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知錄】龜兔賽跑 兩岸茶交會競合三十年

▲ 攝影/陳弘岱

撰文/潘美玲(經典雜誌文稿召集人)
攝影/顏松柏(經典雜誌攝影)

界是一個武林,武林裡的競賽,常常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二○一四年,中國的《一條》視頻對台灣茶做出大量的報導,意外地捧紅了食養山房的林炳輝(點播率據說突破四百萬),也帶動了一批前來台灣朝聖的大陸文青型觀光客。他到了大陸教授茶學時,享受到如巨星規格般的對待,辦記者會、簽名、見面、拍照,被奉如上師,彷彿三十年前港星來台的風光排場。

兩岸茶的交流歷史

理平頭著素衣,僧人模樣的林炳輝謙遜地說道,自己是因為對上了時機,並沒有被這種殊寵沖昏頭,他分析道:大陸各地對茶的熱愛幾乎到了一種狂熱的地步,應該也是因為中國經濟起飛、社會面臨轉型,透過喝茶可以安慰心靈,讓自己在高速競爭的壓力下獲得喘息。

這一年,或許也是台灣茶人在中國大陸最受歡迎的高峰期。

西湖畔荷葉翩翩、垂柳盈盈,拜老花眼之賜,我清楚地看到遠遠的湖上,白衣船工使勁搖櫓划槳的動作,秋風徐來,一面欣賞著玻璃杯裡悠游水中「亭亭玉立」的龍井茶葉,一面像鯨魚使用鯨鬚濾食般,費力地從齒縫中將茶葉篩開,啜茶入口,鄰座大媽在一旁熱情地力薦:「站著的茶葉,最好!」

湖畔居的露天雅座,早上九點一開張,就有呼朋引眾的大叔大嬸各點一杯平價綠茶(人民幣十八元)打算坐上一天,女性們刺耳的音量,乍聽好像在吵架,其實是開心地聊天,桌上的瓜殼、果皮,一袋袋油亮的滷雞爪、雞翅……,庶民小樂莫過於此。唯一不妙的是,到處都有人抽菸,像霧霾一樣籠罩四周,想躲都躲不掉。

「五○年代,中國喝的是馬虎茶,八○年代才開始重視喝茶文化。過去往醬菜瓶裡丟一把茶葉,從早喝到晚,沒有特定的tea time,張開眼,工作、吃飯都是那一罐。」

阮浩耕是中國歷史最久的茶類雜誌《茶人之家》(一九八二年成立)主編,與台灣茶人接觸頻繁,坐在青藤茶藝館翻開資料,向我細數早期兩岸交流的歷史:一九八七年十月開放大陸探親;翌年台灣茶人吳振鐸、范增平首次前往大陸;一九八九年五月,兩岸關係仍然緊張曖昧不明,相對於今日常態性的交流,很難想像,當時陸羽茶藝文化訪問團必須透過在第三地香港中轉,利用偷跑方式,才順利登陸。

台人鄧時海著《普洱茶》一書,對雲南茶產業產生的巨大影響,至今仍為大陸茶人所津津樂道,因為對普洱茶的脈絡清楚地梳理,將這個原本敗落,不受重視的產業給喚醒。我亦想起五年前,前往雲南易武小鎮採訪的也是一位台灣茶人呂禮臻對復興傳統普洱茶藝的影響。如今易武已從一個泥濘小村,搖身變成富戶眾多的中國茶葉重鎮,他所開發的「真淳雅號」也成為易武普洱韻的代表茶品之一。

一九九三年天仁茗茶總裁李瑞河對中國投入巨資,創辦天福集團,陸續又成立天福茶學院(現改名漳州科技學院)。兩岸融冰之際,台灣的茶農、茶種,陸續西進,在大陸的福建、雲南、貴州各地產製「台式(烏龍)茶」;茶器方面,公道杯及聞香杯的發明,更改變了傳統行茶的方式。

二○○三年三月,台灣知名茶人解致璋在蘇州藝圃舉辦的一場園林茶會,開啟對岸茶席美學的視野。因為飲茶器皿的市場需求,台灣陶藝家陸續進入景德鎮與德化鎮開發茶具,除了帶入雅緻審美觀,也推動了當地產業與技藝培訓,茶器創作者如蔡曉芳、陳景亮等人日漸聲名鵲起……。時至今日,台灣茶人往來兩岸絡驛不絕於途,《茶藝》總編輯羅英銀形容道:「不是已經飛往大陸交流教茶,就是在飛機上還未著陸。」

茶文化在台灣的發展是和緩的,但是來到中國,套句當地話:「發展得『很迅猛』」。文化學者林谷芳分析:「台灣茶文化較溫潤平實,從生活中自然而生,因此自覺性低, 但中國大陸困而學之,反而顯得力道勇猛。」

炒熱每一塊面的茶業市場,台灣人的努力功不可沒,但似乎也快要「船過水無痕」了?

積極學茶的動力

浙江大學茶科所所長王岳飛,二十年前已就茶文化、茶科學與台灣持續交流,他記得一九九七年第一次到訪台灣,兩件事讓他印象深刻:一、台灣怎麼到處都這麼乾淨,二、台灣女性怎麼講話都這麼溫柔文雅。從回憶裡醒轉,馬上話鋒一轉,眉飛色舞地告知我,近年來中國茶產業上的諸多成功數據,從種植面積、年產量到人均消費量,皆是一條又一條往上飛奔的統計線條。「今日中國已經進入一個人人都想學茶的時代。」浙大教室裡初級茶藝培訓班爆滿的學員,證實了他的說法。

七年前在深圳落戶開了一家茶藝培訓班的茶藝師劉星星表示,中國早期的茶藝培訓都是顏值高的年輕女孩,仙味飄飄,泡茶動作誇張,比較像文工團的茶藝宣傳表演。在她十六年的習茶歷程,先是照著一本台灣出版的茶藝書籍自學,在江西參加南昌職業專科考執照,之後從湖南到深圳發展。「過去流行照著台灣老師說法學茶,但近年來中國茶人也各自發展出一套主張,台灣人發明的雙杯品茗,現在已經很少出現在茶席上了。」聲音柔美、氣質溫婉的她,見證了中國茶藝從顛躓學步到健步如飛的年代。

二○一三年習茶人潮最為熱烈,多是為了想考取茶藝師證照,但因市場亂象頻仍,去年一度傳出取消考證制度,之後在網友的呼聲、微博上的熱烈辯論抗議之下,當局恢復考照,但茶藝師已被歸類為(餐廳)基礎服務人員。

兩岸在茶文化的學習,一個溫吞,一個激進。林炳輝觀察到,台灣人喝茶比較偏個人愛好,是一種平常心;大陸人認為喝茶是一種品味,透過學茶可以提升自己,他們對茶很恭敬,台灣卻覺得茶是一件小事(茶,小道也)。

一位往來中國頻繁的茶老師則分析,在中國學茶目的性很明顯,茶藝師證照等於一張「上崗證」,學了茶,日後可以開店或教茶,甚至學了半年就可以被稱老師,學茶為名也為利,有了名,利也跟著來了。中國學生很認真投入,其實也因為他們看到了市場,與茶相關的諸多事物皆富含經濟利益,以茶器皿為例,把一個小小的茶則(舀取茶葉的用具)做好,背後就有十四億的巨大市場等著你收割。

「中國有二十個省,一千多個縣市種茶、產茶,茶在中國雖然仍算小眾市場,但因為中國人口基數實在是太大了,背後有龐大的量體當靠山。」廈門大學教授趙英說。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廈門茶展】― 兩岸指標性茶葉展售會

二○一○年第一屆廈門茶展時,茶的定位仍為「農產品」,二○一七年的茶展,茶已躍升為文化藝術層次,攤位創意無極限,除了規模愈來愈大、茶展在各省遍地開花,亦顯示中國茶葉市場的龐大需求。

策展人廈門會展金泓信展覽公司總經理賴國香表示,從最初的佛寺展逐漸擴展到以茶產業為主,廈門茶展的面積從六千坪擴大到今日六萬三千坪的規模,會展內共可容納一千兩百個攤位。

從早期四處招商,到今日廠商必須排隊等待被審核補位,廈門茶展已經儼然成為全中國茶產業交流主要平台與指標。擺脫了純粹的商業交易,今日的廈門茶展更像一場茶產業的展演,攤位的布置別出心裁,處處展露精緻的茶美學。

相對於中國當地廠商大手筆斥資,在展場內搭出一間間樣品屋般的茶空間,大部分台灣廠商的攤檔則簡易迷你,有人以住「別墅」與住「雅房」來戲稱中國與台灣攤位上的差異。在中國,台灣仍是個品牌,只不過,退到了角落。

茶展中安排了多場論壇,例如「茶館的經營管理」與「茶器、茶席、茶空間的無限美學」等主題,邀請業界專家與談,三個多小時的座談,聽眾聚精會神無人離席,也有遠從新疆、河南前來取經的,學習態度熱忱,顯示茶產業在中國正蓬勃熱烈地推展中。

[Not a valid template]↑ 廈門茶展策展人賴國香,近年主辦的專題性茶業論壇,有助茶產業思想的提升,也區隔出與中國其他兩大茶展(深圳、廣州)的不同之處。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廈門茶展中慈濟靜思茶書院展現脫俗茶席,並與中國茶友互動熱絡。
[Not a valid template]↑ 西湖上的浮雲堂茶書院。
[Not a valid template]↑ 不二人文空間裡展示從民間蒐羅而來的上萬件茶器。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灣新一代年輕茶人陳薇巧在隱竹齋裡研習花道,她勤跑茶山,打破喝茶是老人才做的事,觀念開放不設限,為傳統茶藝帶來清新活力。
[Not a valid template]↑ 北京老舍茶館前隨喜敬奉的茉莉花茶。從一杯解渴的大碗茶到行禮如儀,台灣茶與中國茶的進展拉距,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