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現場】吉隆坡到孟加拉 我的羅興亞朋友們

撰文.攝影/李文傑

慈濟基金會馬來西亞雪隆分會(以下簡稱慈濟)協助處理難民事務長達十二年的我,對難民處境感同身受,近期的羅興亞議題則使我更加渴望去最大的羅興亞難民營一探究竟,而在認識了處理羅興亞難民營事務的阿都拉.拉欣(Abdur Rahim)後,終於得償宿願。

拉欣是負責馬來西亞人道關懷組織(MyCare)跟孟加拉的阿拉馬法茲魯拉基金會(Allama Fazlullah Foundation)合作案的項目總監,目前正在馬來西亞國際伊斯蘭大學修讀博士學位。拉欣是極少數能夠接受這般高等教育的羅興亞人,自小即從緬甸若開邦跟隨父母移民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生活的他,看到自己族群的悲慘宿命,促使他想為族人做些事情。

孟加拉政府嚴格規定進入難民營的外國人須持有特殊許可證,拉欣透過他所服務的基金會名義為我向孟加拉政府申請,終於使我有機會在八月抵達位於孟加拉、緬甸邊界最大的羅興亞難民營庫圖帕隆(Kutupalong)了解實況。

難民營的百萬羅興亞人

就算行前已看過許多難民營影片,不過當我立身於最大難民營,目睹一望無際的帳棚時,依然感到非常震撼。難民營入口區是個市集,拉欣說經營者大部分是早期抵達或持孟加拉證件的羅興亞人。根據孟加拉政府和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UNHCR,以下簡稱聯合國難民署)官方統計,最新難民數約為九十萬人,但非官方統計的難民人數則應超過百萬人。

當地政府與國際援助組織經由兩年來累積的經驗,摸索出一套管理方式:雇用營內難民以工代賑,改善如排水道、橋梁的主要基礎設施,鞏固山坡與種植樹木等工程,並優先安置住在危險地區(容易受水災及山崩影響)的帳棚難民。大量難民被雇用,同時也讓營內的商業活動活躍不已。另外,也設立了伊斯蘭祈禱空間和微型學校。

馬來西亞駐科克斯巴扎爾野戰醫院(Malaysian Field Hospital)的指揮官阿德南博士(Dr.Adnan Bin Abdullah)告訴我,進入難民營必須要由當地人員陪伴,因為難民營裡每一處都非常相似,雜亂無章的建物與錯綜複雜的地形很容易讓人迷路,另外軍警單位更規定所有非羅興亞難民必須趕在下午五點前離開營區。

難民營每年有六到七萬名孕婦,每月則約有五千名新生兒;可能是不幸的婚姻或女性被性侵等原因,造成這裡的孤兒數量竟然高達一萬三千名。坐落難民營入口處的野戰醫院擁有配備齊全的現代化設備,共有五十六名工作人員,大部分病患來自營內各團體的診所轉診,但也有當地就醫的民眾。醫院提供住院病床、外科手術、牙科、綜合科等治療,當地人甚至認為其品質遠比當地醫院來得好。

清晨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市中心一座大廈一樓,雖然距離開業還有一段時間,一群中東、中亞、南亞和非洲等不同地方的難民已經自發性排隊,或蹲或坐著等候,難民當中要數緬甸籍最多,他們正在等待吉隆坡慈濟義診中心(以下簡稱義診中心)開業。

隱身城市角落的難民

十二年前當我著手勘查吉隆坡難民醫療與教育需求的任務時,聽到「難民」這名詞,連自己也懷疑吉隆坡怎麼可能還會有難民營?因為自從九○年代轟動一時的新街場越南難民營關閉之後,馬來西亞照理就不該再有難民了,所以壓根兒都沒有意識到熟悉的鋼筋水泥繁忙城市中,已經入住一群分不出是難民或是非法外籍勞工的群體。他們多數居住在城巿地區,又以吉隆坡、巴生河流域一帶最多。

繁忙商業區如武吉免登(Bukit Bintang)和半山芭(Pudu),大部分聚集的是信奉基督教的緬甸難民欽族(Chin)與克欽族(Kachin),而逗留歷史最久要數來自緬甸西部若開邦的羅興亞人(近三十年),當中也包括緬甸伊斯蘭教徒,聚集於東北部的士拉央(Selayang)和安邦(Ampang)。

難民受限於身分,除了孩子不能獲得正規教育,同時也無法正常受雇,唯有四處躲藏,從事所謂辛苦、危險、骯髒的3D(Difficult, Dangerous, Dirty)工作,或者撿回收物品等,依靠微薄薪資勉強維持生活。因此他們普遍營養不良,另外因為擔心被抓或是付不起醫療費,往往生病了仍不敢貿然求診。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週末早上七點,馬來西亞吉隆坡普渡路上的慈濟義診中心樓下,排滿了等候八點開診的不同國籍的難民。許多難民因身分問題,從前擔心付不出醫療費或被逮捕,往往不敢貿然求診。義診中心設立後,難民們可以安心就診,接受免費的中西醫治療。(攝影/蕭耀華)
[Not a valid template]↑ 最大的羅興亞難民營庫圖帕隆位處孟加拉與緬甸邊界,正值雨季,處處泥濘。難民營的居住條件惡劣,返鄉之路遙遙無期。
[Not a valid template]↑ 慈濟與聯合國難民署合作,為士拉央的和氣難民學校、安邦的合心難民學校以及緬甸難民宗教學校舉辦年度運動會。
[Not a valid template]↑ 唐人街附近的難民與外籍勞工聚集區,後方的大樓廣告顯示著當地的多元國籍。
[Not a valid template]↑ 慈濟與難民署合作的CBI計畫,由志工前往發放現金並加以關懷。不分宗教、種族的援助,及時減輕難民苦痛,也給予難民重生的希望。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