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田哲榮(經典雜誌編輯)
攝影/徐安隆(經典雜誌攝影)
在人類可以飛上青天之後,人看山的角度徹底地翻轉了,千萬年來只能抬頭仰望的對象,忽然變成腳下俯視的風景。現代人也許不再能夠體會,山的高大厚實,對於過往人類文明所意味的崇高及神聖;也難以盡信,遠離塵世的山巔可能是眾神的居所。
遙想千百年前,科技不發達、醫療不昌盛的時代,人類的平均壽命恐不達現今的一半,生存充滿了不確定感,不論是祈求現世或來生的安康,都需要仰賴宗教的保證。彼時處境卑微的人,眼中的山如此巨大懾人,在那人力難以企及的雲端,離天頂最近的地方,人類以想像為山填上玄祕的色彩。
在人類文明發祥地之一的印度,古印度人相信世界的中心即是一座山──須彌山。佛典記載它聳立於大地的中央,高入雲霄,凡人無法攀登,其上充滿各種奇花異草、溪流瀑布、璀璨寶石,而且天神皆居住其間。有些印度人認為,須彌山就是今日的喜馬拉雅山,西藏人則認為是岡底斯山脈的主峰──海拔六千六百五十六公尺的岡仁波齊峰,即為藏民轉山之中心。
印度教的信眾相信,掌管毀滅與再生的濕婆神,即棲居於岡仁波齊峰上進行苦行,在那終年白雪覆蓋的山頂,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智慧和力量。
宗教與山之間,到底存在著怎樣的關聯?各宗教都有關於山的神話與傳說,都有將山視為聖域的例證:西方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帕斯山,東方印度宗教中的須彌山,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崑崙山、蓬萊仙山,抑或是基督教中神賜平安恩典的錫安山。這許許多多的宗教山,或許正是人類以有限的文字與想像,企圖勾勒出那無法被形容、崇高偉大的天界意象的表徵。
還記得唐朝詩人劉禹錫〈陋室銘〉中的經典名句嗎?「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句詩文,相當可以適度地反映出中國人自古對於山的想像,山中有仙,那裡猶如一個看得見的世界與看不見的世界的交會點。
這或許是受到中國本土宗教──道教思想的影響。中研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李豐楙表示,「道教中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這些仙人成道與棲居之處,大多是位於山中的洞穴,道教的修行不論是煉丹或是練氣,大多選在遠離人群的地方進行,遠離俗世以便能專心修練。」
為人所熟知的茅山,即為一例。「位在江蘇省的茅山,即因為石灰岩地形,有許多利於修行的天然石洞,因此吸引了許多道士上山修行,最終形成以陶弘景為代表的道教茅山派。」李豐楙舉例說道。
聖山信仰的形成
儘管「洞天福地」中的許多名山現已不可考, 但數千年來,道教與山的密切關係,已經深入人心,直到佛教傳入中國後,印度原始佛教的山的意象,順理成章地與中國固有的仙山概念融合,形成了中國特有的聖山巡禮活動。
中國第一座形成的佛教聖山,是位於山西省北境的五台山,其為中國佛教四大聖山中,文殊菩薩的道場。《華嚴經》卷二十九〈菩薩住處品〉:「東北方有菩薩住處,名清涼山,過去諸菩薩常於中住,彼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有一萬菩薩眷屬,常為說法。」五台山因其地理氣候環境與《華嚴經》中所描述的文殊菩薩道場相符,而演變為中國第一個佛菩薩道場,成為佛教信眾共同認定的聖山,每年來朝山者不知幾凡。
南華大學宗教研究所助理教授黃國清說,印度初期佛教並無朝山文化,「在佛教發展初期,由於佛陀和弟子過著乞食的生活,修行處受此限制較不可能座落於偏遠深山,頂多只是聚集於城市郊外的僻靜之所。佛教傳到中國後,僧侶可接受供養,禪宗的法師甚至強調自行耕作,因此寺廟可以更往深山遷移,造就聖山信仰形成的條件。」
山與佛菩薩信仰的結合,使五台山成為佛教勝地,諸多寺院建立其中,形成寺院群,此逐漸成為中國佛教極具特色的發展趨向。
五台山聖山信仰的形成始於隋唐,至宋以下,逐漸影響其他佛教聖山的開立,其與之後陸續出現的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道場、浙江普陀山觀音菩薩道場、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等,合稱中國佛教四大聖山。
台灣常見的「朝山」活動,與如是的聖山巡禮也有所淵源。在台灣,連接山腳與山上寺廟的朝山道上,常見善男信女虔誠朝山:合掌念佛號,三步叩首一拜,默誦懺悔句:「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懺悔。」
慈濟基金會證嚴法師曾說,「朝山」有三重意義:「產生信心、培養毅力、鍛鍊勇氣;折服我慢、瞋恚心;以及歷鍊虔誠信念。」這樣精誠所至的舉步緩進,以身體作為道場,藉由筋肉的勞苦,一步一步通往放下煩惱、解脫塵俗、回歸自性而做的努力,多麼像是人生過程的隱喻。
在佛教未傳入中國以前,古人傳說,長生不死的理想世界有中原西北方的崑崙山,及東方海上的蓬萊仙山。崑崙山和西王母授與長生不老之藥的信仰有關;而蓬萊山則是傳說中仙人居處。
《山海經》云:「蓬萊山在東海中,島上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其物禽獸盡白,宮闕以黃金銀作成。」神仙居住的海上蓬萊仙山,自古便是秦始皇、漢武帝求訪仙丹之處,不過蓬萊仙山到底是位於何處,歷經數千年,依舊沒有人知道。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Not a valid template]↑ 多山的台灣,大小山頭均可見民間信仰蹤跡。無論是名山古剎的巍峨宮觀,抑或郊山常見樹石崇拜的小廟,在在顯出台灣宗教與山的緊密連結。位於台南關仔嶺、背倚枕頭山而建的碧雲寺,為當地觀音信仰重鎮。(攝影/齊柏林)
[Not a valid template]↑ 西藏藏民的轉山,以徒步或磕長頭方式繞行心目中的聖山岡仁波齊峰,以消災祈福。(攝影/王志宏)
[Not a valid template]↑ 高雄大樹鄉的佛光山上,四百八十尊佛像環繞鎮山大尊立佛,象徵千佛護持之肅穆莊嚴。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北金山鄉的法鼓山,除夕夜舉辦撞鐘祈福法會,法華鐘是法鼓山鎮山法器之一,重達二十五公噸,其上鐫刻《法華經》全文七萬餘字。
[Not a valid template]↑ 花蓮靜思精舍常住師父帶領志工朝山禮佛,象徵放下我執與煩惱,並祈願人心淨化。(圖片提供/慈濟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