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釋證嚴
常言:「有福即是最美的境界。」而福來自於心,無論是淨土、天堂,還是地獄,都不離心靈境界。唯有心生智慧,方能透徹世間真諦,只是一般人往往無法覺察人間種種的矛盾,所以學道艱難。
佛陀是一位覺者,雖然生於富貴,曾經貴為太子,但是看到生老病死、富貴貧賤,感受到人世間的不平等,毅然放棄富貴投入探討真理,欲了解生命的來源與奧祕,思考如何突破世間觀念、救拔苦難,讓人人平等。
佛陀用心地探究天地萬物,覺悟世間萬物生成不離地、水、火、風因緣相會,在因緣沒有會合前,無一物存在,如我們的身體,本來無形,是源於父母的結合而形成,形成後也是由許多器官組合才得以完整。
天地萬事萬物,從無至有皆是因緣會合所成。道理要用心體會,且相信因與緣,則見他人享受富貴名利,不會執著自己所缺;若得到財富,也不會覺得享樂是理所當然,凡事抱持感恩心,感恩獲得好緣福報,沒有即是擁有。
因此佛教徒重視感「四重恩」──除了父母恩、師長恩之外,還要感眾生恩、天地恩;感恩大地調和,讓我們平安生活,供應滋養身體的資糧;用餐前「當思來處」,不論滴油、粒米、片葉,都是來自於各行業辛苦勞作、四大調和的結果。懂得感恩,就會懂得喜捨,因為一切都是來自眾人的付出,這是佛陀教育的善法。
我們得善法,要行善事,重要的是培養一顆「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大慈──「慈無量」,意思是心量放大,將無量的慈心廣被天下,但願眾生皆能幸福、平安。這一念「慈」能夠在人群發揮,需要「緣無限」,常說「未成佛前,要先結好人緣」,遇人施以愛語,法從口出,幫助他人理解佛陀的智慧,廣結善緣,才能發揮善的影響力度人。諸如佛陀曾經想度化一位貧婆,卻屢遭阻礙,然而貧婆一見阿難就起歡喜心,高興地接受阿難的度化,這是因為他們過去曾結好緣,可見若無結好緣,即使成佛,度人也會有難處。
大悲──「悲無量」,如慈母對子女,永遠都是心寬體諒;菩薩對大地眾生的心也相同,永遠是如此寬厚,承載著眾生的苦。並且要「體無疆」,不分個體、種族、宗教、國界,何處有苦難,救拔的力量就到何處。
現今天下災禍頻仍,我們應學習佛陀「大慈大悲」的胸懷,結合大眾的力量,為人群付出,撫慰受傷的大地,不畏艱辛地救助苦難人,同時啟發他人一念悲心;期以虔誠的祈禱、愛的關懷、悲憫的喜捨,攜手度難關,共創有福的願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