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 / 攝影/劉子正 / 第137期2009.12 【台灣山國誌】雲霧帶的幽歌 台灣森林保育 八仙山事業區第三十八林班地台灣杉遭砍伐。林務單位堅持撫育疏伐能協助林木轉換生命週期,生態學者卻說揠苗助長,是國土無法保安的元凶。 0
撰文/居芮筠 / 攝影/徐安隆 / 第137期2009.12 【自然寫真】人工獸徑 生態廊道保生機 道路的過度開發,經常使小生物無家可歸或無路可走,因而無法傳宗接代。生態廊道最終應超越工程形式,進階為自然生態區彼此串連。 0
目錄 / 第134期2009.09 《經典雜誌》第134期精彩內容 莫拉克颱風期間,台灣受創最深的地區──高屏溪上游楠梓仙溪畔的甲仙鄉小林村,約五百位居民在獻肚山山崩中往生。一個中度颱風,一場數天的暴雨,讓台灣脆弱的水土備受考驗,但願痛定思痛後,如此災難不再重演。 0
撰文/蔡佳珊 / 攝影/劉子正 / 第136期2009.11 【環保大視域】水果王國的秋日悲殤 土地倫理與超限利用 香蕉王國高雄旗山鎮在八八風災中損失慘重,楠梓仙溪旁的蕉株全數倒伏枯死,埋在深達一公尺以上淤積土中。超限利用的農耕,引起大自然反撲。 0
圖片/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 / 撰文/潘美玲 / 第136期2009.11 【環保大視域】適當科技 小就是美 災後重建的新思維 台東金鋒鄉的重建工地上,災民齊心架起中繼屋的大梁,以適當科技理念協力造屋,也提醒過度消耗地球資源的人類,撙節有度的「中道」思維。 0
撰文/王志宏 / 第136期2009.11 【編者的話】136 十月下旬的秋颱盧碧到底來不來台灣,沒有人說得準,颱風行徑預測圖,各國氣象局都有各自的說法,於是媒體所畫出來的圖表,條條是路線,好像這個颱風隨時會來,也無處不到。 0
撰文/居芮筠 / 攝影/徐安隆 / 第136期2009.11 【環保大視域】生態工法 從心出發 還自然於山川 雲林古坑鄉草嶺村的坍塌邊坡,以自然的方式做水土保持。意識到工程開發過當、環境千瘡百孔後,應將敏感生態棲地重新納入整體規畫考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