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王力平
豔 陽高照的午後,成群的水鳥伸長著牠們的脖子,低頭在溼地裡尋覓食物,準備大快朵頤一番。我靜靜地守候在一旁,帶著望遠鏡和相機,詳細地記錄眼前這富饒生命力的畫面。
在過去,作家或歷史學家通常將溼地描繪成住著魑魅魍魎的瘴癘之地,但現在卻被生態學家認為是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自然環境。除了大面積的溼地植物,如各種紅樹林植物、蘆葦、水蠟燭及各類水生植物,溼地裡最常見的生物就是水鳥了。
由於台灣位於亞熱帶氣候區,與緯度較高的溫、寒帶氣候區相比,冬天有著較為暖和的氣候,所以每年秋天總會吸引許多來自北國的羽翼使者來此過冬。因為牠們的遷徙總是隨氣候的改變而行動,所以人們又稱牠們為「候鳥」。
每到夏日的尾巴,西南季風逐漸減弱之際,水鳥們的先鋒部隊便逐一降臨至台灣,一部分種類的水鳥會停留在此,其他種類則繼續飛向遙遠的南國。沿著亞洲東部海岸遷移的水鳥們,最遠可以飛抵澳洲北部。藉著輕盈的身軀和強韌的羽翼,水鳥可以飛行超過六千公里,橫跨南、北半球。
台灣的溼地可以分為多種不同的類型,例如海岸溼地、河口溼地、湖泊溼地及內陸溼地等。從幾百年前漢人來到台灣開墾後,也跟著出現了水田溼地、埤塘溼地、魚塭等人工溼地。只要擁有豐富的魚類、蝦蟹或貝類,就會吸引成群結隊的水鳥前來覓食,可能數十隻、上百隻,甚至是數千隻,形成壯觀的溼地景色。
水鳥中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鷺鷥,人們習慣統稱牠們為「白鷺鷥」。儘管牠們在分類學上是屬於「鷺科」,卻不是所有的鷺鷥都是白色,也有褐色、灰色等種類,所以白鷺鷥其實並不是完全正確的名稱。除了「鷺科」,還有一群被稱為「」或是「朱鷺」的鳥類,看起來也很像鷺鷥,分類上屬「科」。
近距離觀察黑面琵鷺
「科」鳥類又可以再分成兩大群,一群為,嘴巴像彎刀一樣向下彎曲。另一群是琵鷺,嘴喙長而寬扁,前端還膨大呈飯匙狀,其中「黑面琵鷺」應該是台灣最具知名度的鳥類。
放乾池水後的魚塭可能還棲息著許多小魚、小蝦或貝類,在鷺鷥們的眼中就像是吃到飽的自助餐聽。將車子停在不遠處,靜靜地觀察牠們爭相覓食的情景,為了爭奪食物,牠們經常時而用嘴戳對方,時而張開雙翼嚇唬對方,十分有趣。
為了觀察與拍攝黑面琵鷺,我獨自揹著二十多公斤的攝影器材,走入一片杳無人跡的紅樹林,在泥巴與糾結的樹根中奮力前進,並且在樹縫中搭起偽裝帳棚,等待牠們的現身。
不時拿起望遠鏡巡視遼闊的水面,估計方圓五百公尺內沒有任何水鳥。四個小時後,才有零星幾隻黑面琵鷺出現在前方兩百公尺左右的位置,但是在望遠鏡頭中也只是小小的幾個白點,一小時後這群黑面琵鷺便整群飛離,只好繼續等待。
幾隻高蹺完全沒有察覺到偽裝帳棚,逕自悠閒地漫步。牠們離開後,水面復歸平靜,一陣睡意襲來,說時遲那時快,一群黑面琵鷺突然出現在前方五十公尺以內的水域,完全無視於帳棚的存在。一番驚喜與顫抖中,趕緊操作著相機與望遠鏡頭,記錄牠們美麗的身影。能夠近距離與野生動物面對面相處,大概就是生態攝影最令人著迷的部分吧。
我發現黑面琵鷺擅長運用集體覓食的策略,牠們會一起將嘴喙插入水中,當小魚受到驚擾竄游逃命時,反而提高了掉入其他琵鷺嘴裡的機率。台灣的黑面琵鷺數量已愈來愈多,很難想像牠們曾經在全世界只剩不到三百隻,是面臨滅絕壓力最嚴重的鳥種之一。所幸近幾年在東亞各國的合作之下,設立了許多保護區與相關保育法規,讓黑面琵鷺的數量慢慢地增加,目前全球的數量已增加到四千隻左右,逐漸脫離了原本瀕臨絕種的險境。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成千上萬隻高蹺聚集在水域邊,構成一幅令人驚豔的壯觀畫面。因為橘紅且細長的雙腿,使得牠們又有「紅腿娘子」的美名。
[Not a valid template]↑ 配對完成的赤頸鴨幾乎形影不離,左邊的雌鴨羽毛呈紅褐色,右邊的雄鴨則更為鮮豔繽紛:具有金屬光澤的紅褐色面部、粉橙色胸腔及灰白色的身體。
[Not a valid template]↑ 木麻黃林被鸕的排泄物染成一片雪白,看上去頗具詩意,但實際上卻有著濃厚且難聞的魚腥味。鸕因為全身黝黑,所以又被稱作「烏鬼」。
[Not a valid template]↑ 魚鷹捕捉魚類的瞬間。牠的腳爪呈彎鉤狀,腳趾上有突出的棘刺狀構造,能增加摩擦力,讓溼滑的魚無法脫身。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