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處理每年的第一本《經典》時,總是格外謹慎,我想這是希望予人一個好兆頭的感覺,所以潛意識裏總浮起放一些開朗故事的念頭。國寶魚「櫻花鉤吻鮭」人工復育成功,就是貼切的典型,我們真是迫不及待與讀者分享。
在第六十期《經典》「與瘟疫拔河」一欄目中,我們曾率先披露了河南愛滋村的困境(第六十期〈救救愛滋孤兒〉一文),如今由梁玉芳與陳易誠深入當地,更貼近特寫出河南愛滋村的血淚故事。
我承認,這並不符合原先設定新年期間故事刊登的原則,但事實應該被說明,事實應該被呈現,尤其那些因貧、因無知的官僚體系,而不幸罹病的數百萬村民,以及其無辜無助的下一代,卻遭受如此的命運捉弄,終生絕對會深感忿忿不平。但即使絕望悲情,我們仍可看到一些人性的溫情,誠如作者所言,想想看我們可做些什麼?尤其在新的一年開始。
「比鄰亞洲」是《經典》新年度的系列專欄;當你我生活周遭有著三十萬外勞朋友與我們互動頻繁,當台灣近年於東南亞地區有著大規模的企業投資,當我們每年數以百萬計的旅遊亞洲各地……,《經典》有義務為讀者與這些近鄰們,多開一道窗口。首篇由編輯陳世慧與攝影王嘉菲所合作報導的〈雙面雅加達〉,就是這樣的企圖。
報導需要的是時間,愈長的時間,就愈能沉澱出真理。因此所經營的故事,就孕育著一股濃厚深沉的感情,帶有感情的故事,就能睥睨其他,說服人心。黑明,這位大陸傑出的攝影與文字報導工作者,將他過去五年來在黃土高原、中共革命聖地延安旁的一個小村裏的長期觀察,集結成的〈新窯子記事〉一篇專題,斯土斯民,就這麼鮮活地從他的圖文中刻畫了出來。
閱畢,我不由得思索,這個新窯子的故事不再僅是一個連地圖都沒標示的小村名,其中記載著近數十年來,當地人與土地的故事,或許有失望、有希望、有悲痛、有溫情,但無疑的,這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迎接猴年,我們的結尾符號已改了。
祝福大家 新年快樂!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