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第203期精彩內容
在尼泊爾古城巴塔普,一位婦人正從鄰居家的殘垣瓦礫堆中走過。二○一五年四月下旬的大地震,造成全國數十萬棟建築倒塌,其中多半是磚造、木結構的老舊民居建築。這個以觀光業為主要收入的貧困小國,如今得煩惱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重建醉人心神的歷史文化遺產,但另一方面,對尋常老百姓來說,家園重建的前路恐怕還更崎嶇。
在尼泊爾古城巴塔普,一位婦人正從鄰居家的殘垣瓦礫堆中走過。二○一五年四月下旬的大地震,造成全國數十萬棟建築倒塌,其中多半是磚造、木結構的老舊民居建築。這個以觀光業為主要收入的貧困小國,如今得煩惱要花多少時間才能重建醉人心神的歷史文化遺產,但另一方面,對尋常老百姓來說,家園重建的前路恐怕還更崎嶇。
在大阪城東南方三十八公里外持尾區,從千年古城遺址往下眺望,可以瞧見遠方繁華喧囂的大阪城,以及近在眼前、恬靜如詩的田園風光——一小簇日式傳統民居,坐擁一大片蒼鬱的次生林。這處廣達好幾公頃的世外桃源,有一群愛好自然的志工在默默管理與監測,希望復興此處獨特的山村文化,以及維護這塊土地的生態多樣性。這片經過人類悉心照料的山林,是介於都會與自然間的重要緩衝地帶,也是里山實踐的典範。
十四世紀德藏本〈觀經變相圖〉,與在第八世來自唐朝、今存於日本當麻寺所藏的〈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圖〉有密切關係,是「淨土三經」之一《觀無量壽佛經》的變相圖。戰後,此畫流落歐洲,被改裝進畫框內,掛在牆上數十年,嚴重受損,修復極其困難。透過本文,我們將親身參與修復過程,同時走進歷史,探索畫作的起源及其背後的大故事,才了解佛陀為何藉此經,向眾生介紹西方淨土的深義。
藏區牧民的生活簡單而艱苦,被作者形容為「大自然恩寵所遺忘的一群人」。春、夏、秋游牧季節時,全家暫居耐磨、易拆搬的犛牛毛編成之「黑帳棚」;而同時狹小的帳棚也權充剛出生的小牛羊的保溫房!作者早於一九九○年即深入藏區,也了解牧民實際上的「缺醫少藥」困境,於是與台灣友人投入培訓「馬背上的醫生」醫療援助計畫,迄今已持續了二十年。
巴黎塞納河沿岸的駁船,曾經見證水運的蓬勃發展,如今水路退位,多數駁船失去運輸功能,轉為一般居所。從最後舵手的線索往回追溯,塞納河經歷了生活場域、防禦天險、經濟動脈到休閒空間的一連串形變,人與河的關係也一度遭汽車快速道路腰斬,但從二○○一年開始推動的空間改造政策,讓人一步步地重新檢視河川對城市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