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觀察】恆春半島海岸
恆春半島上、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半島,為地殼抬升後形成的珊瑚礁石灰岩台地,鵝鑾鼻周圍海岸布滿新生的珊瑚裙礁,是墾丁國家公園主要的保育資源之一,地質生態景觀,是恆春海岸的自然瑰寶。
高度觀察
恆春半島上、台灣最南端的鵝鑾鼻半島,為地殼抬升後形成的珊瑚礁石灰岩台地,鵝鑾鼻周圍海岸布滿新生的珊瑚裙礁,是墾丁國家公園主要的保育資源之一,地質生態景觀,是恆春海岸的自然瑰寶。
在時間與自然的合力作用下,亙古的堅實山體仍切鑿出絕壁深谷。千餘年前,人類跨中央山脈、溯立霧溪來此棲居。後世開山築路,帶來農業與觀光榮景,以及環境生態衝擊。為彌合大地傷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太魯閣國家公園」應運而生。
位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內的台南七股濕地,其所在的曾文溪口北堤潮間帶,因每年冬季至此造訪的「黑面琵鷺」而聞名中外,風景區之設立,期以濕地、潟湖等濱海生態資源,結合漁、鹽業及其轉型後產業,希望在兼顧生態保育與繁榮地方的前提下,為這濱海地區帶來經濟生機。
燦爛的笑容、清澈的眼眸,當世上的游牧民族越來越稀有之際,在蒙古北部求生存的查坦人和他們賴以維生的馴鹿,也就顯得格外珍貴。查坦人以馴鹿為重心的生活已長達四千多年;但隨著馴鹿數目銳減,觀光活動劇增,兩者,都面臨了艱鉅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