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台灣】曾文溪 南瀛第一河

撰文/林日揚(經典雜誌副總編輯)、田哲榮(經典雜誌編輯)
攝影/徐安隆(經典雜誌攝影)

道三號兩旁的風景,正以每小時九十公里的速度,規律而安靜地滑入我們背後的世界。雷雨鋒面在出發的早晨,已經具體化為雨水,重重落在我們南駛的九人座小巴上。

曾文溪是台灣第四長的河流,全長一百三十八點四七公里,流域面積近一千二百平方公里左右,主要支流有後堀溪、菜寮溪、官田溪等。主要流域在嘉義縣及台南縣境內,下游河道是台南縣與台南市的邊界。

依照經濟部水利署的資料,曾文溪發源於阿里山脈的東水山,但並無指明源頭是位於山之北麓的後大埔溪,亦或南麓的特富野溪,我們遂計畫此行,一舉探尋兩個源頭。

小巴在中埔交流道告別國道三號後,轉入「新中橫公路」台十八線,開始一路往東蜿蜒爬坡,森林的氣息漸次自遠方挨近,終將我們吞納其中。

下午三點,終於抵達阿里山鄉的自忠。推開車門,撲身而來的是守候已久的寒風。自忠的海拔高度約二千二百公尺,氣溫卻只有攝氏十二度左右。站在已無人駐守的自忠派出所前面,原本應該可以遙望對面的玉山山脈,可惜雲霧繚繞、填滿山谷,想眺望只得另待時機。

由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負責管理的特富野古道,全長六點三二公里,入口處就在已關閉的自忠派出所旁。整裝過後,大伙循著特富野古道步入山林,打算趁夜幕低垂之前,找到後大埔溪源頭再折返。

步行近二十分鐘後,一條水聲喧嘩的小溪橫流過面前,嚮導王洪川再三比對手上的地圖,確定這裡應該就是後大埔溪上游溪溝。只不過,在地圖上原本位在古道下方的它,經過大雨傾注,源頭已比預期的向上延伸。

天雨路滑,再加上植物蔓生,上溯過程實在超乎預期地不易。儘管走在前頭的嚮導不斷提醒,「重心放前面一點,這些石頭非常滑」,我們還是在布滿苔蘚的岩石、樹根與腐植土上,輪流滑倒、摔得東倒西歪。

溪溝的兩旁,懸鉤子和咬人貓的間歇性游擊攻勢,也未曾停息。當溪溝的垂直落差超過一個人高時,必須拉著溪旁懸鉤子植物的莖才能往上攀爬,若是沒戴手套,手掌肯定被其莖刺扎成「仙人掌」;而誤觸咬人貓的局部皮膚,則是紅腫痛癢一路隨行。

陣陣喘息的同時,雲層已漸散,殘弱的斜陽篩落在通直的柳杉林間。經過將近兩小時的沿溪上溯,終於找到後大埔溪最高之天然湧泉位置,GPS顯示為北緯23度23分42秒、東經120度49分12秒,高度為海拔二千二百七十九公尺。這裡,便是位於東水山北麓的曾文溪源頭了。

經過比對和計算後,嚮導表示此處比地圖上標示之源頭,上移了約莫五百公尺的距離。只見水從石縫之間無聲地滲出,流入陡峭的溪溝中,再向下急切匯聚成嘩然之水。

舊名「兒玉山」的東水山,海拔二千六百一十一公尺,兒玉也是自忠的舊地名,原為了紀念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而命名;一九五七年,蔣介石至兒玉眺望玉山美景時,諭令此地更名為自忠,企圖以抗日名將張自忠之名,蓋過被殖民的歷史。

沿特富野古道溯尋第二源頭

翌日早晨,天候已奇蹟似地好轉,玉山山脈在陽光普照下,輪廓更加立體宏偉。在白耳畫眉忽遠忽近的清亮歌聲伴隨下,我們再度步入特富野古道,朝東水山方向前進,預計於中午前翻過東水山,往南溯尋特富野溪之源。

特富野古道兩旁,盡是筆直、約數層樓高的柳杉,陽光灑落其間,讓人有種置身瑞士山區的錯覺。然而這片人為的樹林美景,其實是日本人計畫性造林的結果,日治之前,此處林相並非如此,這裡曾是大片的紅檜林。

阿里山在日治期間,曾居台灣三大官營林場之首,日人不計艱險地鋪設森林鐵道,將大量品質優良的紅檜和扁柏輸送下山,運回日本。據統計,自一九一二至一九四五年間,日人在阿里山區砍伐的森林面積約為萬餘公頃。今日的特富野古道,正是當年運材鐵道系統水山線的遺跡。若把時間再往前推,這條古道在披上鐵軌之前,曾是特富野鄒族先民往返玉山狩獵的路徑。

在深山鶯一口氣連續十餘個上升音階的發聲練習中,我們岔出古道,往東水山的方向繼續挺進,沿路林相已從杉林轉為箭竹林。在低矮密集的箭竹林中穿行,多數時候,我們必須彎腰九十度才能前進。竹葉上一律沾滿了水,也不知是今晨的露水還是昨夜未乾的雨水,沒戴帽的攝影同仁安隆只能沿路被「洗臉」。

上午十一點半左右,我們已經越過東水山,來到地圖上特富野溪源頭附近。周遭一片寧靜,一點水流的聲音都聽不見。嚮導搔搔頭,反覆地說著「傷腦筋唷!」我們只好再向下搜尋。可能是因為腐植土的厚度增加,路面變得更加鬆軟,踩踏猶如在「海綿蛋糕」上行走;滿地交錯的溼滑樹根,則是必須專注避開的地雷,不小心踩下去就是四腳朝天。

就在眾人大嘆「實在太難找了啦」之際,耳力一流的安隆突然高喊:「有水聲!」我們於是尾隨他的聽力前進,最終在北緯23度27分34秒、東經120度48分49秒,海拔二千四百零四公尺之處,尋得了特富野溪的源頭。只見伏流湧泉從小小的石穴中,慢條斯理地流出來,頭也不抬一下便往更下方流去。

嚮導比對地圖後說,這裡比預測的還要往下移。換句話說,此次溯尋的雙源頭位置均已變異,一條往上延伸,一條向下挪移,在在呼應了世事無常的哲理。就如同這一天清晨出發時還艷陽高照,午后折返途中,遠方卻傳來顫顫的雷鳴。

從特富野部落的「庫巴」(kuba)向下俯瞰,曾文溪上游與南方的伊斯基安娜溪及北方的後大埔溪各自奔流到此,正好在達邦部落的北方匯流,原本就寬闊的河床更形開闊了,河床上布滿崩塌的石塊和土方,加上對岸的「大崩山」光禿禿的山壁,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片乾涸而荒涼的景致,極目四望,山窮水盡。

特富野與達邦是阿里山鄉最接近阿里山脈,也是最接近曾文溪源頭的兩個部落。深山幽壑,林野遍布,地廣人稀,兩個部落的人口加起來還不到七百人,但卻蘊涵了豐富的原住民文化,可說是現存的鄒族文化最具有代表性地方。

「庫巴」是鄒族文化的核心,也是鄒族人心目中最神聖莊嚴的場所,它由原木、黃藤及五節芒搭成,屋頂及二側都種植了鄒族的「神花」木檞蘭,前面的廣場則種有「神樹」赤榕,是部落裡最大、最重要的建築。

在過去,只有大社才能蓋,目前阿里山鄉的七個部落中,只有達邦及特富野還保有,其中又以特富野保存得最為完整。
阿里山鄉鄉長陳明利是土生土長的鄒族人,他說:「用現代的話來說,『庫巴』就是男子聚會所。婦女和小孩都不能進入。每一個男子在完成成人禮後,都要住進會所,接受嚴格的教育訓練,熟悉部落的傳統生活及生命禮俗,以便在經歷訓練後,成為鄒族的勇士。將祖先的教誨,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平時鄒族男子在此聚會,連絡感情;長老則在此排解糾紛,商議部落大事,而部落最重要的祭典──戰祭,也在此舉行。外人來到這兒,很難不被它所吸引,在部落安排的觀光套裝行程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景點。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曾文溪流域及源頭】

曾文溪源於阿里山脈,兩條上游源流分別是東水山南麓的特富野溪,與東水山北麓的後大埔溪。自源頭一路迤邐而下的曾文溪,先後孕育了上游的鄒族文化,以及下游的嘉南沖積平原。中游丘陵水力資源豐富,水庫密集,全台灣最大的曾文水庫坐落其間,其湖面面積達十七平方公里;中下游地區,則有肩負灌溉嘉南平原重責大任的烏山頭水庫。

下游平原是台灣開墾最早的地域之一,人文與自然風光薈萃,不但是台灣王爺信仰的重鎮,更形塑出台灣獨特的鹽分地帶文化。河口的潟湖地形與溼地景觀,興盛了養殖漁業及觀光業,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瀕絕候鳥「黑面琵鷺」都會從中國北方、朝鮮半島至此度冬。

  • 發源地:阿里山山脈的東水山
    後大埔溪:北緯23度23分42秒;東經120度49分12秒高度:2,279公尺
    特富野溪:北緯23度27分34秒;東經120度48分49秒高度:2,404公尺
  • 主流長度:138.47公里
  • 入海口:台南市安南區和台南縣七股鄉之間
  • 主要支流:後堀溪、菜寮溪、官田溪
  • 流域面積:1,176.64平方公里
  • 流經地區:
    嘉義縣:阿里山鄉、番路鄉、大埔鄉
    台南縣:東山鄉、六甲鄉、楠西鄉、玉井鄉、南化鄉、左顉鄉、山上鄉、大內鄉、官田鄉、善化鎮、麻豆鎮、安定鄉、西港鄉、七股鄉、台南市
    高雄縣:那瑪夏鄉
  • 年降雨量:3,111百萬立方公尺
  • 年逕流量:2,361百萬立方公尺
  • 蓄水設施:曾文水庫、鏡面水庫、南化水庫、烏山頭水庫
  • 氣象:屬亞熱帶氣候,年平均溫度約攝氏23度。流域內年平均雨量約2,350公釐,降雨集中在六月到十月,旱季為十一月到隔年五月;豐水期逕流量達2,149百萬立方公尺,枯水期時則為212百萬立方公尺。
  • 地形:上游河床由巨石構成,中游為丘陵及台地地形,下游則是盛產稻米的嘉南沖積平原;因河道蜿蜒曲折且河面狹窄,洪水宣洩緩慢,故自十七世紀以來,共發生過四次重大的河流改道。流域年輸沙量約達2,800萬公噸,入海口附近的七股溼地,乃由海埔地、泥灘地、潮間帶沙洲、魚塭與草澤組成的濕地環境,豐富的浮游生物吸引大量水鳥棲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東水山南麓的特富野溪源頭,海拔二千四百零四公尺,是曾文溪雙源頭中較高者,伏流水自石穴汩汩流出。雷雨鋒面過境後,雙源頭位置均有變異,一條往上延伸,一條向下挪移。
[Not a valid template]↑ 聚會所「庫巴」前舉行的戰祭,是達邦的鄒族每年最盛大的傳統祭典之一。(攝影/黃丁盛)
[Not a valid template]↑ 漁民在曾文溪下游河道,以舊牡蠣殼作為附苗器養殖牡蠣,自古以來養殖漁業始終是七股鄉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Not a valid template]↑ 南部豪雨過後,台南縣佳里鎮的花生農趕忙搶收作物。花生為台灣傳統雜糧作物,曾文溪下游鄉鎮為其主要產地之一。
[Not a valid template]↑ 七股溼地底棲生物豐富,吸引水鳥至此棲息,瀕絕候鳥黑面琵鷺,每年十月至隔年四月,都會自中國北方、朝鮮半島來此度冬。(攝影/彭春夫)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2則 留言

  1. Jonathan 說:

    Teo
    Good Job

  2. nina 說:

    Hi Ted, very nice photos! Looking forwards to seeing more of the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