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札記】放「綁」了

撰文/王思熙

學放榜了,照例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照例媒體又是沸沸揚揚。名校排行,各據一方,充塞版面;榜首狀元,照片專訪,累牘長篇。果真「高分在握」,就能「三千寵愛在一身」;果真「名校在望」,就能「光耀門楣,傲視鄉里」。

儘管時代在變,社會也在變,唯獨媒體對大學放榜新聞的報導取向仍然未變,媒體標榜的依然是「名校崇拜」;重視的還是「分數掛帥」。現代人仍然脫離不了舊思維,「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的科舉框架依然屹立,「考高分、進名校」的迷思依然未改。

所謂「教改」,所謂「一綱多本」,所謂提高「升學率」,似乎都在追求排行、擠進名校的「弱肉強食」競逐中,變了質、走了樣,教育的理想性和純潔性不僅沒有實現,一切「向分數看」的結果,反而讓強者愈強,弱者恆弱,這都不是全民所樂意看到。

管子說:「一樹一獲者穀也,一樹十獲者木也,一樹百獲者人也。」、「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樹人育才」的工作,非一年可成,也非十年可獲,而是百年之後才能竟其功。所以國家訂定「教育」政策,必須有遠見、有理想、有耐心、有堅持,切忌炒短線、趕時髦;更不能媚「顏色」、喊口號。

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一個國家的「後市」是否看漲,端看今日教育的「基本盤」是否穩固。所以,與其問「台灣未來的命運」會怎麼樣?倒不如問「台灣現在的教育」是怎麼樣?

古人說:「磐石千里,不為有土;愚民百萬,不為有民。」教育是富民強國的重要手段,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稱教育為「希望工程」的原因。

但教育絕對不能只是用來作為粉飾國家現代化的裝飾品;教育也絕對不能只是表現在追求高量化的升學率;教育更絕對不能只是做為替年輕人大量製造文憑的印刷機。教育應該重視實質人才的培育,重視全方位城鄉的發展,不能獨厚城市,也不能獨薄鄉村,更不能明助強勢家庭,暗壓弱勢族群。

遺憾的是,目前我們的教育只重視數字不重視品質;只重視都市不重視鄉村;只重視強勢不重視弱勢;只重視表象不重視實質;只重視門面不重視內涵。於是政府廣設大學,大開大學之門,於是台灣蕞爾小島,大學密度,世界前茅,新生錄取率直逼九成,大學生的數量直線上升,表面上看,教育成果輝煌;實際上,學生素質低落成了目前高教的隱憂。

媒體是政壇冷暖的溫度計,也是國家何往的風向球。大學放榜日,新聞炒作時,媒體大篇幅突出都市明星學校的優越性,就是大幅度貶低非都會區學校的價值性,暗示著我們現今的教育,不是全人化的健全教育,而是高分取向的偏廢教育。

檢視一下媒體所重視的名校排行榜,我們不難發現:那些名校大都集中在資源豐富、交通便捷、師資充裕、生活無虞的大都會;再探討那些考高分,進名校的學子背景,也會發現他們絕大多數來自中上階層的所謂強勢家庭。他們和弱勢族群家庭的學子相較,起跑點已占盡先機,出發時又提早起跑,但勝負分別卻在同終點線上。這種起跑點的不平等,終點線的假平等,賽前勝負已定,強弱已分,形勢比人強,非都會地區的學子考不了高分,進不了名校,非資質平庸,是資源分配不公;非努力不夠,是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使然。

大都會地區對教育資源的予取予求,本就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條件,而政府對學校教育經費的補助,又明顯向大都會地區傾斜,這種把大部分經費浥注到少數名校的錦上添花作為,對資源匱乏,嗷嗷待哺,處境堪憐的非都會地區學校而言,無異是雪上加霜的動作。

媒體爭相將大都會地區學校高高地捧在手上,偏遠地區的學校卻低低地踩在腳下,於是少數名校被明星化了,而大多數偏遠地區的學校被邊緣化了。而政府為了粧點門面,提出的所謂「五年五百億」雕塑世界卓越大學計畫,其龐大經費,到頭來不是會被少數大都會地區名校「鯨吞蠶食」,就是被政府內定的學校「強取豪奪」,非都會地區學校誰敢爭食?又有誰能爭鋒?

這已不是苦讀就能出頭的時代了,政府助強壓弱的教育政策,讓強者恆強,弱者更弱,這難道是非都會區學子的宿命?難道是偏遠地區弱勢學校注定面對的悲哀?發言權永遠掌握在大都會媒體的手上,誰又聽得到偏遠地區學子的無奈?教育資源分配權也永遠掌握在不知民間疾苦的官員以及大都會名校教授的手上。他們永遠高居學校評鑑委員行列,手操生殺大權,鄙視或忽視非都會地區學校經營的艱難和貢獻,當然不會理會這些學校師生的不平與哀嘆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