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十九區的藝文展演中心104,前身是成立於十九世紀的市立殯儀館,二十一世紀初進行修復改造,如今經常舉辦各式藝術表演。圖為利用鏡子反射原理所搭建的藝術裝置,製造出使用者懸掛在建築外牆的有趣假象。巴黎東區曾因都市發展失衡而沒落,遺留許多廢棄建築和空地,並衍生出環境與社會問題,巴黎人透過文化與創意,讓這些閒置空間起死回生。
【中國線上】 二○○八年,三名撿煤女工在遼寧省阜新市的海州露天煤礦合影,勞動的辛苦、礦場環境的惡劣與塵垢,全都記錄在她們的口罩上。 |
【想望家園】 巴黎市中心的里沃利街是拿破崙三世時期的都市規畫師奧斯曼規畫的第一條大道,門牌59的屋子在二十多年前閒置後,由藝術家改造成工作坊。 |
【空間記憶】 平溪線大華站往三貂嶺站的列車緩緩前駛。臺灣人有鐵路情結,對支線鐵道更有幽微而浪漫的鄉愁,支線火車行經之處往往是樸素的偏鄉小鎮,或綠意盎然的山野。 |
【自然寫真】 變色龍獨特的變色能力是表達情緒及調節溫度,這隻通體發白的奧力士變色龍,並非故意耍酷,而是誤闖滾燙的柏油路,回到泥地仍驚魂未定。 |
【人文風景】 七年前,郭兆偉辭掉了工作,徒步繞行了台灣島的海岸線一圈,經過這場淬鍊,年復一年,引領人們認識海洋的美麗與哀愁,成了他的人生志業。 |
【探索世界】 澳洲的北領地,是全澳最乾旱且人跡罕至之地,自十八世紀以來,這片荒漠發展出大規模畜牛產業,吃苦耐勞的現代牧農每年放養兩百萬頭牲口。 |
【探索世界】 在南法隆河底下沉睡兩千年的亞爾隆河號古船,經過潛水專家、考古學家與科學家妙手回春重獲新生,如今是亞爾古代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
【經典書摘】 老屋再生風起雲湧,老屋歷史就是一部居家生活史,每間房子都有一段風光往事與努力重生的喜悅,藏在老屋細節的工藝與記憶,也值得細細品味。 |
【編者的話】撰文/王志宏
【經典人生】點亮世間的暗角 撰文/釋證嚴
【經典札記】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 撰文/王思熙
【杏林筆記】關懷無法治癒的病人 撰文/賴其萬
【科學手記】誰是適合的科學家 撰文/江才健
【經濟學人】教育能翻轉社會階層嗎? 撰文/周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