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世代】太陽的贈禮 我們與光電的距離

撰文/王海咪(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鐵疾速駛過西部平原,望向窗外,不難發現過去幾年來,原本的蒼翠農地或荒棄黃土上,紛紛架起一片片太陽光電板,再定神一看,不只在平原上,連住家的屋頂上也能找到這些黑色格狀板。小至屋頂上的兩、三塊,大至鋪滿整個平原的百餘公頃,這一塊塊光電板是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關鍵。

綠電成國際趨勢

受影響的不只是民生用電,企業更是首當其衝,研究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直言,「供應鏈對減碳的要求比政府法規還來得快,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如果廠商不做,國際上就沒有人要跟你生意往來了。」
從事再生能源開發的雲豹能源科技發言人張建偉說,近年綠電憑證開始流行,在企業間越來越搶手,他舉例,「像台積電、GOGORO、美光科技都用比台電高的價格來跟我們買綠電,他們也是被上下游廠商逼的,不得不做,這是來自供應鏈的壓力。」

再生能源發展迫在眉睫,希望落在這些小小的格狀光電板上。所有再生能源中,太陽光電又是公民、企業最容易參與的一種再生能源發電方式,無論是漁民、農夫,甚至是一般民眾,只要有土地或屋頂,都可以加裝光電板。

養魚與種電的交集線

事實上,不少發展再生能源的企業老早布局。雲豹能源二○二一年初就在台南北門建置約三百九十坪的漁電共生室內案場,裝置量約一百八十KW(瓩),一年下來,累計發電量達二十八萬度,採用科技養魚的方式,透過AI 監測和雲監控,控制室內魚塭的溫度和水中含氧量等,不僅穩定漁獲量,也讓漁民養起魚來更省力。

張建偉舉例,「以前魚塭在戶外,下雨後水變淡,漁民要開始撒鹽、引流海水。現在,我們在魚池邊設淨水系統,自動偵測PH值和鹽度,讓水質保持在平衡的狀態。」

在現行法規下,漁電共生專區需取得地主與養殖業者同意,室外魚塭太陽能板遮蔽率不得超過40%、室內魚塭不得超過80%,又為了避免業者「假養殖、真種電」,在加裝光電板後,漁獲量必須維持原產能的70%以上,不達標準者將被撤照。

然而,台南養殖達人旭海安溯水產創辦人黃國良坦言,現在漁電共生實際觀察到的狀況有時是,「光電業者只想種電,養殖被犧牲或忽略。」現有案場的規劃與設計,幾乎都側重種電需求而忽視養殖。

黃國良感嘆,「我相信漁電共生是正確的政策、是台灣養殖漁業四百年來升級的機會。」不過,實際運作上,檢核是否確實執行、出資的光電業者是否真能在種電獲益的同時兼顧養殖工事,才是漁電共生長期推廣下去、找到漁民與系統商之間平衡的關鍵。

再生能源轉型,從教育出發

擴充太陽光電面積靠台電和大型企業,但最關鍵的,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吳心萍說,是讓政策由下往上發展,她評論推動現況,「政府在推數量,我們公民團體撐出公民參與,可是這樣的發展脈絡,容易造成整體政策上的不穩定。」

為了推動公民參與,讓一般民眾也能從生活面去關心環境,主婦聯盟二○二○年推動公民電廠,委託陽光伏特家在關渡國中的頂樓架起六十三片太陽能板。除了每年2%的發電電費收益(約三千五百元)投入回關渡國中做再生能源教育外,主婦聯盟電費收益的九成也回饋關渡國中,去年就投入五萬多元。

主婦聯盟與老師們一起規劃再生能源教育課程,其中三位熱血老師自告奮勇,負責一整個學期、一周一堂的能源教育課。生物老師陳忻蔓說,在課綱裡,能源教育像是名詞解釋,不會特別告訴教學生現實生活裡能有哪些實際作為,這正是啟發他們規畫課程的動機。

人人都是能源生產者

關渡國中的熱血老師們和主婦聯盟透過課程教學或下鄉演講,試著讓民眾更貼近再生能源,由下而上推進政策,而公民電廠也像一座橋梁,提供民眾出租屋頂或出資購買光電板的機會,讓每個人都能從過去能源消費者的角色轉換為生產者。

陽光伏特家提供平台,讓有空閒屋頂的民眾可以出租屋頂、有資金的人能認購光電板,媒合雙方需求。二○一六年成立至今,陽光伏特家募集超過三萬人參與公民電廠,目前全台已有逾四百五十座公民電廠,供電達二十MW。

陳惠萍說,不管是出租自家屋頂建蓋太陽能板、或是認購光電板,好處都不僅僅加速光電發展而已。對出租戶來說,蓋了光電板,頂樓能降溫三至五度,減少溽暑的悶熱;而對認購者而言,購買一塊光電板約一萬五千塊,簽一次約二十年,每個月都能獲得電費收益,約九年就能回本。

不過,無論是學校屋頂或自家屋頂,因為面積小,案場較零散,能撐出的發電量遠不及漁農電共生或企業屋頂的光電板,一蓋就是好幾MW,陳惠萍強調,公民電廠的價值不是設置容量,而是「讓全民永續走入日常,讓更多人參與其中,沒有人是局外人。」

點亮漆黑的公益案場

除了公民電廠,台灣各地也陸陸續續出現不少公益案場。公益案場裝置容量相對小,不過,對一些電力難以送達的偏鄉地區,卻像救命稻草,因為光電板能更靈活架設,只要有適合發電的屋頂就能裝置,用以送電到電力管路較少的偏遠區域,甚至為當地帶來自給自足發電的能力。

桃園復興鄉的山上,有一座叫做比亞外的原住民部落,這塊寶地因地處偏遠,位於地方電力管線末端,每逢大雨或風災,常常停電,甚至出現一周完全沒有電的情況。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理事長高茹萍說,當她聽到比亞外的處境,她開始思考,再生能源能如何替部落帶來發展。

二○一九年,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在企業捐資的幫忙下,在比亞外教堂的屋頂上蓋了十二片、裝置容量約三KW的光電板。比亞外教會牧師達亞哈內爬上屋頂,驕傲看著上頭的太陽能板說,「蓋好的那個月,教堂電費就省了三分之二!現在樓下教堂的電燈、電扇,都靠光電板發電。」

原本擔心部落對再生能源、新裝置接受度不高的高茹萍,心中大石終於放下,決定再擴充十三KW的光電板容積量,並設置儲能設備,如此一來,之後就算遇到強風或大雨,也能確保教堂四十八小時不斷電,提供他們安全的庇護空間。

推動路上的挑戰

農漁電共生擴充裝置容量,公民電廠和公益電廠讓民眾更熟悉再生能源,然而,無論系統商或推動者都同樣指出目前最大的阻礙—太陽光電申請流程繁雜,窗口重疊拖累設置進度。

「台灣二○五○淨零路徑規畫」的計畫推得快,民間團體也極力推廣再生能源。不過,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協調,以及政策本身的配套措施仍須加緊腳步跟上,並建立與社會大眾的交流管道,讓再生能源不再是一個硬生生由上而下的政策,而是民眾真正認識並認同的發展方向。

過去,太陽光電遇到的挑戰可能是發電成本、回收流程等問題,當這些技術面問題隨著發展一一被解決,眼前最大的挑戰反而成了政府與民眾的溝通、光電系統業者與當地居民矛盾。唯解決人與人之間的誤解,陽光才能真的照進來,為台灣帶來發電新選擇。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彰濱崙尾東的水上太陽能光板,總面積近一百八十公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上光電站。(圖片/經典資料庫)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國際上,太陽光電已成主流,紐約曼哈頓的屋頂上,同樣能望見一大片太陽光電板。(攝影/Brendan McDermid/達志影像)
[Not a valid template]↑ 沅碁光電董事長鄭博文把位於嘉義縣的新家,建造成太陽光電屋。 (圖片/沅碁光電)
[Not a valid template]↑ 俯瞰慈大附中,屋頂上裝設了滿滿的太陽光電板,在校區、宿舍區共建置兩千四百片太陽能板,預估一年可發電八十萬度。(圖片/慈大附中)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