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Brandon Cole
整裝妥當,我和妻子梅麗莎(Melissa)準備迎接我們在特魯克潟湖(Truk Lagoon)的第一趟水肺潛水(scuba diving),心中洋溢崇敬之情,空氣中也彷彿充塞一股莊嚴的電流。面對大自然,我們總是懷抱著最深的敬意,並且萬分緊張地期待下一次未知的悸動。特魯克潟湖可說是世上最著名的沉船潛水景點,即使梅麗莎和我一同潛遍了世界各地的海域,然而,即將在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熱帶海域度過的這一週,肯定會是一場與記憶中任何經驗都截然不同的探險之旅。
深海下的墳場
我們在特魯克潟湖潛水中心雇了一位名叫羅布的潛水導遊,當小船緩緩駛越這片平穩的海域,他為我們提供了豐富詳盡的環境解說。特魯克潟湖形似手掌,四周被楚克群島(Chuuk Islands,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中的四小國之一)環抱;宛如明信片般旖旎動人的風光,抹不去此區過去被封為「太平洋墳場」(Graveyard of the Pacific)的聳人聲名。
二次大戰期間,特魯克潟湖曾有過腥風血雨、硝煙繚繞的兩日。一九四四年二月十六至十七日,美國海軍發起了代號為「冰雹行動」(Operation Hailstone)的海空突襲。當時,特魯克群島是日本在南太平洋戰區的大本營,日軍以環礁內寧靜的海域做為戰事後方的錨地,在此進行補給與維修任務。空襲發動後,超過六十艘的日本軍艦及商船,以及兩百五十多架的軍機就此沉入海底。部分罹難者的遺體被發現並埋葬,但也有許多始終未能尋獲;對於這些最不幸的亡靈來說,特魯克潟湖之底就是他們永恆的歸處。只是誰料,多年後,竟也是這同一片海底墳場,使得眾多的潛水愛好者趨之若鶩,流連忘返。
當我告訴一位熱愛潛水的好友我將前往特魯克群島,並邀請他同遊,他很有禮貌地拒絕了我。「找我去哪裡潛水都好,」他告訴我,「但是,請別邀我去特魯克。那裡有太多太沉重的歷史了,恐怕我會覺得不太舒服。」我百分之百尊重他的決定。特魯克海底炫麗、迷人和刺激的程度有幾分,它令人傷感、不適的程度就有幾分。對於某些潛水客來說,光是想到要去探訪一個承載著如此沉重悲慘歷史的潛點,就已經讓他們難以消受。
散落在特魯克潟湖底的沉船風景,分布範圍廣達兩百平方公里,其中大部分是巨型貨輪的殘骸。貨輪之外,也有零星的潛水艇以及改裝過的遊輪點綴其中。除了某幾艘船上有少數的瓷器破片、櫥櫃中的瓶罐,以及一些防毒面具曾被調整過位置之外,其餘沉船的樣貌幾乎被完整封存下來,並沒有因為迎合潛水客的來訪而重新擺弄或清理過什麼。這樣的完整性,自然也為來此潛水的意義和冒險度大大加分。
穿梭潛泳在不同的沉船之間,除了飛機、魚雷、坦克,以及未爆炸的地雷等二戰武器,也有許多民生用品,如腳踏車、汽車和各類工具、機械等散落在船艙內外。不過,對於大部分來到此的潛水客而言,最難忘懷的沉船文物,永遠是日軍戰士的軍服破片,以及他們的骨骸。它們是生死存亡的實證,怵目驚心地提醒潛水客這片海域曾有的悲痛。
三不五時,總有潛水客聽見沉船中傳來嘎吱作響或是不住呻吟的聲音,這並不光怪陸離,乃是船體鋼材淹沒在海水中近七十年來,不斷生鏽、劣化所致。這也警醒世人,現今一幕幕的沉船遺跡並不會永久存在,沒有人知道哪一天、哪一刻,哪一艘船將會突然崩解。我潛水生涯中最驚懼的時刻,正是發生在特魯克潟湖底這支「幽靈艦隊」深處。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豪華郵輪改裝成運補艦的平安丸,全長一百五十五公尺,一九四四年開始服役。淪為深海殘骸的它,成為潛水客檢驗潛水技巧的最佳場所。
[Not a valid template]↑ 被鏽蝕的軍用測量儀器,乍看彷如睜大雙眼、控訴戰火無情的人面。
[Not a valid template]↑ 色彩鮮豔的活珊瑚,滿布在長眠海底七十多年的神國丸船面,徹底改變船體外貌,讓它成為一個珊瑚棚。
[Not a valid template]↑ 日邦丸的巨型桅桿,如同龐然十字架,撫慰長眠於此、無法入土的戰士,也不斷提醒潛水客這片海域的歷史與悲情;但不知它何時會被海水鏽蝕殆盡。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