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吳佳珍(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傍晚,台北華山文創園區旁邊的新生高架橋下,除了車水馬龍,還有一場場體力與技藝的戰鬥正在發生。靠近八德路這頭的滑板場,十來位玩家在斜板及鐵桿之間恣意穿梭;另一頭的籃球場,則是大台北著名的鬥牛聖地,吸引了數十位學生及上班族揮汗較勁。
有別於新生高架橋下的燈火通明、熱血沸騰,台北不少橋下設置了環保局清潔隊基地,卻是陰暗潮溼的空間,以簡陋鐵網、鐵皮或磚牆圍起,不只有清潔隊員長年隱身在此工作,也有趕不上垃圾車的民眾前往倒垃圾,橋下成為他們的日常一景。
長久以來,高架道路承載著重要的運輸功能,在都市裡築起一座座既跨越、又割裂的水泥橋梁。這些巨大量體的下方或邊緣,雖然與其他用途的空間並存,彼此的關係卻相互隔離。
隨著都市發展、大眾對空間品質的要求不斷提升,國內外將目光投向高架橋下,漸漸發現這些灰色空間的場所價值以及美學價值。跳脫舊有思維、重新改造之後,不但滿足民眾的需求,更創造出不同的城市風景。
活化之後的優化
被高架橋環繞、貫穿的台北,從一九六○、七○年代台北橋下萬頭攢動的臨時工市場、曾盛極一時的光華橋下3C店家與舊書攤,到現存四十多年的環河快速道路下五金商圈、建國高架橋下假日花市及玉市,台北的橋下空間早有各色商業聚落──儘管這些商業聚落來自偶然與無心插柳。
長期致力研究都市設計的知名建築學者夏鑄九曾表示,都市規畫中並沒有橋下空間的設計,但由於台北公共空間不足,橋下因此成了當時政府安置拆遷戶或解決都市空間問題的「補償空間」,多年後變為台北的常態。
以一九八二年啟用的建國假日花市來說,其前身設在重慶南路的民眾團體活動中心,後來因為場地改建而遷到建國高架橋下;平日是停車場,週末變身花市,成為熱門購物及休閒景點,更是亞洲最大的零售花卉市場。疫情前,週末兩天可吸引逾三萬人次造訪。
笑稱自己因為疫情而培養出「玩植物喪志」能力的民眾余小姐,每每到此絕不會空手而回。她認為,雖然花市在橋下,環境並不糟。一旁店家則表示,以前靠近下橋的那一側,車輛會發出很大噪音;如果下雨,還會被外頭車輛濺起的水花弄溼。「好在幾年前橋上加裝隔音牆、橋下也加了防水帆布,大家就比較不困擾。」
「建國花市匯聚了人氣、買氣,算是非常活絡的橋下空間。」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教授郭瓊瑩予以肯定。
「但說實在,你不覺得建國花市這麼多年來都沒什麼改變?」她話鋒一轉,提到花市兩側大面積的亮綠色帆布,雖然達到了遮陽擋雨的目的,卻是一種粗暴的「美化」,誤以為使用鮮豔色彩就能展現活力。
她觀察,不管是公部門還是一般民眾,普遍抱持著「將就」、「能用就好」的心態,因為就算不講究這些小細節,店家生意照樣很好,才造就了「數十年如一日」的花市景色。
「橋下空間有了生命力之後,應該進一步思考如何優化,滿足功能、也追求質感與美感。」郭瓊瑩強調:「面對公共,設計是要解決問題,並非只是為了表面好看。」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北市的橋下空間早年即有各式商業聚落,例如環河快速道路下的五金商圈。
[Not a valid template]↑ 華中福德宮隱身在台北市華中橋下,多年來在都市發展的夾縫中求生,空間使用收縮到最極限。
[Not a valid template]↑ 東京中目黑高架下的蔦屋書店,外觀採用白色鏤空T字鐵板立面,鐵板後藏了暖色光線,照亮昏暗的橋下空間,帶來時尚洗練的新風貌。(圖片/Good Design Award)
[Not a valid template]↑ 屏東市國道三號下的自行車道,從長治鄉延伸到麟洛鄉,串連起屏東縣境內各大景點。
[Not a valid template]↑ 新北市運用中興橋下的高灘地,設置了鴨鴨地景公園、兒童遊戲場、自行車躍動場,讓閒置空間變成大眾休閒場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