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有一種大格局叫「不常不斷」

撰文/王思熙

望聽到好消息,但聽到的,不少是壞消息。在壞消息中,偶爾聽到好消息,心中就雀躍不已。

人世間所謂的好與壞,都是相對的。自然宇宙間,本來就是靜寂清澄,沒有好與壞的分別,本來就是「緣起性空,無常無我」,而一切所謂的「有相無相」,都是緣起緣滅,因緣條件具足,就產生了「有」,因緣條件消失,又成了「無」。「有」與「無」,相依相續,新新生滅,代謝不住,這就是佛法所說的「無常」。

「無常」並非「斷滅空」

佛法用「無常」說明沒有任何事物是永恆不變的,目的是要破解凡夫對「有」的執著,一旦執著於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有」,就會產生想要將它占為己有的貪婪心念。有了貪婪的心念,就會念念不忘於索求。當所求不得時,就會引起瞋恨煩惱的痛苦。而且「利令智昏」,貪婪索求的心念熾盛了,愚癡與無明,如影隨形,自私自利,作出種種惡行而不自知。

佛陀是人間大導師,針對眾生「貪、瞋、癡、慢、疑、嫉」等惡見,開出了對治的說法和良方。為對治眾生執著於對物質的索求與對名聞利養的擁有,佛陀給的說法和藥方是「諸法空相,無常性空」,要眾生知道「諸法空相」,無一物可得,也不要妄想去得,一切的「有」如水中月,鏡中花,都是虛幻的,據此指導眾生在生活上用「減法」的方式,減少對物質名利的索求。

換句話說,佛陀想告訴我們的是:所有的物質、名位和權力,都是「無常」的,都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沒有一物可求,沒有一物永恆存在,要大家不忮不求,過著知足感恩,寧靜簡樸的生活。

但佛陀又怕眾生誤解了「無常性空」的真正含義,錯誤地認為:既然一切都是「無常無我」、既然都是「諸法性空」,最後還是一無所有,那又何必努力進取?何必積極造福行善?如果這樣的邊見產生了,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就被扭曲了,人們就會自私自利,不擇手段,不計後果地進行攫取,及時行樂。有這樣的一念之差,會讓個人的行為操守與社會的道德底線跌入谷底,屆時紅塵滾滾,世界喧囂,天下黎民百姓永無寧日。為了導正這種頑固空的邊見,佛陀在「不常」之後,又提出了「不斷」的教義。

因果關係不會間斷

「不斷」,指的是因果關係不會間斷。也就是說:雖然諸法空相,但因果關係沒有間斷。雖然因緣剎那生滅,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前一秒的那個我了,一年前或十年前的我,已經不是完完整整的現在的我,但現在的我,仍然依著前一個我的緣,相續的存在著。只是前後的我,彼此相因、相依、相續的剎那間,有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的變化,以及物理、生理、心理,三理四相的介入,成就了看似相似,其實不完全相同的我。

所以,緣起緣滅,緣滅緣起,因緣果報,相依相續,互為因果。前一刻的我既不是現在的我,又是現在我的因緣相續所依。《心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這個道理。

執空執有都是邊見

無論是充滿欲望的「欲界」,或是看得到的有形的物質「色界」、看不到的無形心靈精神的「無色界」,三界都是新新生滅,無常性空,但不論是滄海桑田的久遠,還是代謝不住的短暫,前面的事物不斷滅了,不存在了,後面事物不斷相依相緣的生了,相續相似的存在著,其間的因緣果報關係並沒有間斷。有了這種相因、相依、相緣、相續的因緣果報觀,才不會執著「空相」,掉入「斷滅空」的邊見,忽略了因緣果報相依相續、從不間斷的可貴與可怕。

正因為有「因緣果報」的相依相續,才鼓舞著大家從事「濟貧教富,教富濟貧;拔苦予樂,予樂拔苦」的生命加法,努力進取,積極造福。像船師、大船師,「運載群生,渡生死河,置涅槃岸」一樣,昇華了自己的生命,解脫了別人的苦厄。

總而言之:「不常不斷」是佛法所說的中道。這種「不常不斷」的自然法則,深藏於潛移默化之中,無聲無息地發揮著潛移默化的功能。如果要用一個字形容這種潛移默化,那就是「漸」。萬事萬物都在不知不覺、不聲不響中漸漸地改變著。等到你發現了,所知所識的那個過去的樣子已經相去遙遠了,已經不存在了,已經成為回憶了,才警覺到世事的無常。

豐子愷是弘一大師的學生,也是一位文學家、藝術家、虔誠的佛教徒。他說:「漸」的作用,就是用每步相差極微極緩的方法,隱蔽時間的過去與事物變遷的痕跡,使人誤認其為永恆不變。

變易是「漸」的過程

「無常」是「漸」的過程。「在不知不覺之中,天真爛漫的孩子『漸漸』變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俠的青年『漸漸』變成冷酷的成人;血氣旺盛的成人『漸漸』變成頑固的老頭子。因為其變更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使人不易察覺其變的痕跡。」

因為「無常」有這樣的神奇妙用,人生才能無懼於一步一步漸漸地往前走。如果昨晚的孩子,今天早上變成青年;早上的青年,到了晚上忽然變成遲暮老人,人們一定會驚訝、感慨、悲傷得痛不欲生。

想像一下舞台劇或電影上的情景,如花似玉、青春洋溢的少女,就是將來頭髮斑白、滿臉皺紋、孤坐在火爐旁的老婆子;或者熱血奔騰、壯志凌雲的青年,就是將來背駝腰彎、柱著柺杖徐行於路上的老頭子。或者反過來說,眼前老眼昏花、雞皮鶴髮、步履蹣跚的老翁,就是昔時雄姿英發、志得意滿、名滿京城的翩翩公子時,你會淡定嗎?眼前衣衫襤褸、鬢顏憔悴、舉步維艱的老婆婆,就是當年婀娜多姿、氣質高雅,紅遍大江南北的名媛貴婦時,你會接受嗎?但你必須接受,因為世事無常,充滿各種各樣的可能性與可塑性。

唐代詩仙李白的《登金陵鳳凰台》詩云:

鳳凰台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許多人都說李白豪放曠達,杯酒入肚,詩興大發,信手拈來,皆得佳句,稱得上是詩界的神仙。

但李白終其一生都沒有看透「人生無常」,還在為是否能再得皇帝的寵幸而發愁嘆息。

如果李白能參透天地萬物,包括人世一切名利權勢「本空」,本來都沒有,都不存在,都在變易中,就知道本來就沒有鳳凰,沒有鳳凰台,沒有吳宮花草,沒有晉代衣冠,甚至沒有三山,沒有二水,沒有長安,沒有皇帝,那些他認為有的,都是緣生緣滅的假有。滄海桑田,誰知道幾千年前,這裡哪會有一個叫吳國的宮殿;更哪裡知道會出現一個叫「東吳」的政權?

甚或更長遠的幾萬年、幾億年、幾十億年前,這個被稱為「吳宮」的地方,又會是一個怎麼樣的面貌?是荒郊野外?是滄海還是桑田?而往後的數千年、數萬年、數億年、甚至數十億年之後,這個「吳宮花草埋幽徑」與李白觸目所及的地方,又會變成怎樣的景象?誰又能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緣幻化,不僅吳宮本來沒有,就連吳宮所在的金陵也本來就不存在。它之所以存在,是因緣而有,也會隨著因緣滅而無,本來就沒有,最後還是會還歸於無。人世間山河大地,世界萬有,無不如此,李白又何必為自己的得失寵辱而傷感呢?

看透無常才有大格局

人類實在太渺小了,渺小得看不到整體;壽命實在太短暫了,短暫得看不到終始。所以,不知道什麼是滄海桑田,不知道什麼是南柯一夢,不知道什麼是「小知不及大知」,不知道什麼是「小年不及大年」,不知道什麼是「苦、空、無常、無我」,成為莊子所說的「井底之蛙」,因為它生存空間的局限性,讓它不知道井外還有浩瀚的海洋而自大。成為夏天生,夏天死的「夏蟲」,因為生存時間的短暫,讓它很難看到「秋霜冬雪」的景象。成為自以為是,頑固執著,不明正道的無明讀書人,因為受到教條表象的矇蔽束縛,難以和他討論究竟實相的真理。在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處處都有「無明」的存在。所以,除了要了解「無常性空」的萬物本質之外,也要覺知「因緣所生法」的相因相依的連續性,唯有如此,人生道路上才能走得從容淡定。

「真空妙有」的真諦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執有執空,都是邊見;不常不斷,才能洞見「真空妙有」的真諦。「因緣所生,因緣所滅」,生滅相因之間,因為有共業與不共業的介入,產生的相依相續的果報也就不一樣。共同造作的集體共業,千絲萬縷,轉變不易,但非不能轉,必須靠大家的集體努力才能轉。不共的個人業力轉動較易,只要自己勇於突破無明,勇於痛改前非,自己的業力就能轉。

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惡即地獄,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相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因果關係,人生才會有大格局,生命才會有大意義,存在才會有大價值。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