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田哲榮(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你聽說過,什麼是時下最夯的智慧型住宅嗎?
就是利用先進的通訊技術,將家中的照明、保全、家電等系統,透過網路串連成一個智慧型的建築神經系統。或許不久的將來,我們都可以像科幻電影那樣,在自己的家中用瞳孔開窗鎖門,用聲紋啟動空調、掀闔窗簾了。
只不過,當居家內外的一切事物,都變成人腦神經的延伸,處處順應「人」的需求而存在,這就是住宅智慧的唯一定義嗎?
其實,在千百年前、尚不知科技為何物的台灣島上,早已有另一批順「天」而建,把大自然放在心上的智慧型住宅問世了。它們的建造者,不是跨國的營建公司,而是台灣在地的原住民族。
天災頻仍的現下,人們需要安穩的居住。然而,遙想人類與自然尚可安然共處、山林尚未過度開發的時代,你能夠想像那時候的台灣,原住民在山林之間過著怎樣的生活,面對的是怎樣的居住挑戰嗎?
台灣山區原住民族,在地域分布上,大致包括了濁水溪上游流域以北的泰雅族,大霸尖山山麓一帶的賽夏族,中央山脈兩側的布農族,阿里山山脈的鄒族,以及中央山脈南端大武山一帶的排灣與魯凱族等。其傳統居地,一般而言,位於海拔五百至二千五百公尺之間,垂直範圍橫跨低、中、高海拔的深山中。在居地的氣候適應上,相較於平原地區,可說是極富挑戰性,年溫差常可達三十度之多,夏季往往無異於溼熱的熱帶,冬季冷起來卻又彷如寒帶。
因應氣候的構屋對策
要在這種冷熱兩極的氣候環境下求生存,絕非易事。為了順應氣溫的懸殊差距,位處北回歸線上的台灣,竟發展出了橫跨熱帶與寒帶的家屋類型,讓原本南轅北轍、八竿子也打不著的兩種構屋邏輯,共冶於這座蕞爾小島。
「亞熱帶山區的家屋,必須兼具保溫與遮陽功能。夏季須考慮阻絕日照輻射、通風散熱;冬季則須重視暖房效果。」專研綠建築的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林憲德指出,為了因應台灣夏季溼熱的氣候型態,較普遍可見的應對策略,就是以曬乾的茅草層層堆疊作為屋頂遮陽。有些集會的場所,像是鄒族的男子會所庫巴,甚至會撤除四周的牆面,以助通風。為因應潮溼多雨的天候,北台灣的泰雅族與中南部的鄒族都有以木柱將住家架高的設計,離地面一公尺以上,類似東南亞熱帶島嶼特有的「干欄式」高腳屋,以營造乾爽的生活空間。
不過冬季一到,大陸冷氣團南下報到,迎風面的北部山區,氣溫往往會降至零度以下,刺骨的寒風可不是茅草就能抵擋得了。聰明的原住民於是往地下發展,與大地相偎取暖,發展出類似西伯利亞寒帶地區才有的構屋對策。
「雪山山脈兩側的泰雅族和太魯閣族,以及中央山脈西側的布農族,都有為了禦寒而發展出的『半穴居』家屋。入口處雖在地面以上,但房屋內部卻低於地面,有些下陷高達一點四公尺。藉由讓居處遁入地下,減少與冷空氣接觸的面積,以利保溫。」從事原住民住屋田野調查逾十年、任教於逢甲大學建築系的陳秀珠表示,「儘管屋外冷颼颼,但是在家屋內有火塘生火取暖,而且火苗晝夜不輟。」
南台灣的排灣與魯凱族,特有的石板屋建築也顧及了冬暖夏涼的效果。由於高雄、屏東一帶山區夏季迎西南季風,白天海風順著山谷吹進聚落,透過石板牆上的細小隙縫吹入室內,帶來涼意;冬季時,白天屋頂的石板在太陽照射下儲存飽滿的熱能,夜晚便發揮保溫作用,讓室內不至於太寒冷,簡直就像是一個可以與人類互通生息的有機體。
不過,北台灣山區在冬季的氣候適應上,除了禦寒以外,往往還必須面對東北季風水氣所帶來的多雨問題,要是雨水滲漏進室內,屋內將會更加溼冷而不舒適,因此屋頂的排水就顯得格外重要。居地位在台灣北部、東北部山區的泰雅族人,遂為此設計了竹製的屋外排水系統。
泰雅族北部群家屋屋頂的梁桁上,一般會以半劈的竹片銜接成排水渠道,先挖去竹節後分兩層鋪置,下層剖面向上,上層剖面向下,互嵌成面,上層竹瓦以凸面引雨水入下層竹瓦之凹面,再從下層凹槽引水排送至屋簷外,避免雨季時屋內滴滴答答地漏水,也是一項順應氣候環境而生的構屋巧思。。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排灣族石板屋】
排灣族、魯凱族、布農族及少數的泰雅族,均建有石板屋。排灣族石板屋以中央山脈特有的灰黑色板岩堆疊而成,居住其中冬暖夏涼。家屋牆面以石板堆砌,屋頂則是將石板疊於木底板上。相較於茅草家屋,石板屋較具耐久性,保存相對容易,故成為台灣具代表性的原住民家屋之一。
【半穴居的達悟家屋】
蘭嶼達悟族自視為海洋子民,故家屋皆背山面海而建,為了順應強力海風與夏季颱風,家屋遂遁入地表,僅屋頂露出地面,以避免強風正面吹襲。台灣本島上的泰雅與布農族,因禦寒需要亦發展出類似的家屋。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山區原住民在日治前多分布在海拔五百至二千五百公尺山間。日治時的泰雅族馬列巴部落,家屋依山而建,並有警戒的望高寮。(圖片提供/南堂股份有限公司)
[Not a valid template]↑ 魯凱族居地的屏東霧台鄉尚存少數完整的石板屋,歷經漫長歲月,建材上已混入紅磚、鐵皮等近代建材。
[Not a valid template]↑ 屏東霧台神山部落教堂的木椅,展現魯凱族傳統雕刻工藝。
[Not a valid template]↑ 九二一震後重建的信義鄉潭南國小,電梯仿布農家屋望高寮等設計,為消失的傳統演繹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