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導】摩洛哥 北非婦女的柔性革命

撰文/梁瓊丹
攝影/李佳綾、雲林縣紫色姊妹協會

晨,一陣低沉吟唱穿過耳際。

如詩、如歌,夢境中的靈魂猶如初醒,悠長持續迴盪在朦朧間。清真寺高塔的宣禮者提醒眾人放下手邊正在進行的事務,包括睡眠。在大西洋上呼嘯的風聲與召喚聲中,把對真主的仰望吹進了靈魂深處,啟動了一日的開始。

這裡是摩洛哥第一大城達爾貝達(Dar-el-Baida),但是其舊稱卡薩布蘭加(Casa Blanca)則更廣為人知。濱海處高聳矗立著慶祝前任國王六十大壽的哈珊二世清真寺(The Hassan II Mosque),雲霧中的喚拜聲輻射至城市的每一處角落。這個非洲第一、世界第三大的伊斯蘭寺院,有三分之一的部分位於大西洋海面上、填海造陸的位置,紀念過往阿拉的子民從海上來、呼應著真主的寶座在水面。

多元融合的伊斯蘭國度

摩洛哥是北非距離歐洲最近的國家,隔著直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也曾為法國的「保護國」,主要住民是阿拉伯人、以及俗稱柏柏爾(Berber)人的阿瑪希(Amazigh)人後裔。與一般印象的「黑色非洲」不同,這裡面向海洋、匯聚多元:阿拉伯文化、歐洲文化、伊斯蘭信仰以及柏柏爾土地的生命力,與現代思潮交融後在此獨樹一格。

市區裡法式殖民建築樓台、老城區裡窄街迷巷、錯落如火柴盒的白色樓屋、國際化的華廈豪宅、寬廣的濱海林蔭大道,卡薩布蘭加在西班牙語中正是白色房子的意思。

燙口過甜的薄荷茶、早餐不可或缺的咖啡,是常民生活裡混搭的文化遺產。大街上,穿傳統服飾吉拉巴(Jellaba)的女士、著時裝牛仔褲的女孩與我們擦肩而過。儘管咖啡館裡清一色都是男性,女性觀光客則享有特權,眾人吞雲吐霧繚繞於笑談聲間;在卡薩布蘭加,女人開車、在大街行走、參與社會變革、進大學讀書,都不是問題;女性更在一九五六年摩洛哥獨立革命與二○一一年的「阿拉伯之春」期間扮演先鋒與砥柱的要角。

摩洛哥是「阿拉伯之春」後,少數在「溫和伊斯蘭」政治勢力引領下,社會與政局較為穩定的國家,君主立憲的王權依然不可動搖,但其成功推動政治改革,曾經讓公民社會一度振奮。然而革命之後傳統與現代價值的競合,摩洛哥女性似乎有著比過去更為艱鉅的挑戰。

阿拉伯人在第七世紀為北非帶來了伊斯蘭信仰,清真寺成了人口匯聚地的指標。無論是飯店大廳、紀念品販售店、家居民宅,無處不見國王穆罕默德六世的照片高掛牆面,因為國王即政教合一的領導者。離開城市,蜿蜒在山路上,遠方可見「神、國家、國王」幾個阿拉伯文大字猶如刺青般烙印山頭,揭示著信仰確實與俗世合一,即國王具有無上的權威。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摩洛哥國王哈珊二世因夢中真主指示,而修建這座世界第三大的清真寺,提醒教徒禱告的「叫拜樓」更高達兩百一十公尺。
[Not a valid template]↑ 傳統市場裡的大酥餅是摩洛哥人的主食,該國多數人民以在市場進行的買賣維生。(攝影/安培淂)
[Not a valid template]↑ 女性工作需丈夫同意,且常受人非議,與參與採收玫瑰谷生產的玫瑰供製香水之用的所得,讓她們紛紛出外工作,地位也大幅提高。
[Not a valid template]↑ 摩洛哥與歐洲僅隔直布羅陀海峽,然婦女地位卻有如雲泥,如今她們在覺醒,爭取自身權益。(攝影/安培淂)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