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居芮筠(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徐安隆(經典雜誌攝影)
面對每年大小颱風的撲擊,或偶一為之的地震,豐饒的台灣小島,隨著土地的開挖與填補,更逐年陷入危脆的困境。風雨「無情」,是從人類的角度解讀,自然現象遇強則強,再高的堤防、再硬的水泥牆,都可能在一次猛水、強震過後,崩裂瓦解。
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一夜之間鬆動了人們對鋼筋水泥工程和氣派公共建設的崇拜;十年後的八八水災,更於幾天之內,狠狠沖毀了「人定勝天」的信仰。而這十年間,台灣天災不斷,漸漸有人開始重新思考,工程的意義何在?該如何與災難共處?「生態工法」的概念,也從災後龜裂的大地中,緩緩地冒出了新芽。
根據「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的定義,生態工法是指基於對生態系統之深切認知,為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育及永續發展,而採取以生態為基礎、安全為導向的工程方法,以減少對自然環境造成傷害。
破壞環境的那一天起,便預示著將來大自然的反撲。一九三八年,有鑑於因過度開發、消耗天然資源,導致雪崩、山崩、洪氾等災難接踵而至,德國人塞飛爾(Alwin Seifert)提出了「近自然河溪整治」的概念,倡導以不違反生態的原則治山防洪,此為生態工法的濫觴。
將生態環境納入考量,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強調與自然互利共生的精神,以期避免災難再度肆虐,即為生態工法的核心價值。它首重透水性和植生,因為看似柔軟的水,往往會蓄積成強勢的能量流,沖毀堅固的工程設施。八八水劫仍令人心存餘悸,各個遇水必淹的城鎮,不免憂心起自己危弱的家園,能否禁得起下一次大水的席捲。
隨著「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易淹水地區小組召集人徐蟬娟踏訪雙溪當天,雨傾盆落下,從平林溪、牡丹溪,到下游兩溪匯流而成的雙溪,一路下來河水滾滾、氣勢浩蕩,為這趟河道工程的檢視增添了戲劇性的效果。
流經台北縣雙溪鄉、貢寮鄉的雙溪,是北台灣第四大河,它提供當地居民原始的自然景觀,而且是毛蟹、鱸鰻等水生動物的棲地。然過去十年來,象神、納莉、納坦颱風連續重創了雙溪、貢寮二鄉,造成財產、安全的重大損失。弔詭的是,雙溪鄉茶花莊負責人莊豪雄告訴我:「從過去兩百年的文獻中得知,雙溪不曾發生過土石流或水災。」探究原因後發現:一九七一年,北迴鐵路拓寬工程使洪氾平原遭切割;一九九一年,十二公尺寬的基福公路橫越河道,河水通路縮減,雙溪也失去伸展空間。再加上便宜行事,以路堤取代橋梁、民宅占用河床,雙溪自此淹水不斷。
針對接連的水患,莊豪雄認為,欲解決雙溪的問題,必須先清淤,以及做低階護岸,捨棄築壩、崩壞、再築壩的窠臼思維,以維護水文生態。慶幸的是,順流而下,我們目睹了三條主溪流上,已有零星幾處採生態工法做護岸。而雙溪鄉首推的示範案例,即全台第一條去水泥化的后番子坑溪。
發源於台北縣瑞芳、雙溪、平溪三鄉鎮的交界,后番子坑溪以木排樁植生與堆疊石塊來保護河岸。待植生成熟、木樁腐爛後所形成的多孔隙環境,可作為小生物的棲地。另外在河道設計上,摒棄了水泥建材,而以大石塊乾砌、小石塊填充縫隙,再以怪手將每塊石頭敲擊固定。水土保持局的資料指出,這種固床工不但有調整河道坡度、消減水流能量的功能,並且可形成淺流、淺瀨、深流、深潭、岸邊緩流等河溪的自然狀態,增加水生物的棲息空間。
徐蟬娟表示:「我現在想推『擬自然工法』,復育河川原來該有的樣子。河川疏濬不應該清空,而是讓河床裡留有大大小小的石頭,可以減緩水流速,也創造多元的生存環境。」善用當地土石,創造「可以呼吸」的空間,除了讓水有出路外,也避免濫用人造資源,增加環境負擔。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國道六號南投段蜿蜒迴避敏感環境、環抱溼地生態。(攝影/國道新建工程局/齊柏林)
[Not a valid template]↑ 手水泥框內噴植草種的自由形型框工法為常見崩坍地修復方式,但價格高昂且欠環保考量。(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河川局人員勘查南投縣清水溪河床淤積,後方因沖刷而坍塌的公路嘗試以石籠鞏固。在超限開發的國土上,此種生態工法亦備受考驗。
[Not a valid template]↑ 多孔隙砌石固床工法提供小型水生物棲息空間,也可減緩水流速。塑造安全健康的環境,需從心出發。(攝影/陳弘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