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雜誌》第052期精彩內容

【本期封面】攝影/陳應欽
小膜蓋蕨有著細緻優雅的葉片,如同柔軟羽毛般舒展著自然的韻律之美。它喜歡生長在台灣中海拔潮濕多霧的闊葉森林,這個環境同時也是許多台灣蕨類熱愛的居住地點。

【發現台灣】
大陸漁工
海上淘金夢

撰文/李光欣
攝影/周元楷

為了賺取微薄的工資,大陸漁工棲身在擁擠髒亂的「海上旅館」上,忍受著生活的枯寂和思鄉的煎熬。今年二月,大陸宣布暫停輸出漁工後,因為擔心回家後就不能再出外討生活,漁工們的歸鄉路變得格外漫長。

【我們姓台灣】
感「蕨」島嶼,感「覺」台灣
撰文‧攝影/陳應欽

好山好水、多變氣候與複雜多樣的環境,將台灣調合成熱帶、溫帶、寒帶集聚的蕞爾小島。這座自然學家眼中的生態殿堂,吸引了六百多種蕨類植物的永久定居,其中有六十多種蕨類烙印著台灣特有種的徽章,以最典雅的氣質在台灣各地展現著獨特風華。

【解「毒」亞洲】
被毒品囚禁的靈魂
台灣吸毒者的天人交戰

撰文/王一芝
攝影/王嘉菲

與其說戒毒是一種結果,不如說是一個反覆不斷的掙扎,糾結在生理的渴求與心理的痛悔中。所有吸毒者都想掙脫毒品的束縛,然而他們的掙扎卻是那麼軟弱無力,唯有虔誠信仰和強軔意志,才能幫助他們戰勝毒品的誘惑。

【解「毒」亞洲】
泰國寺廟的另類戒毒
被遺棄的人

撰文.攝影/Alberto Buzzola
翻譯/林金源

毒癮是座牢獄,囚禁了肉體,也囚禁了心靈。探克拉布寺收容了一群深陷毒獄的囚犯,他們在經歷了一段驚心動魄的戒毒之旅後重獲新生;普拉巴南普寺則是一處被人遺忘的終點站,愛滋病末期戒毒者在此找到了臨終的依靠。

【解「毒」亞洲】
深入中國大陸戒毒現場
白色粉末黑色煉獄

撰文/李旭
攝影/鮑利輝

由於雲南境外就是世界主要毒源地「金三角」,與雲南接壤的「三北地區」大量種植罌粟,年產鴉片二千九百多噸,海洛因一百五十至二百噸。雲南首當其衝,飽受毒品侵害,昆明市的戒毒所是中國規模最大,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戒毒中心,十年間,戒毒者高達一萬五千人次。

【自然寫真】
披上彩衣跳曼波
大海中的舞孃──海蛞蝓

撰文/Elisabeth Mauris
翻譯/林金源

披著華麗霓裳的紫邊褐線海麒麟,無視於即將展開的海底彩裝舞會,還顧自在珊瑚間輕姿漫舞。僅管甚少被討論,在海底過著隱密生活的海蛞蝓,習性實在饒富趣味,單憑身上的彩衣就足以讓花園裏的蝸牛眼紅。

【原鄉之祭】
吉貝耍的平埔族西拉雅文化祭
檳榔、米酒、阿立母

撰文‧攝影/王煒昶

吉貝耍平埔族祭拜組零阿立母,保留只用檳榔、米酒的傳統,祭典有一個特殊儀式哮海祭,祭祀渡海時不幸罹難的祖先。祭司張明海以米酒噴灑祀壺,告知祖靈牽曲活動即將開始。地上所鋪之香蕉葉,象徵航行於海上的船隻。

【經典書摘】
楊振寧傳
規範與對稱之美

撰文/江才健
圖片提供/天下文化

五十年代後期,楊振寧已是世界級物理學家,身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科學家,懷抱著對歷史價值的虔誠信仰,楊振寧始終不懈於科學研究的哲學探索,透視近代物理學成就背後的思維,並時時流露出對文化傳統的關心。

【編者的話】撰文/王志宏
【經典人生】調和大地從心地起 撰文/釋證嚴
【經典札記】巨靈 撰文/王思熙
【歷史與未來】傳統 撰文/王孟亮
【杏林筆記】說病人聽得懂得話 撰文/賴其萬
【微塵大千】電與磁的循環相生傳奇 撰文/ 王寶貫
【中國視窗】達摩祖師洞 撰文‧攝影/程建昆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