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思熙
「王老師」五一一預言惹出了風波,有人冷潮熱諷;有人直指妖言惑眾;有人怪罪政府姑息養奸,而嗜血成性的台灣媒體則見獵心喜,不論廣電媒體或平面媒體,逮到了獵物,不是生吞活剝,就是快火熱炒,一盤盤添油加醋,各式各樣的「預言」菜色琳琅滿目,一一端上版面,於是「王老師預言」戲碼,演得熱鬧非凡,成為尋常百姓茶餘飯後的助談資料。
隨著時間的流逝,「王老師五一一預言」的戲碼已逐漸被人遺忘了,由媒體快火炒出來的那些「色香有餘,營養不足」的各式「預言」菜色,也一一成為歷史灰燼,灰飛煙滅了。但我們從歷史的灰燼中,得到了怎樣的啟示?如果同樣戲碼再度發生,我們應該如何自處?
老實說,「王老師的預言」不是「王老師」的創見,有關世界末日的預言,時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不是引經據典,言之鑿鑿;就是穿鑿附會,指證歷歷,說他新鮮嘛,一點都不新鮮,但為什麼這一次「王老師」的預言會變得熱鬧滾滾,趣味十足呢?是因為「王老師」的鐵口直斷?還是因為他的預言大家都期待驗證?是因為看好戲的心態「推波助瀾」呢?還是媒介的炒作「興風作浪」?因素錯綜複雜,一言難盡。
其實,在我們的社會裡,「王老師」們所在多有,只是大家不知不察,習以為常罷了!「預言」嘛,不就是預先告訴大家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嗎?如果這個定義可以被接受的話,那麼圍繞在我們生活周遭的預言多如牛毛,「王老師」們的存在就不知凡幾了。
舉凡天氣「預報」,股市「預測」,景氣「預估」,情勢「預判」,體育賽事輸贏「預斷」,政治行情漲跌「預言」,不都是在預告我們未來的情況會如何演變,以及會產生怎樣的結果嗎?
一般而論,可以經得起檢驗的預言、預報,都有其科學或經驗法則作根據,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對某些預報、預測或預告深信不疑,但也有不少的預測、預報或預言,是非科學的,不科學的,或偽科學的,坊間許多預言書籍都屬這類。它們看起來似乎言之鑿鑿,實際上是:羅織事象,牽強附會。這些被羅織的事象,不是年代久遠,無法考證,就是穿鑿附會,指鹿為馬;要不然就是無中生有,以偽為真,或是偷天換日,張冠李戴;或是移花接木,錯把冬瓜當西瓜,「王老師五一一預言」,就是屬於這一類吧!
任何預言,都會宣說「有所本」。「王老師」的預言所本的就是《易經》。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易經》的崇拜似乎與時俱增,許多人把《易經》視為占卜吉凶、破解未來的天書,認為只要讀通《易經》的陰陽變化,能破解《易經》裡的八卦符碼並演繹它,就可以直指天機,預卜吉凶。於是《易經》就成為「神之又神」的天書,「王老師」所本的就是這本中國古老的經書。
《易經》究竟是一本怎樣的書?歷代學者見解不一,有人認為它是一本占卜吉凶的書;有人認為它是一本修學進德的書。千百年來見仁見智,爭論不休,只好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了。但有一點是大家共同承認的,那就是《易經》是一本既神祕又古老,被中國人列為五經之首的經書。
據記載,孔子晚年特別喜歡讀《易經》,經常「居則在席,行則在囊」,也就是說他隨時把《易經》帶在身邊,有空就翻它、讀它,甚至把穿書簡的牛皮繩給磨斷了,可見孔子不僅愛讀《易經》,而且常讀《易經》。
孔子不是主張「敬鬼神而遠之」的嗎?為什麼會偏好這一本占筮的書呢?孔子說:「我讀《易經》不是為了占卜,而是發現這本書裡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性格剛強的人讀它,可以知道如何提防危險;性格柔弱的人讀它,可以讓自己變得堅強;性格狡詐的人讀它;可以去除狡詐之心;有勇無謀的人讀它,可以小心謹慎。」總之,孔子不把《易經》當占筮的書讀,而是把它當一本君子修養德行的書讀。
根據《易傳》的說法:「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可見《易經》中的八卦符爻各種圖象,都是一種象徵性的符號,是古代聖哲,用一種非常質樸與單純的心態,觀天之象,地之法,人之情,物之理,將萬事萬物的共同之理歸納於簡單的陽爻與陰爻兩個符號中,再由陰陽兩種符號,演繹出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象徵理、事、物的變化,其間充滿著物理性、時間性、人情性與事理性,顯示古人了解天地萬事萬物的態度,及萬事萬物生、住、異、滅的思維方式。
所以我們寧可相信《易經》是本進德修業的書,更何況《易經》講究的是「變易」的哲學,既然天地萬物變化不羈,又哪裡能預言或預測呢?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只有把握如今現在最實在。至於諸多的預言,尤其荒誕不經,無跡可尋的預言,聽聽就算了,就不必太認真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