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田哲榮(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清晨五點鐘,天未昶亮,高雄杉林大愛園區的大愛布農教堂前,一群布農婦女已席地而坐,在長老教會傳道人雪奈兒帶領下,開始一天的晨禱。初夏的微風撫過她們輕閉的雙眼,陣陣禱告聲中,天空漸漸打開,光灑下來。
阿美族的雪奈兒出身花蓮,不久之前她從台北的教會調派來到這裡,負責帶領婦女團契。「儘管災變過去快一年了,這群婦女中有的在夜晚還會作惡夢,心裡的痛難以撫平。」雪奈兒定定地看著我,她相信神的愛,能醫治原本居住在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的這群教友的心,引領她們走出恐懼,懷抱希望地迎接每一天。去年八八風災土石橫流,奪去許多山區原住民的屋舍與親友性命。如果這樣的天災發生在千百年前,原住民先祖的時代,先祖們會尋求怎樣的精神寄託,來撫平驚慌與傷痛呢?或許會和今日倚靠上帝的後人,很不一樣吧。那時候,台灣的山林之中還沒有人認識耶穌,以及聖母瑪利亞。
居地介於海拔五百至二千五百公尺的山地原住民,在山川環繞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發展出泛靈的多神信仰,那是這座島嶼上最早的本土宗教。山有山神、河有河神,魚獸草木也都各有司掌的神靈。相對於變幻莫測、無法掌控的大自然,人類的力量何其微不足道,必須心存敬畏,順應天地而活。
自然崇拜與祖靈信仰
「山中的每一片土地,都有神靈看守。」漢名田哲益的布農族文史工作者達西烏拉彎.畢馬說,「以往布農族人入山林狩獵,一踏進獵場範圍內,就要先對這片土地上的神靈打聲招呼說,對不起,打擾您了,請保祐我們此行順利平安,我們會只取夠用的,不會久留。打獵完畢離去之前,也一樣會對神靈表達感謝。」
對於山,原住民始終視為神聖。居地周邊可見的高山,往往相傳即是天堂所在。像是南台灣的「大武山」對排灣族人而言,是祖靈的居所,認為在世時行為端正、心懷善念的人,死後會魂歸大武山;鄒族人則相信,死後會回到「塔山」與祖靈同享安息;布農族人則認為「玉山」是最高天神之居地。
相較於遙不可及又無生命的群山峻嶺,曾經一起起居生活過的祖先,則是顯得貼近而親切。慎終追遠的原住民,對於祖先的追念絕不亞於漢民族。例如排灣、魯凱、布農族人,會將祖先像雕刻在家屋結構最重要的「中柱」(又稱祖靈柱)上;泰雅族人則是把象徵「祖靈的眼睛」的菱形紋編織在衣裳上,讓生活中的時時刻刻,都享有祖靈的陪伴與看顧。祖靈信仰幾乎是橫跨台灣十四個山地原住民族,共同的信仰特徵,近似漢民族的祖先崇拜。祖靈顧名思義,是指家中或部落中往生者的靈魂。原住民相信祖靈掌管人的禍福,所以平日的生活行動,都必須以祖訓為依歸,泰雅族稱之為Gaga或Gaya,一旦違背祖靈,就會遭逢災禍、疾病。
傳統上各族為了祭祀祖靈,皆有祖靈祭的重要儀式。排灣族人的部落中,還有以石板搭建成的「祖靈屋」,類似漢人的宗祠。祖靈屋是神聖的場域,是祖靈與族人之間連結的結點,也是整個部落信仰的中心,重要祭典時,巫師會在此祭祀祖靈,祈其保佑。漢人渡海來台定居前,千百年來,泛靈的自然崇拜及祖靈信仰,是這島嶼上信仰的基底。清領時期,由於朝廷對台灣的有效治理範圍,僅限於沿海及淺山地區,世居深山的原住民族,並未受到太多人為的干擾,傳統信仰體系仍得以維持。
然而一八九五年,日人接手治理台灣後,情勢改變。由於日府在理蕃政策上以「教化」的善意,美化對於山林資源開發的覬覦,在山地部落推動現代化生活的過程中,原住民的精神命脈,亦從此陷入疲弱的困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新竹尖石鄉司馬庫斯教堂歌唱的泰雅學童。
[Not a valid template]↑ 傳統不滅,每年七月,邵族祭師仍會為象徵每一家戶的米籃,舉行新年祈福。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東太麻里鄉魯巴卡茲部落的排灣族成年禮,男性攀上竹竿搖落小米串,彰顯體力。原住民族各有不同的成年儀式,傳統上,一般均是以「男獵女織」為公認標準。
[Not a valid template]↑ 紋面耆老身後慶祝聖誕節的字樣,在在顯示西方宗教與原民文化的相互交融。(攝影/莫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