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教育的明天在哪裡?

撰文/王思熙

近和幾位朋友談起台灣的教育,大家都感觸良多,幾乎所有的人都有這樣的感慨:「學生的素質不斷在降低,老師的尊嚴也不斷在沉淪。」

一位提前退休的中學老師感觸最深。他說:當年他對教育總懷抱著一股無與倫比的熱忱,服務期間,對學校教學事務也勇於承擔,雖然明知那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是二十多年如一日,無怨無悔地全力以赴。可是就在幾年前,他的熱忱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心灰意冷的失落感,也由於他警覺到這股落寞的失落感越來越強烈了,於是他興起了「不如歸去」的決心。

他說:在目前教育政策多變的環境與政治意識型態的操縱趨勢下,教育界籠罩在一股前所未有的低氣壓底下,令人不知所措,無所適從。在堅持理想與屈服現實的天人交戰中,他的核心思想模糊了、育才的價值觀念混亂了;再不提早退休,恐怕會變得抑鬱寡歡,甚至人格錯亂了。

對於這位朋友的遭遇和經驗,我們頗表同情,但對於現實面的改善,我們也無能為力。因為學生素質的每況愈下,教師尊嚴的日愈下挫,問題的癥結真的不在學生,也不在老師,而是在於整個教育體制的浮動搖擺和目標的不確定感。說得更明白一點,今天教育問題所以層出不窮,教育政策的自亂陣腳和教育作為在政治意識型態綁架下,節節敗退,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大學》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依因果律看,學生素質的一再下降是果,「師道之不尊」也是果,找出「孰令致之」的因,才有助於對症下藥,力挽狂瀾。

我們不敢奢望古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理想,在今日功利主義盛行的社會裡再現。雖然「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句話只是表達對老師的敬意與感恩,但在我們這個高度商業化的社會,知識被高度商品化了,師生之間儼然已成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商業交易行為。

既然是交易行為,就應「以客為尊」。學生是老師的衣食父母,所以學生是主人,老師是僕人,僕人應該服侍主人;哪有主人感恩僕人的道理?就是在這種對教育本質的曲解下,在功利主義盛行的驅使下,師道被踐踏了,師生之間的薪傳關係被輕侮了,全國上下都彌漫著這樣的思想,就連教育主管部門都奉學生為衣食父母,一切作為都在討好學生與學生家長的歡心,誰又在乎教育風氣的敗壞!

更何況,在我們這個社會裡,有太多所謂的學者專家,他們以學者之名,行顛覆社會核心價值之實,結果是:在制度上到處「移花接木」,在政策上到處「拷貝複製」,在作為上到處「依樣葫蘆」,在觀念上到處「生吞活剝」,不僅掏空了我們原有的內涵與傳統,更讓我們的社會付出了文化失衡和自我迷失的慘痛代價。

所謂「教授治校」,所謂「校園民主」,所謂「一綱多本」,所謂「學校評鑑」,所謂「退場機制」,所謂「教改」,所謂「髮禁鬆綁」……,哪一樣不是抄襲歐美?那一樣不是依樣葫蘆?那一樣是由本土文化發展出來的?「抄襲別人」就永遠落在別人的後面,「依樣葫蘆」就永遠走不出自己的持色,「盲目複製」就永遠沒有辦法超越領先。亦步亦趨的結果,不僅不能變成別人,就連自已也做不成了。

由於主導台灣教育的領導人大多留學美國,自然會對美國的一些教育制度情有獨鍾,對美國學界的一些研究成果會驚嘆仰慕。於是因緣際會,一日在朝,他們就想「邯鄲學步」,就想「東施效顰」,就想「全盤照抄」,他們的情感與心態我們可以理解,但教育是百年大計,是國家興亡、社會榮辱的關鍵所在,教育主管機關必須高瞻遠矚,必須跳脫政治鬥爭漩渦,必須超越意識型態。因為政治是一黨一派之私,而教育是一家一國之公,任何人都不能以政黨之私而害家國之公。

關心台灣未來前途的人都知道台灣的競爭力在消退,台灣學生的平均水準也一年不如一年。「人人有大學讀」只是美麗的包裝,是一種炫人眼目的假象。前一陣子網路上流傳著對大學生的順口溜:「上課夢遊化,逃課普遍化,女生恐龍化,男生痴呆化,戀愛閃電化,補考專業化,手機高檔化,請客排場化,消費白領化,言行流氓化。」對這樣的順口溜,不知我們的教育主管單位有何感想?有何對策?又有何作為?

高尚的品格不會讓學生變笨,道德的薰陶絕對不是封建思想,人文的涵養不會讓學生喪失競爭力,中規中矩的教養絕對不是假道學與八股。今日教育的良莠是明天社會興衰的共業,我們的教育正走在光明與黑暗的十字路口,大家豈能不關注,豈能不省思!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