中於七月到隔年三月,秋天時品質最佳。在台灣,主要產地在北回歸線以南的屏東、高雄、台南,嘉義、雲林、南投也有出產。
  • 營養:木瓜營養超級豐富,光是維生素C含量就是橘子的兩倍以上,另外還富含β-胡蘿蔔素、葉黃素、茄紅素,保護眼睛又抗氧化。此外,特殊的木瓜酵素,尚可幫助蛋白質分解吸收,預防胃潰瘍等腸胃疾病,難怪擁有「萬壽果」的美譽。
  • 怎麼挑:果型尾尖身長,外觀無瘀傷和病害者佳,不必求大。轉色要從尾端開始,顏色要鮮活明豔,呈飽和橙黃。從蒂頭開始轉色或顏色淡黃者,可能是植株不健康。雨季時買回的木瓜無法放久,最好趕緊吃完。
  • 怎麼吃:木瓜買回家後要放在室溫下等待後熟轉色。全綠的約需一週,橙綠相間的約一到三天,等待蒂頭摸起來軟軟的,就是賞味時間。如果木瓜已熟卻吃不完,可用報紙包好放入冰箱冷藏。打成木瓜牛奶,營養美味更不在話下。青木瓜則當蔬菜吃,可涼拌也可燉湯。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台灣的木瓜栽培史上,最關鍵的人物──王德男。台農二號木瓜的育成,和網室栽培模式的建立,都出自他之手。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灣未核可基因改造木瓜上市,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研究員以木瓜種苗葉片的溶液萃取DNA,檢驗是否為基改瓜苗。
[Not a valid template]↑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的木瓜試驗果園,內有培育中的幾百個新品種。精準的科學化管理下,滿園結實纍纍十分壯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3則 留言

  1. 梁先生 說:

    你好,请问可以购买这本书籍,邮寄到外国吗?
    请回复,谢谢。

  2. 阿敏 說:

    剛好看到本鄉農民….借用此文
    謝謝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