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風綢繆】遷徙承襲 香港華人文化的流放更生

撰文/黃子珊(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黃世澤(經典雜誌攝影)

入夜後的旺角街頭,像一個巨大的電影場景——五光十色的霓虹招牌在城市上空張牙舞爪;玻璃櫥窗映照出神祕路人的剪影;長得像武林高手的燒臘店老闆,眉宇間隱隱有股殺氣。縱然此地治安良好,眼前歌舞昇平,但香港武俠和黑幫片太深入民心,我總忍不住認為,會隨時在街頭遇上一場突如其來的刀光劍影。

「現在黑社會很少了。」香港武術聯會副會長兼義務祕書尹慶源笑著說。不過數十年前,比武倒是家常便飯。「二戰前後,已有武術師父因政治動亂或私人恩怨,流散到香港。」尹慶源掀開武術在香港最傳奇的時代,「不少英國人來拜師,武術由此傳入歐洲各地。」

文革時期,中國禁止武術,奔走南下的武術人才達到高峰,「各門各派到齊,武功最高強的都在這裡了。」初抵香港的師父名副其實赤手空拳,為開拓知名度也好,推廣自身門派也好,不同門派的人馬經常私下「講手」(指徒手較技)。一九五四年,香港發生了一場轟動「武林」的比武。

人人有一個江湖夢

那年春天,白鶴派掌門陳克夫與太極派掌門吳公儀相約擺擂台,民眾議論紛紛。香港報章《新晚報》打鐵趁熱,邀約在報館任職的一位武俠迷寫小說連載。這位武俠迷,正是梁羽生。

小說推出後廣受歡迎,梁羽生一位同事緊隨其後,以筆名「金庸」發表首部作品《書劍恩仇錄》。在物質匱乏的生活中,江湖的恩仇快意,成了市井小民一大娛樂,梁、金兩人正式為新派武俠小說豎立了重要里程碑。七○年代出場的李小龍,迅速「打」進好萊塢,開啟了西方人對東方功夫世界的浪漫想像。小說、電影風行,進一步奠定香港武術文化中心的地位。

目前,全港有五、六百間武館,武術文化還繼續透過香港創作的文字、電影、音樂、漫畫、動漫,影響著世界各地、始終懷有一個江湖夢的人。廣州的黃飛鴻第五代傳人吳智義就表示:「功夫片提高了大眾對武術的認識,現在還是有人因為看了電影來拜師。」

香港電影工業的興盛,其實也是大時代背景下的「因禍得福」。二戰之前,中國電影拍攝因戰亂頻繁,已漸漸轉移至香江。戰後,香港近鄰國家未有拍電影的經濟條件,即使有寥寥幾部,也是當權者的政治宣傳工具。反之,英國人只管做生意,香港社會風氣自由,已故導演張徹曾說:「節奏快、少說教、不受政治干預的香港電影,具備了『起飛』的條件。」

在中國關起門來的三十年中,香港夢工場的齒輪不停轉動,七○年代至九○年代中期,香港電影產量幾乎超越所有西方國家,輸出的電影之多,僅次於美國。透過電視螢幕,香港文化源源不絕走入世界各地的華人家庭。

香港流行工業的成功,既是歷史的機遇,也有賴於它的商港角色,很早就培養了港人的消費和商業概念。九○年代,劉德華、張學友、郭富城、黎明的「四大天王」造星模式,就盡顯港人創意的包裝和市場噱頭。

如今,港產電影與音樂因激烈競爭陷入低谷,但曾經引領整個華人世界的香港流行文化工業,將是永遠令人懷念的神話。

種種人事物在歷史進程中的轉折,的確讓人始料未及。香港於一八四二年至一八九八年全面割讓予英國,原是不平等的強權欺壓,但因其政治、歷史和地理背景,竟在後來保護了在中國幾近支離破碎的傳統文化,以及備受壓迫的知識分子。事實上,每次中國社會動盪,近在咫尺的英屬香港,就成了華人的避難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香港迎來史上最大批華人移民。一九五○年,香港人口已從數十萬暴增至二百多萬。當時雖有邊界管制,但對岸政治與經濟的困窘,以及港府之後的「抵壘政策」(只要抵達香港市區,即可留下),不斷驅使著人民在此後三十年,出盡法寶偷渡香港,老一輩人記得:「很多人抱個籃球就游泳過來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香港華人小檔案】

  • 人口比例:總人口710萬,華人約占93%
  • 宗教:主要為道教和佛教,另有孔教、基督宗教和伊斯蘭教
  • 籍貫:主要來自廣東省的廣府、客家、四邑、潮汕人,另有閩南、江蘇、浙江、上海人等
  • 語言:粵語為主,其次為華語和英語
  • 遷徙歷史:10世紀起已有漢人南遷至香港,其中新界五大家族鄧、彭、侯、文、廖為主要原居民。至1898年英國人租借新界時,當地人口有約10萬。英殖民時期,香港大興土木,吸引珠江三角洲上萬華人來謀生,主要為苦力、小商販、海盜、鴉片煙販等。19世紀中葉起,香港成為苦力貿易港口,人口流動頻繁,但有不少珠江三角地區富裕人家為躲避戰亂,攜眷來港定居。同時,因清政府視海外歸僑為漢奸,部分歸僑遂在香港安頓下來。1901年,香港人口已有28萬。
    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接連爆發後,大量難民逃到香港,1939年,香港接收上百萬名難民。二戰期間,受日人遣返或自願回鄉,1945年香港人口剩60萬。不久,國共內戰爆發,人民又奔湧進港,1950年,香港人口增至230萬。1950年到1980年的偷渡及移民潮,使香港以每10年100萬的人口增長,另有部分因東南亞排華而抵港的華人。80年代至今,大陸人持續移居至港,主要為依親、配偶、投資移民、留學生和專業人士等。80至90年代初,香港出現回歸前的信心危機,大批港人移民外國。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維多利亞港的星光大道,模仿李小龍銅像的姿勢拍照成為遊客指定動作。李小龍對推廣武術與電影貢獻良多,倍受尊崇。
[Not a valid template]↑ 求神問卜亦是香港一景,黃大仙祠旁設有一百多個解籤相命鋪。
[Not a valid template]↑ 香港青年陳嘉燊透過馬寶寶社區農場推廣有機種植,希望抗衡都更爭地,重拾對農業與土地關注。
[Not a valid template]↑ 香港地小人稠,黎洪係無法負擔昂貴房租,被迫與人同租一房分睡上下鋪,即使彼此生活習慣不同,環境擁擠,也只能忍耐。
[Not a valid template]↑ 搶包山是長洲太平清醮的重頭戲,因意外事故停辦二十六年,復辦後已成為當地旅遊號召。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香港開業八十六年的蓮香樓,沿襲著傳統飲茶和點心製作方式。街坊天天到這個老地方、坐在老位子上,邊用茶點邊看報紙。
[Not a valid template]↑ 入夜,青衣島的媽祖神誕廟會人潮洶湧,祝壽花牌、大旗、竹戲棚與摩天大樓的萬家燈火,交織出香港獨特的夜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4則 留言

  1. skywriter 說:

    太多人認為有錢人是帶着錢來的,其實也是錯覺,更多有錢人都是手無寸鐡而來,而一窮二白傷殘的來的國內難胞就多達二百萬,.

    有錢如唐英年,香港的前政務司司長,他們家錢全不能調出來,或許台灣帶走的中國財富更多.唐英年父親來港時,是從美國唸書回來,家當全在中國,49年後沒帶來什麼,先向銀行借錢合伙開廠,但一直生意失敗,直到1969年才成功建立今天的紡織工廠,但對很多人來說,當他們形容香港,都把這些家族形容為1949年帶着資金來港,若你細心翻查史料,許多家族也不是五十年代一來香港便建立工廠,很多都在六十年代找到第一桶金後,才開始創業成功.以至我父親,他們在江蘇是大家族,但他來是卻兩袖清風.

    另外,香港在四九年前也不是什麼也沒有,已有不錯的造鞋造船等工業.

  2. skywriter 說:

    文中提及的現時的電影低谷,我認為是錯覺,香港電影現在才是最燦爛時期,最好的電影都是在這十年間出品,像無間道的水準,像線人,像桃姐,還有許多電影,水準都達到國際水平,我指不僅是故事,是畫面的調度,音樂,剪接演技,流暢及電影感等等,而香港出現的大班演技出色的演員,也是這十年,除發哥,秋生,青云,梁家輝,廖啟智,林家棟,吳鎮宇.

    話太長,請諒.

  3. Kenny Seow 說:

    小檔案中有關遷徙歷史的最後四段,誤接了其他版面的內容。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