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 / 攝影/劉子正 / 第218期2016.09 【宜居家園】邁向宜居家園 社區轉型 社群崛起 當台灣邁入風險社會,能源議題逃無可逃,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以自家屋頂發電,成為公民發電社群的一員,也期待社區居民跟進。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216期2016.07 【宜居家園】住的適當科技 風生水起好運來 了解住家周遭物理環境,善用小規模、節能、環保、價格適中的適當科技,打造舒適、安全的好房子,也是安度能源危機的解方之一。 0
撰文/陳世慧 / 第217期2016.08 【編者的話】217 三年前,《經典》曾對台灣最遙遠的國境太平島,有過詳實深入的報導。當時在南中國海上往返航行了十天的攝影召集人安培淂,對小島留下「最環保」的印象:「那裡徹底落實垃圾不落地,用過的塑膠清洗後一律回收,廚餘略做處理後成為澆灌菜園的肥料。」但這樣一座永續之島,近日卻陷入權力競逐的漩渦中,頻頻登上國際媒體版面。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215期2016.06 【人文風景】許財 關渡全能解說員 世居關渡的裝潢師傅,沒有學歷背景,卻在開始賞鳥後,彷彿長出了一雙帶領他遨翔的翅膀,成為環境與地方文史的堅定守護者。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214期2016.05 【宜居家園】打造有感的美感教育 時間釀造 美術班小朋友開心塗鴨。滿滿笑容,來自擺脫知識性的單一灌輸,而改以多元開放的刺激探索,台灣下階段的提升,全賴美感教育的落實。 0
撰文/劉怡彣 /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劉子正 / 第213期2016.04 【宜居家園】低排碳通勤 綠色交通健檢 車潮洶湧的關渡大橋,一名通勤族橫出黃色的自行車道,騎單車往回家路上一路悠遊。相較於汽機車,自行車零耗能、低排碳、無空汙,有益環境與健康。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劉子正 / 第212期2016.03 【宜居家園】綠光屋頂 來自太陽的禮物 新店大鵬社區的屋頂農園,寒冬中猶見綠意,無償使用的陽光,建物必備的屋頂,善加利用兩者,種花、種菜也種電,將在能源危機中,闢出新路。 0
撰文/陳世慧 / 攝影/安培淂 / 第211期2016.02 【宜居家園】散落的美感角落 公共空間的新實踐 台南海安路的公共藝術「藍晒圖」移至西門路後,從平面化身3D,與所在的舊司法宿舍群毫無違和。公共空間結合在地元素,美感帶來經濟契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