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惑於偽者殺其真

撰文/王思熙

一切講求「顛覆」的時代,追求真相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在一切講求「出奇制勝」的社會,鞏固一個沉穩的價值觀,也確實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因為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社會,一切光怪陸離的事物都被視為主流;一切修齊治平的傳統價值都被視為痼疾,於是叛經離道的思想被推崇了,奇裝異服的打扮被模仿了;而所謂的倫理道德被嘲諷了,應對進退的禮儀被壓制了,整個社會的是與非,對與錯,真與假,善與惡,美與醜被錯亂、被顛倒、被迷惑了。在這樣一個多元而複雜的社會裡,我們不知道何者是真?何者是假?何者是對?何者是錯?於是大家「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各假其假,各真其真」;於是錯亂不斷循環,顛倒不斷發生,迷惑不斷重演,社會豈會不亂?

《呂氏春秋》一書中有這麼一段話:

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劍者之所患,患劍之似吳干者;賢主之所患,患人之博聞辯言而似通者。亡國之主似智,亡國之臣似忠。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聖人之所加慮也。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以假亂真,可以使人產生迷惑,因為假的事物和真的事物如果太相似了,就會讓人「認假為真」,或讓人「以真為假」,弄到最後,大家就真假莫辨了。從事玉石買賣的人,最怕的就是那足以亂真的假玉,一不小心看走眼,就血本無歸了;收藏寶劍的人,最怕就是那看起來像是莫邪、干將那樣的寶劍,稍有不慎,膺品就誤為真品;而作為一個賢明的君主,最怕的是那些能言善道、曲諛奉承,表面看起來博學多聞,其實是迂腐不通的人,如果不審慎辨別,一旦重用,後果就不堪設想了。但要明白辨別真假對錯,又談何容易呢?「亡國之主似智,亡國之臣似忠。」真是一針見血啊!那些讓國家滅亡的君王,哪個不認為自己是明智的呢?那些讓政權淪喪的臣子,哪個不認為自己是忠心耿耿的呢?這樣說來,智與不智、忠與不忠就很難分辨了。所以:「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聖人之所加慮也。」凡夫俗子在真與假之間,必然產生迷惑;在膺品與真品之間,必然難辨真偽,也正因為惑於真偽,才會迷於假相,作出錯誤的判斷,這就是聖人所擔憂的。

沒有錯,我們的社會也到處充斥著「相似之物」。所謂「相似之物」就是「似是而非」的事物,這些事物足以混淆視聽,迷惑人心,足以讓我們善惡難辨,是非難明,真假難分,產生「惡紫奪朱」現象。真的事物被邊緣化,而假的事物卻大行其道,其結果當然就是:正義不斷淪喪,真相不斷沉埋,悲劇不斷發生了。

《呂氏春秋》還說了一個故事,用「以事顯理」的方式,說明以假亂真危害之大的論點。故事大意是:

梁北有一個黎丘的地方,這地方,鄉里傳說有一種鬼魅,它喜歡變化成別人家的子姪兄弟,而且所變化的形貌和本人非常相似。黎丘有一位老人家,他時常到城區喝酒喝醉了,就搖搖晃晃地走回家。有一天,他醉步輕搖走在回家的半路,傳說中的鬼魅假扮他的兒子來扶他回家,沿路上這個「兒子」不斷責怪他、抱怨他,讓他很不高興。

回到家,老人酒也醒了,想起兒子對他不敬,心裡有氣,就把兒子叫到面前加以責問。兒子聽到父親的責備,惶恐地跪在地上大聲喊冤。兒子說,昨晚他沒有攙扶父親回家,更沒有說那些不孝不敬的話。兒子還提出人證,要他父親如果不信,可以去問那些人。

黎丘老人聽了兒子的辯白,相信兒子所說的話是真的,並且想起那個可以變化成別人模樣的鬼魅傳說,心想這一定是那個鬼魅在作祟,於是心中盤算,明天如何一劍把那鬼魅給殺了。主意打定後,隔天他又像往常一樣出去喝酒,喝醉了又沿著老路一步一步走回家,他想借此引誘那鬼魅出現。而他那孝順的兒子,怕他像昨天那樣遇到鬼魅,受到傷害,特別等在半路上想伴他回家。這時,老人家看見兒子到來,以為兒子是鬼魅所變化的,立刻拔出預藏在身上的利劍,迎上前去一劍將自己的兒子活活給刺死了。

《呂氏春秋》對這個故事,總結說了這樣的話:

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其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疑似之跡,不可不察,察之必於其人也。

這就是以假亂真,真假不分的禍害。人們「惑於偽」,就容易「以假亂真」,這是詐騙集團猖獗的原因;而「惑於偽」,就可能「殺其真」,這就是真假錯亂的原因,於是造謠作假的人得利,而真相就飽受其害了。孔子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可惜我們的社會智者太少了,愚者太多了,但偏偏太多的愚者又認為自己是智者,所以我們的社會「以不智為智,以不實為實,以不善為善」的事情才會層出不窮。像故事中的黎丘老人,把假的當成真,又把真的當成假,他不僅被假的迷惑欺騙了;對真的又不能辨識清楚,這不是可悲可痛嗎?社會上假假真真、真真假假的事物實在太多了,愚昧如我者,又豈知何者是真?何者是假?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呂氏春秋》的片言隻字歷歷在目,但也不免掩卷嘆息,有感而發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