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國度】珊瑚與蝶魚的奇幻舞台 墾丁核三廠出水口

撰文.攝影/王汶松

著滿載裝備和攝影器材的小貨車,離開熱鬧喧囂的墾丁大街,沿著南灣,往西前行。繞過核能發電廠的路徑看不到海,直到頂潭仔附近才能再看到一路熟悉的海景。到核能電廠出水口前的岔路是略高的小丘,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核三廠出水口以及一旁的小海灣,沿著小路便是排水道,小路的盡頭,就是南台灣著名的潛點「出水口」。

順著潮間帶的海溝游出海灣朝西前進,穿過戲水區的安全繩然後下潛,水下的景觀令我震撼,一個接著一個綿延不斷的消波塊,看不到盡頭,連亙無垠地消失在模糊的海水中。清晨逆光下的消波塊結構和藍藍的海水形成強烈的對比,感覺卻特別巨大,我尾隨著導潛小鄭,鑽進一個由水泥消波塊組成的洞穴中。洞口很小,只容一人勉強通過,水泥結構夾雜的大小縫隙中,透射出有稜有角如寶石般的光芒,隨著海水的晃動光線是跳躍的,稍微改變角度馬上又呈現出不同的景象。

不清楚的路徑著實讓人不安,身旁微微透下的太陽光,才讓我安心了些。小心翼翼地穿梭其間,生怕蛙鞋踢到海底而揚起厚厚的泥塵。手電筒照在沒有光線的水泥塊之中,閃亮亮的,是一大群的天竺雕(Apogon fleurieu),這種通常會群居在洞穴中的魚類,看來也早已習慣了這水泥消波塊組成的新家吧!

離開消波塊,回到開放的空間,頓時感覺輕鬆了許多,來到大約近十公尺的地方,眼前的畫面令我震驚,前方一群大型龍頭鸚哥魚(Bolbometopon muricatum)就從右側的沙地越過礁石往左邊緩緩行進,我們停下原本擺動的蛙鞋,靜觀這一刻,這群龍頭鸚哥大約有十六隻,體型從六十到一百二十公分不等,牠們集體啃食著珊瑚礁,發出的聲音像是嚼著脆餅般的響亮,而且同時排出幾乎都是沙子的排泄物,這也是海底沙子的來源之一吧!

大建設的大代價

核能廠冷卻系統的排水道,從核三廠沿著海岸邊而行,經過後壁湖漁港往南行一直到海邊,排水道將海岸公路分成兩邊,中間有小橋連接,形成特殊的地理環境。

第三核能發電廠位於南台灣墾丁國家公園內,由台灣電力公司所經營,因為鄰近馬鞍山,所以又稱馬鞍山發電廠。這座唯一位於台灣南部、為十二大建設之一的第三核能發電廠,於一九七八年一月興工,第一部機組於一九八四年開始運作,第二部機組則於隔年開始運轉。

不管是核能發電廠或是火力發電廠,都需要以海水來冷卻發電所造成的餘熱。國內大型核能發電廠大多位於海邊,主要採用貫流式(once-through)冷卻,即直接抽取大量海水進入熱交換器進行氣輪機排氣冷卻,海水流經熱交換器後,再以溫升約攝氏七度排出。

一般而言,溫排水因受潮流或沿岸流等影響,以及與空氣的熱交換作用,其溫升範圍在靠近出水口兩公里處會降低攝氏零點五至一點五度左右。排到水底環境中的廢熱將形成熱汙染危害(thermal pollution),導致水中含氧量減少、化學反應率增加、整個食物鏈繁殖行為、成長模式變化及對於水的天然結構,都將受到永久性傷害。

核三廠位於墾丁國家公園的南灣海域,本身海水背景溫度較高,加上附近有全台最美麗的珊瑚礁,其溫排水問題更是令國人關注。根據研究結果,當水溫在攝氏三十一至三十二度(珊瑚的耐溫上限)達十天以上,珊瑚表面的共生藻會游離而形成白化現象。若水溫持續數日高於攝氏三十三度,珊瑚蟲將會死亡。

為保護附近珊瑚不受影響,核三廠不惜花費鉅資改善冷卻設備,以降低溫排水溫度。長達三點五公里的出水渠道一路經過大光海灘、後壁湖漁港南行,最後排入海中,並配合核三廠機組運轉限制(如水溫過高機組需降載),以期降低溫排水對南灣珊瑚及海域生態之影響。種種比原有設計更複雜的工程,無非是希望把對珊瑚和海域的影響,減到最低程度。

核三廠實際運轉後,為確實監測南灣珊瑚的生長情形,原能會與台電公司陸續委託多項研究的調查計畫,多年來截至目前為止監測及研究結果顯示,核三廠溫排水隨沿岸海流擴散對南灣珊瑚的影響,約只局限於後壁湖出水口右側最遠至貓鼻頭沿岸,白化現象只有出現於夏季。影響的範圍,約占整個墾丁南灣珊瑚覆蓋面積的千分之一。

而珊瑚的生長除溫排水外,珊瑚礁生態遭受破壞的主要因素包括「濫墾、濫建汙染沿岸水質」、「棄土、生活汙水、垃圾等造成海水優養化」、「過度漁撈破壞海洋生物鏈」、「大量潛水觀光活動干擾珊瑚礁生長棲地」以及「颱風」等。此外,近年全球聖嬰現象造成海水溫度異常,亦可能對珊瑚的生長造成重大的影響。

出水口右側是一個擁有潮間帶的海灣,因為有山的屏障,通常風平浪靜的海邊,在夏日總聚集了很多戲水的人潮。順著礁石形成的潮間帶地形往外走去,正值滿潮之際,只需走上一小段路就能下潛算是輕鬆的了,如果沒算好潮汐,選在退潮時上下岸,就必須多走上很長一段路;行走在銳利崎嶇的珊瑚礁岩地形時,總讓人備感艱辛。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珊瑚】

有人稱美麗的珊瑚礁為海底花園,因為各種形狀和顏色的珊瑚,真的像極了爭奇鬥艷的奇花異草。雖然如此,不會移動的珊瑚,卻是不折不扣的動物。屬於腔腸動物的珊瑚,其繁衍的過程很特殊,可以無性生殖,也可以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依靠精卵的結合,所以在繁衍期間,同種類的珊瑚會選擇在大約同樣的時間集體排出卵子及精子,以海水作為媒介達到受精的目的。受精卵會隨著海流四處飄蕩,並且由受精卵發育為胚胎(這個時期稱為浮游期),在海中尋找到適合生長附著的場所後,再發展為水螅體,也就是俗稱的珊瑚蟲。

接著,成熟的水螅體會經由無性繁殖,長出像芽包一般的小水螅,待小水螅成熟之後,再脫離母螅,成為獨立的個體。衍生出許多不同個體的水螅,互相連結共同居住,並且分泌出鈣質發展骨骼成為一個群體,所以我們看到的珊瑚其實大部分是珊瑚的骨骼。

將珊瑚放大仔細看,可以看到上面一個個小孔,就像是房子一般,是珊瑚蟲居住的地方。雖然每個珊瑚蟲都是獨立的,但是彼此之間仍然有著某種機制相互串聯,就像是好鄰居。平時珊瑚會伸出觸手,濾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當局部的珊瑚蟲感受到危險或是威脅的時候,會連帶其他附近的珊瑚蟲一起縮進小孔內自我保護。

色澤繽紛的珊瑚,令人嘆為觀止,但是很多的珊瑚本身並不具有顏色,而是靠寄宿在珊瑚體內的單細胞共生藻所產生的,那些共生藻讓珊瑚穿上了美麗的彩衣,還提供辨別了珊瑚健康情形的最佳指標。因為共生藻必須行光合作用產生自體需要的養分,所以珊瑚必須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

當海洋環境遭到汙染、水溫上升或海水濃度降低時,共生藻便無法生存而離開珊瑚體,導致珊瑚的白化,珊瑚也會因而死亡。所以珊瑚的生長情形常被作為生態環境改變的重要指標。

而珊瑚覆蓋率的多寡,更決定了海洋生物的豐富與否。所以珊瑚對於環境改變的靈敏性,也可以當作海水汙染和溫度變化的指標,是彌足珍貴的。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火焰貝錯落的觸手有如閃電般的光,來自於體內的多甲藻素(Carotenoid)。
[Not a valid template]↑ 梭魚通常是集體行動。畫面中這群出現在南台灣的梭魚,體型不大,長度大約只有三十多公分。
[Not a valid template]↑ 礁石上的珊瑚長滿毛茸茸的水螅體,一隻有紅色斑點的白色瓷蟹就在上方覓食。性喜與海綿、海葵等生物共生的牠們,常以珊瑚礁為居所。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色彩鮮豔的菊珊瑚上,一隻小蝦虎魚聚精會神地等待獵物出現。菊珊瑚為造礁珊瑚之一,形成的骨骼結構就像一座座小火山。
[Not a valid template]↑ 珊瑚產卵時間大約是農曆三月中旬,月圓後一週左右的夜晚。大量漂浮在海中的卵子美麗而炫目,可惜多數成了其他海底生物的食物。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1則 留言

  1. Johnnybb 說:

    保護海底的動植物是我們需要加強的
    墾丁的豆丁海馬 或是 圖片裡的海焰貝 都是值得我們保護的

    希望有更多的人 能體會這個道理 保護他們 讓更多的人能看到這些寶貝

    PS:很可惜豆丁跟海焰貝之前被不肖之客偷了….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