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洪銘成(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陳弘岱(經典雜誌攝影)
山嵐依舊氤氳,出發前幾日的颱風,雖未如氣象局說的,「不會那麼客氣」地登陸東部海岸,但沿途仍可見它拂袖而過的痕跡,海水因沖入大量沙土而呈渾濁黃澄色,與稍遠的湛藍不協調地接壤,形成陰陽海的景象。
在蘇花公路上貼壁而行,藉高度之便可清楚地俯瞰整條海岸線,往下是陡崖峭壁,前方是競相攀入雲端的山巔,中間蜿蜒的公路則如束腰般將群山捆繞。
事實上,與其說看到的是條海岸,倒更像是被海淹沒「腳目」的山群,少有平原、丘陵、沙灘或平台等作為緩衝的地帶。這裡所謂的岸,即是我們所站立的山崖,它猶如巍峨的長城牆垣,抵禦著怒濤和氣旋的侵侮。
海崖是東部海岸線最為明顯的特徵,從宜蘭蘇澳至屏東九棚之間,幾乎都是直逼海濱的岩岸景觀,而這段迤邐三百多公里的岩岸,由北而南又可細分成蘇花、花東和大武三段海岸。
「如此分別的原因,在於東部海岸是由中央和海岸山脈兩大山系組成。」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系主任劉瑩三指著牆上的台灣立體圖說,「北段的蘇花和南段的大武海岸是在中央山脈變質岩上發育的,而中段的花東海岸則是海岸山脈的火成岩和沈積岩構成。」
從蘇花公路進入花蓮的海岸山脈後,山勢逐漸往內地退卻,隱入繚繞的雲霧裡,海岸開始挪出了寬廣的海階地。烏石鼻岬角靜靜地凸出海岸,火成岩堆積其上,像焢窯的土塊,在夕陽餘暉下,棕黃中帶著焦黑的色澤,似乎還存在著難以冷卻的熱度。從高山到低地,從斷層到火山,從中央山脈到海岸山脈,隨著車速的增加,我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從一個地殼板塊,跨入了另一個板塊。
如果拿起粉筆,要畫下一條催生台灣島的分界線,可能不是從中對半,而是要稍微偏東畫下。因為這裡是兩個板塊的交界帶,就像XY染色體的相遇,主宰著台灣島的地理性格。
歐亞大陸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在東部海岸地區相互撞擊時,地殼如地毯皺摺般隆起,鑄成了中央山脈的誕生,它除了山勢高聳外,也在其東側形成了一條大斷層帶,這條斷層北起蘇澳,通過花東縱谷,直到九棚外海,東部海岸所見綿延不絕的陡崖,即是這條斷層受侵蝕後,崩壞後退所形成。
然而,東部海岸並非只是中央山脈斷層的獨角戲,遠道而來的海岸山脈也占據了一席之地,劉瑩三說明來由:「到了海岸山脈時,斷崖已較不明顯。因為海岸山脈有許多板塊相互擠壓作用沒入地心後,融化所噴發的火成岩山體,以及環繞四周的沈積岩。」花東海岸的嶺頂、石梯坪、八仙洞和三仙台等地皆可見到團塊狀火成岩組成的海岸,崎嶇嶙峋,如無數隆起的疙瘩。
東部海岸是地殼運動相當活躍的地區,從豐濱以南,常有作為耕地利用的海階地,即是東部海岸不斷上升的明顯證據。劉瑩三一邊拿起書本一邊堆疊說:「這邊的陸地每年約以一公分的速度抬升,原本海邊受到海浪侵蝕的台地和斷崖被抬升後,會形成一個L形,然後新的岩階又再度受到侵蝕,最後就變成了樓梯狀的海階。」
即使在今日,東部海岸的板塊運動仍未停歇,中央山脈每年以零點五到一公分的速度升高,而菲律賓海板塊每年以七公分的速度向歐亞大陸板塊擠壓,這些變動在短期內似乎微不足道,但長期觀之,則支配著人類的生存環境。
活躍的史前文化舞台
外頭晴日,洞穴頂端卻不斷滴下水來,水池的滴答聲如時鐘般規律。一名比丘在洞穴的廟宇裡合掌祭拜,例行性地換上燃盡的香火。海邊轟隆的濤聲從遠處襲來,在岩穴裡不斷地擴大、低迴,彷若一具大海螺。
分散在小山上的八仙洞,原本是海邊的海蝕洞,但經過地形抬升,遠離了海岸成為天然避風處。在台灣的史前時代人類,便是利用這些海蝕洞作為穴居地,或在平坦的海階上生活,因而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考古遺址。八仙洞是目前台灣發現最古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稱之為長濱文化,年代約距今二萬到二萬五千年之久。
東部海岸是台灣史前文化遺址最為豐富與複雜的地區,除了因開發少,保存較完整外,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認為,更為關鍵的因素在於東部是黑潮主流的流經地,「在沒有機械動力的史前時代,人類只能靠季風和洋流在島嶼間移動,而東部海岸與南島系民族之間,在黑潮這條絕佳道路的牽引下,往來絡繹不絕,使得本地史前文化具高度多元性。」
在劉益昌的解說下,腦海裡逐漸構成一幅史前時代的東南洋,它是一個由洋流路線構成的系統,而東部海岸則有如今日的國際出口港,面向太平洋,是台灣與其它南島各民族接觸的軸承。
東部海岸除了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外,在進入新石器時代後,有了更豐富的文化景象出現,主要有花蓮的花崗山文化、海岸山脈的麒麟文化和台東的卑南文化,正好分踞東部海岸的北、中、南部,三者各具特色,也相互影響。
卑南文化是一個大型且富裕的聚落,房舍精美,從台東市的卑南考古現場中,仍可以看見其屋內的地板皆由石板鋪成,井然有序,而且已有室內格局、通道、石梯、石臼和排水溝渠等設施。
卑南文化對墓葬異常地講究,他們會製作各種石板棺為死者下葬,而且使用大量的玉器作為陪葬品,「由此可知,他們已經有生死的觀念、而且可能有社會的階層制度。」劉益昌推論。然而有趣的是,他們雖然喜歡用玉器陪葬,但其所在地卻不產玉。產玉的地方其實在其北方的花蓮花崗山、大坑、鹽寮地區,即花崗山文化的所在。
「花崗山文化很顯然地控制了玉器的生產,在遺址上可發現大量製造玉器的廢料。」劉益昌說明。花崗山文化是一個製作與交易玉器的民族,不論在埔里、宜蘭、金山和台北盆地都可見其玉器的蹤跡,而且還會特別製作給卑南文化作為陪葬用品,兩個文化過從甚密。
位於約今日台東縣成功鎮的麒麟文化,則是在海岸山脈活動的民族,以在海岸階地豎立巨大的面海石而聞名,故又稱巨石文化。
考古學者宋文薰在遺址上曾經發現一間ㄇ字型的石屋,開口朝向海洋,中間除了放置一塊小孩模樣的石塊外,別無其他雜物。
雖然目前對麒麟文化的日常生活研究有限,但從巨石的擺設可推知,「很明顯地,這是一種海洋民族的祭祀儀式,他們的生活與海洋有著密切的關聯才會有如此的行為。」劉益昌表示。
在依賴大自然環境生存的時代,祭祀海洋是濱海民族共同的精神,在新石器時代結束後,東部海岸繼之而起的最大部落——阿美族文化,亦不例外。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東部斷層海岸小檔案】
- 沿岸鄉鎮:宜蘭、花蓮、台東、屏東縣
- 鄉鎮面積:約13,059平方公里
- 海岸線長度:約300公里,占台灣海岸線總長的19.2%
- 地形特徵:東部海岸北起宜蘭蘇澳,南至屏東九棚,主要以斷崖為主要地形。海底地形極端陡峭,離海岸40公里便可遽降到4000公尺左右,不利於沙岸的堆積,故多為岩岸地形。
東部海岸由兩大山系組成,故可見中央山脈東側斷層帶所造就的斷崖海岸,亦可見海岸山脈的火成岩和沈積岩海岸。東部海岸因位於板塊的交接帶,地殼運動相當活躍,使得此區地震頻繁。 - 氣候:東部海岸因面臨太平洋,除了東北季風外,亦常受到海洋性熱帶低氣壓和颱風的襲擾,帶來強風豪雨,侵蝕作用旺盛。
[Not a valid template]↑東部海岸為黑潮必經之地,蘊藏豐碩的洄游魚類,漁民用起重機接駁捕撈上岸的大量漁獲。
[Not a valid template]↑ 八仙洞原為史前人類居住的海蝕洞,經地形抬升後,如今已成廟宇所在。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東市的卑南文化考古現場,遺留豐富的新石器時代文物,是目前台灣發現面積最大的史前文化聚落。[Not a valid template]↑ 花蓮水璉部落的阿美族人傍海為生,每年舉辦海祭感念海神。耆老們向大海祈願後,族人紛紛出海展開夜捕儀式。[Not a valid template]↑ 熱帶斑海豚悠游水中。隨著鯨豚保育意識的提升,東部賞鯨業迅速崛起,成為民眾與海洋生物互動的平台。(圖片/余欣怡)[Not a valid template]↑ 晨曦曙光悄然揭開三仙台八拱橋面紗。東部海岸雖位於後山,但也是面向浩瀚大洋的起點。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