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二十年前的一月九日清晨四點,我前往印度聖地康巴那伽(Kumbhanagar)——恆河與亞穆納(Yamuna)河、與一條早已消失卻仍「流」傳於印度教信徒心中的薩拉斯瓦蒂(Saraswati)河的交匯處,準備參與一場被喻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和平朝聖大會——十二年舉辦一次的大壺節(Kumbh Mela)。
這場持續四十二天的宗教大集會,吸引超過六千萬人來此朝聖,除了虔敬信眾以外,還有好奇的旅人與攝影師、流動攤販,狂熱而恍神的苦行僧等各路人馬,競相在聖河中沐浴,以期洗淨罪惡、超脫輪迴。
大壺節的由來,與印度歷史、神話密不可分。按原文之意,「大壺」裝的是永恆甘露,傳說中印度眾神為搶奪長生不老的瓊漿玉露而大打出手,一打就是人間的十二年,爭奪中不小心讓壺中甘露灑出,四滴露水灑落印度四大城市:安拉阿巴德(Prayagraj)、哈里德瓦(Haridwar)、納西克(Nasik)與烏賈恩(Ujain);而大部分虔誠印度信徒將此神話視為真實歷史,篤信不疑。
印度教徒引經據典,認定大壺節由來可追溯至五千年前,但專家學者卻聲稱這是近期才出現的宗教集會。
神秘緣起,甘露之爭
若從「類似大壺節」的現存相關史料探究,應是唐朝玄奘法師於七世紀年間到印度取經時,曾在相同地方見證並記錄一場沐浴聖河的宗教儀式;但我們始終無從確認玄奘法師所敘述的活動是否就是後來的「大壺節」。雖然歷史學家不以為然,但不可否認的,浸身於印度最神聖的河流「有助於洗滌罪負」,由古至今,從來就是大多數印度人根深蒂固、恆常不變的信仰。
一如節慶緣起的眾說紛紜,大壺節的分類、舉辦時間與地點也神秘莫測。根據印度教繁複的占星計算法,大壺節分成五種大小規模不一的類型,所謂非典型的小型大壺節,每三年一次分別在四個定點舉辦,而最近一次的大壺節,根據印度官方資料,長達四個月的活動吸引了多達一億兩千萬人赴會。若要詳列人流、細數可追蹤與可預測的時間表,那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務,因為各派宗教大師各自表述,莫衷一是。但撇開千絲萬縷的歷史線頭,唯一確認的實況是,世界上沒有其他宗教集會能超越大壺節的規模與人潮;表面看來,這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宗教淨化活動,但本質上卻不純然如此,一如主辦奧林匹克的多方效應與影響,一場大壺節盛典的背後,受惠的豈止是急需身心淨化的朝聖者,還包括當權者的經濟考量與政治謀算。
尤其今年年初在疫情高峰期間竟宣告擴大舉辦的大壺節,格外引來全球側目與不解,勸阻聲浪此起彼落。更令人百思不解的是,上一屆的大壺節於二○一○年登場,若以一般十二年為舉辦的循環常態看來,下一屆理當於二○二二年舉辦才對,何以提前趕來與新冠疫情湊熱鬧?理由與占星術有關:木星進入寶瓶座而太陽提前趨近白羊宮,如此星象狀況八十三年才出現一回,而當眾人轉而尋求印度教占星大師來指點迷津時,面對這道曲折深遠的謎題,大師也無解。於是,當印度教的高層神職人員正式宣布大壺節舉辦的日期時,眾人便認定那是以神之名的宣告。
大型集會行不行?
今天的印度,新冠病毒以失控的蔓延速度,每日飆新高。因新冠病毒而死的屍體,日以繼夜地焚燒,印度已成為全球疫情最混亂的重災區。事實上,疫情爆發前,印度行政管理的效能不足與物資短缺,要對抗廣泛蔓延的流行病已捉襟見肘;但要面對數以千萬人聚集的大集會,即便慶典之前便已勒令民眾嚴守防疫措施,但要一群把聖河看得比維持社交距離更有功效的人對此要求身體力行,那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務。宗教神人聖旨一頒,吉日敲定,加上政客為取悅選民而各有謀算,最終仍力排眾議,拍板定案:大壺節如期舉行。政治與宗教狂熱,終究戰勝科學。
許多報導指出,印度政府對此次大壺節所採取的防疫措施,遠低於一般標準,根本無能確保聖河邊的病毒急速擴散。縱使政府呼籲並要求凡進入現場周遭的民眾都要預先接受新冠病毒篩檢,但就算是最先進國家,想要對蜂擁前來的數以萬計民眾徹底執行體溫量測與洗手消毒,恐怕也是天方夜譚的不可能任務。更荒謬的是,印度是全球少數幾個成功生產新冠病毒疫苗的國家,但自家國人接受疫苗施打的狀況卻差強人意。事實上,一般常識便足以預知與判斷,無論預防如何周延,這樣的場合終究難逃新冠病毒的大肆擴散。大壺節之前,印度已開始與第二波疫情奮戰,確診人數高達數十萬;根據當前相對可靠的國際統計機構「世界即時統計數據」(Worldometers)資料顯示,大壺節首日,參與活動的確診人數便已達二十一萬四千四百七十二。時至今日,全印度的確診人數已逾三百七十萬,其中死亡人數達二十五萬人,僅次於美國而位居全球疫情第二嚴重國家,染疫與死亡人數至截稿前仍居高不下,毫無趨緩跡象。
而現在的問題是,多大型的集會足以釀成類似新冠病毒的大傳染?或許不用多少醫療依據便能判斷,無論是為了宗教因素或其他目的的群聚,一旦漠視社交距離,終將成為一場病毒的超級散播活動。倘若我們仍心繫傳統慶典,渴望參與沒有後顧之憂的宗教活動,我們唯一能做的,便是善用常識,讓理性凌駕於信仰與個人利益,發揮自重與助人的悲憫人情。這場與病毒的漫漫長戰,既無法獨善其身,也沒有退路,只能同心協力,兼善天下。
(翻譯/童貴珊)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Not a valid template]↑ 二十年前舉辦的「超大型」大壺節慶典上,當局在恆河與亞穆納河交匯處以十四座浮筒架起臨時橋梁,承載超過六千萬朝聖者與遊客日夜穿梭。(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圖中可看出大壺節的神祕緣起,包括神明與惡魔如何在初期正邪聯手,翻攪海洋,釀製長生不老甘露。(圖片/維基百科共享資源)
[Not a valid template]↑ 前線工作人員在恆河邊為信眾消毒雙手。(圖片/Anushree Fadnavis/達志影像)
[Not a valid template]↑ 信眾於恆河贖罪淨身之際,卻也成為染疫禍源;防護常識先於宗教需求,才能戰勝病毒。(圖片/Danish Siddiqui/達志影像)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