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台灣】濁水溪 台灣長河

撰文/林日揚(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攝影/蕭耀華(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流孕育文明,一條淵遠流長的河流,往往是人類文明的孕育者。它就像大地的母親,用源源不絕的活力來滋潤、餵養沿岸的土地與人民,創造出文明的新頁。

濁水溪是台灣的第一大河,流域面積幾乎占了台灣面積的十分之一,在台灣四百多年的開發史中,它就像一位堅強而溫柔的母親,呵護廣大的田園和生生不息的台灣子民,一路陪著先民走過台灣草創時期,再從農業社會走向今日的工商業時代。讓後世子孫能在此安居樂業,代代繁衍下來。

遙想當年,渾沌初開,濁水溪的源頭在合歡山主峰與東峰之間的佐久間鞍部形成,湧現第一波的浪濤,剎那間風起雲湧,山河震撼,浩浩蕩蕩的長河就此奔騰而下,揭開了它波瀾壯闊的一生。

濁水溪從源頭一直到出海口,都是滾滾濁水。下游一帶的居民流傳著兩則濁水傳說,一說是源頭各有一隻金泥鰍與金鴨,金鴨為了捕捉金泥鰍,而金泥鰍為了躲避金鴨,便往水裡的泥沙深處猛鑽,就這樣把溪水弄濁了。

另一說是有一尾巨大的鱸鰻,時常在源頭翻滾打轉,溪水因而混濁不堪。老一輩的人也傳說,濁水溪的溪水若變清,即表示要改朝換代了。據傳,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前夕,濁水溪曾經清澈見底;二○○○年總統大選前,濁水溪也一度變清,而當年選舉結果是政黨輪替。

師範大學地理系教授張瑞津表示:「這些應該只是民間茶餘飯後的傳說,濁水溪的溪水之所以混濁,主要還是地質現象使然。因上游集水區崩塌地多,河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因此長年混濁而被稱為濁水溪。」他補充道,「由於含沙量特別高,不但使得溪水混濁,中、下游也形成了許多沙洲,使得河床逐漸淤高,一遇洪水來襲,常造成流路變遷及河川改道,甚至釀成巨災,在歷史上都有詳細的記載。」

濁水溪上游流經中央山脈,坡度陡峭,加上雨量充沛,水力資源比大甲溪更為豐富,蘊藏量位居全台之首。日本治台之初,即在此規畫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陸續完成濁水、萬大(含霧社) 、大觀(含一廠及二廠) 、明潭、水里及鉅工等八座發電廠,是台灣早年電力最主要的來源。

水力設施穿插其間

大觀一廠是最早興建的,工程最艱鉅,過程也最曲折,為了將濁水溪的溪水引進日月潭,特別在濁水溪中、上游的武界建築水利設施,引水隧道全長十五公里,穿越水社大山,在文武廟附近注入日月潭。

在建廠期間,由於工地遼闊,交通不便,施工器材運輸極為困難,台電便在二水至車埕之間修築鐵路,以利人員及器材出入,這便是現今集集線鐵路的由來。

大觀二廠的副廠長陳俊杰指著半山腰的巨大輸水管告訴我:「大觀二廠是台灣第一座抽蓄式水力電廠,以日月潭為上池,另在上游的峽谷築一水壩,形成下池水庫,利用兩池間的落差及日月潭的流量來發電。」

該廠機械組經理郭建勳做了進一步的說明:「簡單來說,抽蓄式發電,就是利用離峰時間所剩餘的電力,把下池的水抽回到上池。等到白天用電尖峰時間,再把上池的水放流到下池來發電,有效地將水資源反覆循環利用。」因此抽蓄電廠的經濟效益,明顯超過慣常水力電廠。

從大觀二廠以下,短短的水里溪畔匯集了兩座水庫、四座電廠,水里稱得上是台灣水力發電廠最密集的地方。而水里溪在水里西北方匯入濁水溪後,河床大為開闊,已是一條浩浩蕩蕩的大河了。

水里舊名水裡坑,原是窮鄉僻壤之地,集集線鐵路通車之後,因位居鐵路要津,一躍而為交通運輸的樞紐。由於交通順暢,商品交易頻仍,逐漸取代了集集的風光,後來便自集集鎮分出為水里鄉。

一九五一至一九七一年間,是水里外銷木材的黃金時代,主要是台灣光復後採取開放的林業政策。水裡坑位於中央山脈的入口,占地利之便,湧進了大批以林業為生的人口,造就了水里木材業長達二十年的黃金時代。

曾任水里鄉二屆鄉長的陳春東回憶道:「當時水里與木業相關的店家,有近百家之多,大卡車有兩百多輛。各種生意人來往川流不息,十分繁榮,光是旅社與酒家茶室就有三十多家,熱鬧的程度不下台北,因而又有『小台北』之稱。」

在他擔任鄉長任內,水里尚稱繁榮。可是經過二十多年的砍伐,巒大林場幾乎已被砍伐殆盡。到一九八三年他卸任時,便開始沒落了。木材行只剩下六、七家,原本繁華的市街也像一場春夢,一天比一天蕭條。

林清泉過去也是一家木業公司的負責人,全盛時期公司的員工上百人,確實賺了不少錢。可是到景氣反轉直下時,他還是忍痛地收了。如今鋸木廠只剩下一個空殼子,斑駁破落,已閒置十五年了,他還是捨不得將它拆除變賣。

近年來因大環境不佳,水里街上的生意更難做,連最基本的小吃業都門可羅雀。看在陳春東的眼裡很是難過,因為水里的繁華歲月真的已一去不回了。

離水里僅有一站之隔的車埕,是集集支線的終點,也是振昌木業公司的所在地,該公司為林業巨子孫海所創辦。

孫海的長子孫國雄說:「一九五八年,我父親標得丹大林區的伐木權後,便在車埕成立振昌公司,木材都運到車埕的製材廠,生產建築及傢俱用材,規模日益壯大,全盛時期有近千名的員工,整個車埕聚落幾乎成了員工的宿舍,也帶動了地方的繁榮。」

一九七九年他父親過世之後,水里的木材業逐漸沒落,在缺乏原料的情況下,振昌公司被迫停工,偌大的廠房全都閒置廢棄,員工也走了大半,不到幾年已形同一片廢墟。

孫國雄感慨萬千地說道:「在公司最慘澹的那幾年,集集線鐵路也陷入營運的困境,在車埕上下車的幾乎都是公司的老員工,看著他們老邁佝僂的身影,我一直覺得愧對父親和這些老員工,也一直想著如何重振公司往日的榮景。」

一九九一年間政府大力推動社區營造,孫國雄認為是車埕恢復往日榮景的契機,乃結合社區的力量積極參與,並將部分土地廉價賣給日月潭國家風景管理處,由其規畫施工,將原有的鋸木廠、貯木水池及倉庫全部重新裝修改建,成立林業博物館,並利用原有的貯木水池營造庭園山水美景,遍植花卉。

幾年之間,原本荒廢破損的廠房,在孫國雄的悉心經營規畫下,已成為一座典雅清幽的林業園區。每逢星期假日,總會吸引許多遊客來此遊憩,體會當年製材鋸木的情景,還可在木具工廠實地操作,體驗木工製作的樂趣。

談起這段重建、再生的過程,孫國雄難掩心中的興奮。他望著園區裡的遊客說:「看到遊客不斷增加,而且以年輕人居多,我特別感到欣慰,畢竟這些年來的努力有了成果。」

濁水溪上游沖積下來的黏土,流到中游的水里、集集一帶後堆積在兩岸,成了厚重的陶土礦層。由於地質結構特殊,土質純淨,是製陶的上好材料,因此自古以來製陶業即十分發達。傳承至今,水里蛇窯與集集的添興窯仍享有盛名,不但延續了傳統的燒陶技術,並成功地轉型為休閒文化園區,在觀光旅遊界掀起了一陣復古懷舊的氣息。

蛇窯在清代隨著移民進入台灣,此種窯爐是中國南方生產陶瓷所用,在大陸地區稱為「龍窯」,傳到台灣以後卻被稱為「蛇窯」,是台灣早期陶業中最常被使用的窯爐,幾乎遍及全台各地。它的特色是依山建築,窯身頭低尾高,呈長條圓管形,看起來確實像一尾長蛇。

水里蛇窯的主人林國隆說,水里蛇窯是他祖父林江松在民國十六年時所創,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柴燒窯。原本只是一家家庭式的小工場,後來聘請了大陸福州的師傅林榮生來指導,由於實用美觀,產品供不應求,規模逐日擴大,成為當時水里最著名的窯場。

添興窯位於集集鎮田寮里的綠色隧道旁,主人林清河坐在樟樹下,邊喝咖啡邊敘說:「添興窯是我祖母所創,初期只設一座蛇窯,專門產製實用的粗陶器皿及琉璃瓦,因產品精良,業務蒸蒸日上。當時一般窯場仍以人力或獸力處理陶土,我們便購置了大型的練土機,品質因而大幅提升,廣受民眾喜愛。」

他接掌家業後進一步採用電動化的機器設備,以符合現代化之需求。其後因台灣經濟環境大幅變遷,玻璃與塑膠製品氾濫,粗陶漸失競爭力,便轉而開發較有品味的陶藝品,積極建立添興窯的特色。此舉果然奏效,來添興窯玩陶的民眾越來越多,林清河開始設立「陶藝教室」,並將「陶藝之旅」活動納入添興窯的經營項目,引起遊客熱烈的迴響。每逢星期假日,綠色隧道旁的窯場總是擠滿了玩陶及賞陶的遊客。水里、集集二座蛇窯相互輝映,為傳統窯場增添了一分光輝,也為濁水溪畔增添了一份人文氣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濁水溪小檔案】

  • 發源地:合歡山東峰與奇萊連峰間的佐久間鞍部。北緯24度07分22秒;東經121度16分24秒;高度:3,220公尺
  • 主流長度:186.6公里
  • 入海口:彰化縣大城鄉與雲林縣麥寮鄉
  • 主要支流:霧社溪、塔羅灣溪、萬大溪、丹大溪、郡大溪、巒大溪、水里溪、陳有蘭溪、清水溝溪、東埔蚋溪、清水溪、郡坑溪
  • 流域面積:3,156平方公里
  • 平地面積:2,778平方公里
  • 山地面積:378.9平方公里
  • 流經區域:
    彰化縣:大城鄉、竹塘鄉、溪州鄉、二水鄉、田中鎮;
    雲林縣:麥寮鄉、崙背鄉、二崙鄉、西螺鄉、莿桐鄉、林內鄉;
    嘉義縣:阿里山鄉、梅山鄉
    南投縣:竹山鎮、鹿谷鄉、集集鎮、名間鄉、水里鄉、魚池鄉、仁愛鄉、信義鄉。
  • 年降雨量:7,758百萬立方公尺
  • 年逕流量:6,095百萬立方公尺
  • 豐/枯水期:4,754/1,341百萬立方公尺
  • 蓄水設備:明潭、大觀、鉅工、萬大、霧社、濁水、明湖等水庫,以及集集攔河堰。灌溉進水口包括引西圳幹線、濁水線第三、濁水線第二、濁水線斗六大圳、枋寮圳、濁水圳、隆恩圳、番子寮圳、深耕三圳補給、深耕三圳、深耕二圳、深耕一圳、永基三圳、莿子埤圳、八堡圳、同源圳、集集大圳、社子南圳、拔社埔。
  • 氣象:
    台灣西部平原重要氣候分界線,以南為典型熱帶型氣候,以北為亞熱帶氣候。流域內年平均雨量為2,5459公釐,雨季為五月至九月,旱季十月至隔年四月。豐、枯水期流量懸殊,但總流量仍相當豐富。含沙量大,年平均輸沙量6,300萬公噸,高居全島第一,可利用之水資源相當有限。
  • 地形:
    流域地形東高西低,東以中央山脈為界,分水嶺有能高山、大石公山、丹大山、馬博拉斯山等。南接玉山。上游大致為閉塞曲流,多大斷崖及大崩塌地,地形崎嶇而險峻。中游以河階地形及台地為主。下游則多為河谷地形與沖積扇,其扇頂至扇邊長逹四十公里,是台灣最大的沖積扇。
  • 珍稀動植物:
    ● 哺乳類:台灣小葉鼻蝠、台灣蹄鼻蝠、阿里山天鵝絨尖鼠、山羌、台灣黑熊、台灣森鼠、梅花鹿、赤腹松鼠、常鬃山羊、野豬、食蟹猴、台灣獼猴等。
    ● 鳥類:大冠鷲、隼、紅尾伯勞、鉛色水鶇、白尾鴝、紫繡鶇、畫眉、白耳畫眉、藪鳥及喜鵲等。
    ● 魚類:台灣石賓、鯽魚、台灣馬口魚、陳氏鰍鮀、高身小鰾鮈、台灣纓口鰍、灣間爬岩鰍、埔里中華爬岩鰍、中華花鰍、泥鰍、脂鮠、短臀鮠、鯔、棕塘鱧、短吻紅斑吻魚虎、香魚、大肚魚、孔雀魚及吳郭魚等。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為尋找源頭,探勘小組在春陽附近的懸崖峭壁間奮不顧身地攀爬。稍微喘口氣,又得繼續往上攀登,在距離源頭約半個小時的地方是一段陡坡,險象環生。
[Not a valid template]↑ 為減輕交通負載,萬大水庫正在興建橋樑,工程艱鉅。
[Not a valid template]↑ 橫跨在黑黑谷上的吊橋,是信義鄉當地布農族人對外溝通的唯一橋樑,人狗相隨一同過橋,流露出山居生活原始而富人情味的一面。
[Not a valid template]↑ 二水鄉的果農利用八堡圳來灌溉果園,所種植的芭樂年年豐收流。
[Not a valid template]↑ 水里鄉每年的建醮大典,都在濁水溪乾涸的河床上舉行,所搭建的牌樓祭壇,占地廣闊,夜間燈火輝煌,充滿了地方宗教祭典的特色。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1則 留言

  1. morgan 說:

    你們好棒好棒ㄛ!加油!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