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怡彣
「老師,我們可以一起玩跳棋嗎?」新竹縣尖石鄉那羅部落的小女孩詩語,拿著跳棋盤詢問來自台北的多薇,她是來那羅服務第三年的小老師,也是十五歲的自學生。
初夏,連坐著都會發汗的溫度,一群來自慕貞在家教育協會的中學孩子,穿過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勇士的雕像隧道,抵達那羅第三部落,展開為期兩周的那羅課輔營。每天早上四點起床,晚上九點半準時睡覺,集合的默契:準時就是遲到!持之以恆的服務學習訓練,紀律已成為理所當然。
印象中自學生的作息彈性,團體生活的適應情況時常令人掛上問號。然而,身為營長的馬卓群老師很感佩這些孩子的服務態度:「他們很願意挑戰高標準,甚至有種成功嶺情結:上山前哇哇叫,下山後很得意!」因為他們必須拋棄家中柔軟的床墊,自己帶著睡袋睡磨石子地板,白天教學,下課還要充當那羅幼童的大玩偶!
同樣是個別具意義的暑假,自學十五年的張睦宣,在去年放下對志願上榜或落榜的忐忑心情,更放下考花蓮高中資優班的機會,跟爸爸張榮安和弟弟張睦懷駕上單車,挑戰「絲路三千里」為花蓮偏遠地區的孩童募得災貧基金。從國三下學期開始、每天騎車鍛鍊體力,攤開中國地圖認識古都,標出每個階段的目的地,策畫整個旅程。
即使路途再勞累,張睦宣仍維持每天書寫日記的習慣,留下四十三篇記錄勇闖大漠與綠洲的足跡。
面對多數在學校完成教育階段的社會大眾,在家自行教育在人數與價值觀上都是少數。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的孟瑛如教授認為:「他們只是選擇用不一樣的方式走過學習階段,就像有人決定結婚、有人決定單身走過後半生一樣。」
回溯至一九九七年,台北市有四個孩子的家長提出要求,希望脫離學校填鴨式的教學,父母自行教育孩子。隔年,台北市政府同意試辦「在家自行教育」,率先落實教育選擇權,台灣非特教學生的在家教育,也在一九九九年宣告合法。體制外的學習計畫由家長提出計畫書申請,執行情況與成效有教育局的非學校形態實驗教育審議委員輔導與把關。
開闢另類學習路
全國二十五個縣市中,二十一個縣市有在家教育學生。教育部統計的在家教育參與數據中,自民國九十二年至九十八年為止已達四千人次以上。
根據劉鳳雲在非學校形態實驗教育的綜合研究中指出,國內選擇決定自學的理由主要是「對學校教育環境擔憂」、「宗教或道德教育考量」、「不滿教育品質」、「因應學童個別需求及才能」,希望能夠藉此「讓學童發展自我」並「確保學習品質」以及「增加家庭凝聚力」。
自學的生活,並非如想像中的快樂無煩惱,除去共學聚會或參與團體服務的時間,自學生必須要為自己的時間負責。童心共學八年級的黃韋嘉,寫下自學生活中與時間拉扯的感觸:「管理時間與管理自己是一大挑戰,面對人人會有的軟弱、怠惰,我更體會到管理時間的重要性……,每個人難免都得克服情緒上的問題,因為人經常過於盲目地憤怒,讓憤怒主宰了意志。與爸媽的深度對談,即時阻止負面思緒的延伸,發揮鼓勵的作用;一起釐清心中的糾結,尋找根本的解決方法;我的家人總在我最需要的時候給予我最大的支持。」
自學家長金聿琳,曾於國中及高中擔任教職,她經過觀察後發現:「學校齊頭式的教學無法因材施教!每個年級每個禮拜,全年級都要有一致的進度,如果這個教學內容有一半的學生不會,仍然執意要教。不會的學生顧不到,若因此增長教學時間或變換方式,會的學生則又被耽誤了。」
在知識學習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學生的價值觀與生活習慣,金聿琳感到身為老師其實影響有限,十六年前有了自己的孩子,便決定和有相同理念的媽媽們組成童心共學小組,投身在家教育。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自學生張睦宣、張睦懷和父親一同規畫執行絲路三千里義騎。經過難以騎行的風沙區,考驗體力、信心與毅力。(攝影/張榮安)
[Not a valid template]↑ 陳健一老師帶領自學家庭至屏東進行人文史地走讀課,課前與家長討論。 (攝影/Dorota Chen-Wernik)
[Not a valid template]↑ 自學家庭的孩子規畫行程走訪台灣各地,以知識整合行動進行台灣文化史地的學習,這是體制教育所無法提供的。 (攝影/Dorota Chen-Wernik)
每每關心這些文章之後 ,很感動又很羨慕 ,我老公還未能贊成此做法,我也未有信心走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