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209

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個因為台灣先民多為目不識丁之艱辛藍領而有的價值,在島嶼因地處蠻夷邊陲無法得到中央的關愛下,讀書,就成了改變一生的唯一法門。

但逐漸地,當台灣人突然發現每個人都是大學生後,碩士生就成了白領求職者的基本條件、博士生則多因覓職困難,研究所更面臨到招不到學生的窘境。回歸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停抱怨從家裡修繕的合格水電工之難尋,到踏出家門腳踩的是永遠填不平的馬路坑洞,從個人家庭到國家預算,我們總是付出高額的代價,卻仍得忍受如開發中國家的工程品質。當我們悶悶地打開電視,看到日本的各種「達人」,我們開始覺醒,我們的各行業的達人何在?當我們旅行歐、日,永遠難解為何他鄉異國的柏油路總是平穩無坑?在【藍圖願景】的專題中,我們試著找尋答案,《經典》撰述張子午與攝影安培淂遠赴「百分之二十的進大學,百分之八十的唸技職」的中歐小國奧地利,看他們從家庭、企業到官方如何呵護「師徒制」的落實,於是他們享有已開發國家極低的青年失業率,於是更能保有與傳承高水準的手工藝,樂器的製作就是其中之一。

《經典》對台灣歷史的追溯與爬梳總是不遺餘力,在上期我們刊出藍柏的【福爾摩沙拾遺】後,我們也趁機將近年來的台灣考古發現做一番整理,這也可接續十五年前我們所做的【南島語族】系列一脈。南科考古遺址是分布在台灣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台南園區各個考古遺址的統稱。依據出土文物之特徵,可分為六個文化與十一個分期,所涵蓋的時間縱深:從四千八百年前新石器時代的「大坌坑文化」一直延續到清朝時期的漢人文化。南科如今已是國內最重要的科學園區之一,集合國內最先進的光電、半導體及生物科技業者,年生產營業額已經達六千多億新台幣。但試想十多年前這裡還只是農田、水澤。當開發者一方挾著怪手與挖土機意氣風發準備從古老傳統躍入科學先進行列,同時卻有一批人拿著小鏟、毛刷揮汗搶救差點被機具剷除的無價文化遺產。一個努力超前,另一個拚命顧後,但終於陶石骨角與晶圓光電可以並存,這更值得書寫之事。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