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寫真】人工獸徑 生態廊道保生機

撰文/居芮筠(經典雜誌編輯)
攝影/徐安隆(經典雜誌攝影)

如往常的夜晚,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的產業道路上,手持撈網或觀察箱的一行人,鬼鬼祟崇地晃動著手電筒,光束在柏油路上掃蕩,像在找尋竄逃者。倏忽,光線聚焦,一隻梭德氏赤蛙(Rana sauteri)震懾、蟄伏,活像一隻假蛙。一群人躡手躡腳地包夾,一隻手伸出,霎時,一輛貨車呼嘯而過,那群人轉身迴避,再轉身,聚焦,赤蛙已四肢平伸,彷若新熨的壓花。

梭德氏赤蛙平日居於山林,每年只有秋天才會遷移到河流中進行繁殖。在大山背,牠們的繁殖季約集中在十月。以許天麟老師為首的這群人,則是「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志工,於二○○七年成立的青蛙調查小組。小組在去年十月進行例行性調查時,發現將近一百隻梭德氏赤蛙,集體陳屍於橫山鄉豐鄉村的橋頭附近。

究其原因後發現,梭德氏赤蛙下山穿越馬路,欲跳至溪邊產卵,卻被路旁高約一公尺、長一、二百公尺的紐澤西護欄阻擋;幾道連結下方溪流的石階,也幾乎全被水泥糊掉。為了找到通往溪流的缺口,梭德氏赤蛙索性順著護欄往橋的方向移動,最後集中在橋邊,不留神的車輛駛過,頓時將這些赤蛙的婚禮,輾成一場葬禮。

「之前也看過兩隻抱在一起的蛙屍體。」語畢,許天麟老師迅速下蹲,手掌熟練地覆住一隻抱卵母蛙,溫柔地包起,再俐落地放入觀察箱裡。「蒐集」至一定的量後,志工就會爬下殘存的石階,直接將赤蛙放至溪邊。荒野新竹分會今年十月分每天有志工排班,來大山背徒手幫赤蛙過馬路,確保牠們安全抵達溪流。那一夜,我們跟著這群傻子,在數十公尺的道路上,來來回回搜索三個鐘頭,共護送了二十一隻小生靈。

在凡事從人的角度出發的思維模式下,人類常不自覺地以其他生物的性命換取自身的安全與便利。人為開發與施設,諸如農、牧、工業的操作,交通和都市的發展,往往釀成原始棲地零碎化的現象,進而影響物種數量、族群間基因的交流,以及繁殖與存亡率。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將被切割阻隔的棲地重新連結,依循「島嶼生物地理平衡理論」,延伸出「生態廊道」的概念。

人與動物共搶路權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生態廊道的功能因物種、地點而異,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形成動物可安全通過的通道,讓動物藉由廊道移至他處,完成覓食、遷徙或繁殖的生物行為。

「幫青蛙過馬路告一段落後,大家會討論改善方案。」許天麟老師說明未來的計畫:「馬路下方原本就有排水涵管,會評估可否做成生態廊道,或局部加裝圍網以引導青蛙。紐澤西護欄可考慮拿掉偶數一半,改以鋼管連結,讓每隔五十公分就有缺口。」

「手」護小生命,以「人工搬運」的方式協助動物過馬路,畢竟不是長久之計。許老師同時也建議當地居民組成護溪隊,在青蛙繁殖期間,保育溪河周遭環境。

在有限的空間內,人類發展的速度遠超過動物繁殖的速度,人與動物共搶路權的案例層出不窮。

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室祕書黃光瀛,告訴我一則故事。一九九○年代,他在美國密西根州留學期間,每年有四千隻鹿被車撞死,這些尚不包括沒有報案的。該州保險公司提供「與野生動物碰撞險」給駕駛人,加保後若撞到鹿,保險公司會針對凹陷的引擎、破裂的水箱和玻璃給予理賠,而且根據法律規定,如果駕駛人撞鹿致死後報了案,還可以把鹿的遺體帶回家食用。

有鑑於親身經歷,加上野生動物學的專業背景,過去服務於陽明山國家公園的黃光瀛博士,自一九九五年起,在園區內展開長達十二年的生態監測調查,並於十四個路段,共拾獲一萬三千筆以上遭車輛輾過的動物遺骸,等於平均每年至少有上千隻的野生動物命喪輪下。

紮實的研究基礎,讓黃博士找到動物意外事故發生頻率最高的熱點,並於一○一甲縣道及台二甲陽金公路上的五個地點,打造旨在保護動物穿越馬路的「微型生態廊道」。如果放慢駕駛速度,行進於園區內的公路上時,或許會注意到路旁「動物穿越涵洞」的號誌,這可不是觀光景點,而是提醒駕駛人,「地底下有生物通過」。

仔細一瞧,涵洞兩端設有喇叭狀誘導網,長約一百至二百公尺、高約八十公分,目的在於引導小動物沿著網子抵達洞口,走「地下道」過馬路。然而,畢竟沒有交通警察指揮,為了加強廊道作用,誘導網上緣向路外側翻摺、下緣深入地底十五公分左右,以防擅攀爬、喜挖洞的動物誤越網子、闖入車流當中。

想盡辦法讓動物走地下道,此種生態廊道的功效到底有多大?根據黃博士統計:「自二○○四年八月涵洞完工後,發現在設有生態廊道的路段,動物屍體少了近百分之三十五。」在五個涵洞入口處,皆架設紅外線感應自動照相機,另外在兩處廊道內,還加裝動態錄影監測系統,詳實記錄動物位移的情形。

從影帶畫面上,看到保育類特有亞種白鼻心(Paguma larvata taivana)、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pentadactyla)安心地爬過,但也有鼬獾(Melogale moschata subaurantiaca)和蛇對峙的畫面。我不禁思忖:這種通用的微型生態廊道,符合洞口大小的走獸皆可使用,如此是否會意外成為許多動物的「食堂」?黃博士答道:「截至目前為止,記錄到二十種以上的動物使用廊道,包括兩棲、爬蟲、哺乳類,多少會有『食堂』的現象。但動物也很聰明,可以靠氣味分辨天敵是否在洞裡。未來或許可考慮設置洞口大小不一的廊道系統,分別給白鼻心、山豬、蛇和刺鼠走。」

經過多年努力,黃光瀛在台灣開創了陸地生態廊道的先例。但生態廊道不一定是地下道形式,這關乎是否有「以自然為本」的觀念。黃博士道出他的理想:「本來完整的生態區,建路後才造成棲地零碎化。以自然為本的概念是:如果這裡是熱點,人行道路可考慮地下化,上面保存完整森林。」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荒野保護協會新竹分會志工,在新竹縣大山背地區,運送欲至溪流產卵的梭德氏赤蛙過馬路,避免牠們遭車輾斃。
[Not a valid template]↑ 陽明山國家公園內設置生態廊道,供小動物安全穿越馬路。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東池上於枯水期,將卑南溪水引入圳渠供灌溉,設置魚梯後讓高身魚等生物得以洄游。 (攝影/劉子正)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