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風景】王緒昂 無聲的環境教育哲學

撰文/鄧湘漪(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楊子磊(經典雜誌攝影)

的朋友都在海裡。」頭綁布巾,身著登山鞋、軍綠色大衣,手頂著褐色鋤頭頂端,眼神望向鯉魚山巒間飛翔的朱鸝,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前執行長王緒昂噙著淚水,語調溫潤地說。

黑潮洋流上的瘋人船

一九九八年,王緒昂跟隨海洋作家廖鴻基投入鯨豚生態調查研究,從此跌進這條自赤道經菲律賓、順著台灣東海岸北進的北太平洋暖流。成立十八年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落腳於花蓮美崙,推開基金會木門的牆面上,浮貼著年代與紀事並存的歷史記憶,分隔著組織或任務階段性轉變的圖示,則是象徵太平洋深淺不一的海溝,在陽光下形成海面不同色階的靛藍。

「公民團體很重要,可以此面對極權或自私的無理,所以有了黑潮基金會。從環境教育開始,有了志工之後,也才能投入科學研究。這幾年,更參與議題性的發言,每一個成員都能對正在發生的環境議題表達意見。」王緒昂回應有著溫和派公民團體印記的基金會形象。

黑潮基金會自詡為跨地區組織,打從一開始便不僅只關注地方性議題。然而,因為洋流自東海岸穿越,使得組織後續發展也順勢貼著台灣島嶼東部側面。鯨豚調查、生態解說、漁村田調、漁人口述歷史,以及創造與社會大眾連結的休閒漁業活動,例如引領消費者進入漁獲中盤收購現場、市場小販或海鮮餐廳,親身經歷午餐便當盒裡的魚塊,如何自海洋躍上餐桌。賞鯨活動則是花蓮休閒漁業發展歷程中,獲利最大,但卻也因為保育議題而衝擊論辯最熱烈的浪潮之一。

「漁民不喜歡鯨豚。當漁民以延繩釣捕魚時,鯨豚會吃延繩釣裡的漁獲。對漁民來說,鯨豚是會搶食物的物種。漁民認為東部海域漁獲變少,是因為鯨豚太多,既然數量過多,那就不需要保育了。」黑潮基金會現任執行長張卉君,力圖說明漁民海洋現場經驗上的謬誤。根據基金會研究調查顯示,捕漁法和漁具運用的變化,才是海洋資源枯竭的主要緣由。例如運用流刺網捕魚,魚種混獲情況嚴重,鯨豚因此被誤殺的現象屢見不鮮。然而,對漁民而言,漁具是種耗費巨額資本的資產,所以,即使漁民不全然認同流刺網捕魚法,但受限於投資成本與生產回收間的利益,橫在日常中的生存壓力使得漁民無法放棄,漁民對張卉君說:「你們是會寫字的人,要幫我們將無奈表達出來。」吐露著漁人討海生活的無能為力。

面對台灣漁業政策的晦暗搖擺,漁人們自謀生路地轉化鯨豚捕獵,轉而發展海上賞鯨活動。賞鯨公司招攬、服務著身穿鮮橘色救生衣的旅人,船班密集折返於港口與海心之間,「每一次進出對海豚群就是一次干擾。」王緒昂說。海上賞鯨混融著觀光業利益、海洋生態平衡間的兩難。

站在海洋教育的立場,投入基金會的專、兼職工作者以及志工,也試圖在這難題間尋找雙贏的機會,更理想性的說法,則是追尋與海洋之間的信賴關係,一如建構黑潮基金會人力資源運用的基石:「認識對方、信任夥伴」。在王緒昂的眼裡黑潮基金會由一群瘋子所組成,同在一艘船上為生態環境而努力,王緒昂說:「自然總有一天會被人類毀滅,鯨豚也一定會滅絕,但黑潮基金會是減緩毀滅的力量,這是以樂觀的態度做悲觀的事。」

從老鼠生活到鯨豚歲月

王緒昂並非是個天生鍾情於鯨豚世界的狂熱者,但對於動物卻有著無比的執著與癡迷,「我不能離開動物,動物引領我進森林。我不需要一天吃三餐,飲食習慣跟動物一樣餓了才吃。連兒子取名王誠雲,都是因為我喜歡雲豹,若被雲豹咬死我都甘願。」二○○一年搬到花蓮定居的王緒昂,從小出生成長於鄰近台北市松山機場的眷村,村子裡有兩棵榕樹,「站在樹下看鳥」成了王緒昂與動物間連結的啟蒙。

解嚴前的軍眷家庭與父親形象,總帶著濃稠的歷史喧囂味道,在以威嚴包裹著的權威之中,缺乏安全感、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往往內心世界遭遇著大人無法想像的衝撞,「我父母把我照顧得非常好,但在自由度和獨立性上,卻輕視了我的能力。」王緒昂敘述著家庭生活帶來的壓抑感,以至於童年生活漸漸傾倒至自然懷抱的生命經驗:「小時候我會自己坐公車,去圓山動物園看動物。自然是一種逃離,在家裡不被理解。有語言的人不見得能溝通清楚,而鳥、動物不需要語言。」

為了考研究所,王緒昂的身影沒入了台北南陽街補習班,過著只在晚間現身於車流與斑馬線上的生活,王緒昂戲稱彷如老鼠一般地在夜間活動。一九九六年,王緒昂研究所時期投入蛇類研究,長時間在山林裡觀察、記錄蛇種出沒蹤跡,見著了死亡乾扁的動物骨頭,也細心地拾起收藏,以骨骼為動物說故事。王緒昂與動物交會經歷,起始於帶著理性的數字和樣本,每一隻動物都有個編碼符號,物種編號則牽連著龐大的科學知識。王緒昂認為人與動物間的關係並不僅止於知識,因而企圖尋找比知識更具說服力的互動形式。於是,研究實驗林裡最後一隻編號01289B55的赤尾青竹絲,成為王緒昂的動物世界中,最後一條帶著知識性框架的無足爬蟲類動物。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關注生態的行動者,透過溯溪尋找微觀的原生風景,近身呼吸著青草芳香,讓人重新認識自然事物的細節。(圖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Not a valid template]↑ 德裔藝術家Liina Klauss號召志工於佳樂水淨灘,將海洋垃圾著上色彩。此一行動藝術作品,企圖喚起民眾重視海洋廢棄物的汙染問題。(圖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漁業沒落轉型的處境下,透過漁人的田野調查工作,記錄漁村變化以及漁民的生命歷程。(圖片/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
[Not a valid template]↑ 孩子們凝神望著自手中落下的黃槿花,透過感性的生態解說方式,找回人們與自然間逐漸消逝的情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