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田哲榮(經典雜誌編輯)
攝影/徐安隆(經典雜誌攝影)
莫拉克颱風走了,卻留下一連串問題給台灣。面對伏倒的國土,人人心中各有疑惑。對茶饕與外國觀光客而言,第一時間的疑問或許是:聞名中外的阿里山高山茶,會不會面臨斷貨危機?
據農委會農糧署統計,莫拉克造成全台茶園受災面積共三百五十三公頃,相當於六十四座台北中山足球場大小。散布於中南部山間的茶園,有的被山崩掩埋,有的被土石流沖毀。而阿里山高山茶的生產重鎮──嘉義縣梅山鄉,幾乎一鄉就占了全國茶園毀損面積的一半。
梅山鄉農會的瑞里辦事處,整棟建築因豪雨造成的山崩而傾倒,從此無法再辦公作業。台灣的山坡地農業開發問題,因為一場始料未及的暴雨,再次浮上檯面。我們的山,果真馱得起這麼多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嗎?
事實上,茶葉上高山,不過是近十幾年內之事。在百餘年來的台灣植茶史上,茶葉多半生長於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丘陵淺山,從未想過要高攀,直到政府為了充分利用國土而編譜的上山三部曲:公路上山、溫帶水果上山、高冷蔬菜上山,為茶開了先鋒,高山茶,終於搭著高山農業開發的末班車,登堂入山,成了台灣人的新寵,和台灣山的舊愁。
生活在二十一世紀,喝便利商店罐裝茶飲料長大的新新人類,大概不會知道:台灣產的茶,曾經轟動武林、驚動萬教。印有「福爾摩沙烏龍茶」字樣的茶盒,曾代表台灣與世界近距離地接觸;在這座小島融入全球貿易網絡的歷史上,茶葉或許是首波以「Made in Taiwan」產地標示,進軍國際的本土品牌。
一八六九年,一萬二千餘公斤、首批製成的福爾摩沙茶,揹負著鄉親的期望,乘著兩艘戎克帆船,由淡水港出發,準備遠渡重洋去征服新大陸居民的味蕾;數月之後,抵達紐約,果然一「泡」而紅,在美國上流社會掀起一股烏龍茶旋風。三十年後,台灣的茶更在一九○○年巴黎萬國博覽會中,不負眾望,勇奪博覽會金牌獎。
台灣茶得以揚名海外,幕後最大的功臣,莫過於靜靜哺育茶香的台灣眾山。沒有山,哪裡會有茶?從清代茶水不分的大碗喝茶,到現代講究茶藝的小杯品茗,甚或街頭巷尾搖搖杯泡沫紅茶的去冰半糖,早已與台灣人日常生活交織甚密的茶飲,背後承載的,其實是一則關於山的故事。
台灣茶是外來種?
走在台灣北部植茶重鎮──台北縣坪林鄉,隨處可見碧綠的樹林間,散布一塊一塊的茶園,低矮青翠的條狀茶樹叢,彼此緊挨,並排於山側斜坡,像是一群飽餐後進入休眠狀態的綠毛蟲,順著山勢,蜿蜒條列。
這裡是知名文山包種茶的故鄉。但事實上,並無一座山名為「文山」。所謂文山,是泛指現今台北縣的坪林、石碇、深坑、烏來、新店、雙溪、平溪等地,此一區域在清代名為「文山堡」;日治後,又改隸台北州文山郡。因此,這範圍內所產的茶,一概稱文山包種茶。
「北包種,南烏龍」是台灣最常見,以產地界分茶類的說法。然而,不論包種或烏龍,原料都是台灣當家的茶種──青心烏龍,差別僅在於製作的工法不同。家住坪林的第三代茶農鄭添福表示,「早年因為包裝材料不發達,茶行多用四方型的毛邊紙包茶,再蓋上店家的朱印。加上當地茶農習慣暱稱青心烏龍為『種仔』,因此,用紙包裹著種仔販售的茶,約定成俗就成了『包種茶』。」
來過坪林的遊客,勢必也見過坪林茶業博物館旁,赫然矗立、約兩層樓高的金色媽祖塑像。那是坪林最顯眼,也最引人納悶的地標:媽祖的管區不是海嗎?在這不靠海的台北內山,怎麼也拜媽祖?
台灣用來製茶的茶樹,並非台灣原生種,而是跟著「唐山公」一起從大陸,遠渡「黑水溝」而來。連橫《台灣通史》中記載,「嘉慶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以武彝之茶,植於傑魚坑,發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豐,隨互相傳,蓋以台灣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為盛。」柯朝從福建武夷山所攜來的茶種子,抵達台灣後的第一個落腳地,就位於今台北縣瑞芳鎮的傑魚坑地區。
當時種茶,只是為了供墾民自家飲用,作為家鄉生活習慣的延續,將不適種稻與地瓜的邊坡地用來種茶,純粹基於土地的有效利用,尚無商業考量。
台灣茶葉轉變為茶「業」,乃是清同治以後的事了。一八六○年淡水開港通商後,英國商人杜德(John Dodd)看準台灣的製茶潛力,自福建安溪引進烏龍茶種,短短十五年內,茶園從大稻埕沿著淡水河,及其支流基隆河、大科崁溪、新店溪向四面八方擴散,一時之間台灣北海岸丘陵,幾乎滿山遍野皆可見栽培茶園。
杜德來台投資不只帶「種」,更從福建帶了「人」來。由於種茶、採茶、粗製、烘焙的過程,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技術,杜德特別從安溪招募製茶師傅,來台打拚。馬偕醫生的《台灣遙寄》中曾記述,當時每年約有一、二萬安溪人經廈門來台從事茶業。這些技術人才,年年春來冬返於台海兩岸,最終厭倦了舟船勞頓,索性定居台灣;而自故鄉請來的護身媽祖,也就跟著住下。這即是為什麼不靠海的茶鄉,諸如坪林,也拜媽祖的緣故。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台灣茶外銷的輝煌歷史】
一八六○年淡水開港通商後,英商杜德來台投資茶業,自此打開台灣茶外銷歐、美、澳洲等地的貿易新時代;日治期間,日人積極拓展植茶面積,引進現代化製茶技術,並培育起台灣前所未有的紅茶。綠茶生產亦始於日治,直到一九六一至一九八三年間,占台茶總輸出量的六至八成,成為台灣外銷茶之主力。
↑ 一九三九年印製的〈台灣茶仕向地別一覽〉圖中顯示,台茶外銷足跡遍布五大洲。(圖片提供/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二○○六年六月,梅雨鋒面帶來連日豪雨,造成鄰近梨山的南投縣仁愛鄉翠巒部落山崩災害,當地茶園順山勢滑落。(攝影/齊柏林)
[Not a valid template]↑ 手採茶葉秤重記錄,作為計算工資依據。台灣採茶工幾乎清一色為女性,她們是台灣百年茶業幕後的無名英雄。
[Not a valid template]↑ 使用種子噴植法,直接將粘著劑、種子、肥料等植生材料噴植於坡面表層,以利植被復原。
[Not a valid template]↑ 嘉義梅山的油車寮,山壁不堪暴雨而坍塌,培育十多年的烏龍茶園淪為黃土。七成國土為山地的台灣,如何減緩開發的腳步,是風災過後刻不容緩的永續課題。(攝影/劉子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