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目錄

《經典雜誌》第173期精彩內容

二○一二年十一月,NGO團體Wildlife21與海洋大學研究人員,在接獲台東三和漁場漁民的通報後,趕赴現場探視一尾誤入定置漁網的小鯨鯊。以《經典》雜誌命名的小鯨鯊,經過丈量體長、體重、繫上衛星籤後,隨即被野放。透過衛星籤傳遞的訊息,研究人員可掌握牠在附近水域的洄游狀況。

0

《經典雜誌》第172期精彩內容

以翠綠的稻浪,無垠天空為背景,由RC和壓克力為材料製成的戶外藝術創作「坐十分鐘陶淵明」,不只為台南市土溝社區增添繽紛色彩,也為當地居民平添鄉居樂趣。相對於許多公共藝術常與生活脫節,缺乏與環境對話,土溝社區的戶外創作,無一不是藝術家在聽取居民意見後,持續交流、分享、腦力激盪的結晶。居民藝術創作的興趣與認同倍增,對故鄉的情感也更加濃厚。

0

《經典雜誌》第171期精彩內容

曼谷唐人街一家華人開設的機車行內,關公畫像、土地神神龕與大大小小的泰國佛像各安其位,突顯泰國華人社會豐富多元的文化面貌。民間信仰是華人祖輩遷徙暹羅時重要的心靈寄託,而今後代多不諳中文,但傳統神明依然在華人群體中發揮巨大影響力,並與在地宗教融合,為兩族宗教文化注入新元素。

0

《經典雜誌》第170期精彩內容

奉天宮的香火依然繚繞,但老鎮新港,透過社區營造,已然脫胎換骨。近二十五年來,在新港文教基金會的帶領下,新港走過台灣泡沫經濟衝擊後,傷痕累累的惡質文化;以愛鄉的目標,搭配具體的行動,重新找回社區居民對土地的關懷,堪稱是台灣社區文化營造的楷模。

0

《經典雜誌》第169期精彩內容

澎湖開發早於台灣,自古即為重要漁場,邇來由於環境破壞,漁業資源枯竭,加上交通不便,相對建設資源短缺,於是許多澎湖人遠離家園到外地謀生。近年澎湖積極推動觀光,觀光雖是澎湖的新命脈,但是澎湖傳統的漁獲活動依舊隨著夏日的溫度升高而加溫,此時正是澎湖漁民下網捕魚的最佳時機,因為澎湖此時揮別了入冬半年來的東北季風吹襲,走在澎湖的海邊,隨時可以看到漁民不避烈日只為把握這半年的好光景。

0

《經典雜誌》第168期精彩內容

數學老師何俊賢剛摘採滿滿一籃豐盛的蔬菜,站在他和家人、學生親手打造的「度咕屋」前。這位渴望農耕生活的現代農夫,同時也是一位「素人」建築師,憑著對周遭環境的細緻觀察與自己動手做的精神,在潮溼多雨的北海岸,設計出冬暖夏涼、乾燥通風的一處所在。綠建築不只是口號,而是由個人對生活的熱愛出發,一種整體的實踐。

0

《經典雜誌》第167期精彩內容

台北市承德路與市民大道路口,以機車幾乎淹沒自行車騎士的圖像,象徵台灣失衡的運輸模式。但機車的成本低廉、行動敏捷,讓台灣人養成無法根除的騎乘文化。即使眾人高呼節能減碳,台灣的私人機動運具使用率仍高居不下,同時造成人行環境長期發育不良。如何撥亂反正?何不從自己的交通習慣開始改變,一個安全與舒適的空間將會逐漸成形。

0

《經典雜誌》第166期精彩內容

從中國的三聚氰胺,到台灣的塑化劑,以至近日美國的瘦肉精,食品安全議題儼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顯學」。這波焦慮的浪潮,所經之處總掀起民眾強烈的恐懼,常使我們自問,到底還有什麼可吃的?圖為台灣SGS實驗室正準備把食品採樣拿去送檢,看有無超標的有害物質,但在有限的把關機制之外,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理所當然的環境與積習,有待我們重新省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