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國界】希望藍圖 伊朗巴姆三年援建

撰文/徐錫滿
攝影/顏霖沼

開地圖,古稱波斯的伊朗,遠在西亞;回顧歷史,似乎只有過去的絲路,能勉強連結出過去它與遠東彼此流通的證明。

陽曆的春分,正是波斯新年的元旦(二○○七年為三月二十一日),假期吹開了巴姆重建所揚起的漫天塵土,也沖淡了國際社會對伊朗核議題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

就在這一個敏感的時刻,慈濟志工團隊,走進伊朗,踏上巴姆(Bam)土地,再度送上新年賀禮,所送的不再是三年前應急所需的二千五百噸大米,這一次送上的,是五所百年不倒的新學校。

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的地震造成巴姆(Bam)超過七成以上的房屋倒塌,三年多後,陸續有銀行及消防局等公共大樓完成重建,但街上仍有許多房子只蓋到一半,一樓是完整的,二樓以上部分只有鋼筋向上挺立外露。屋主都向我們表示,以後有錢了,再繼續往上蓋。這也成了巴姆都市重建的特殊景象。

按照各國地震重建的經驗來說,巴姆重建的速度略顯緩慢,但對一個遠在伊朗南方的觀光小鎮而言,相對來說已經是用盡了所有的力氣了。任教於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波斯文的伊朗人顧朋(Mahmud Qurbani),多次隨著志工回到伊朗巴姆,他表示,房子重建慢是個人的事,巴姆重建慢是政府的事,伊朗人民不習慣要求政府,而政府也沒經驗主動去解決這樣的大災難。

走進了巴姆,就像走進一個灰色世界,街道依舊在,建物已全非,地震就像在地表上突然塌陷出一個大黑洞。把在地上的人群往黑洞中心吸去,如今地震過去了,一堆人掉入無底的黑洞失去了生命,有一堆受傷的人辛苦地從黑洞邊緣掙扎上來,但卻有更多的人被吸引前來,尋找生存的機會。

空氣混濁、交通紊亂,正是重建的陣痛症狀,巴姆變成一座鉛色的大工地。回顧三年前的巴姆,都市裡磚瓦滿地、廢墟林立,如今,巴姆人重拾起倒落的磚瓦,展開重建,廢墟變成了工地,整個都市熱絡往來的不再是旅客商人,而是滿載鋼筋水泥的卡車與外地前來謀生的工人,他們搖身一變成為重建巴姆的重要推手;都市帶著鐵青色的面容,踩踏著緩慢的重建腳步,所揚起的滿天沙塵,就像從黑洞中不時輕嘆、喘息出對過往的哀傷。

在慈濟援建的阿達巴(Adab)小學斜對面,巴姆市消防局也新建運作,四十人的編制,嚴格說起來不足以應付大型的災害,消防局長哈密德(Hamid Khakpur)表示,未來如果再度發生類似的大災難,不但人員不足,技術上也無法勝任,希望能與其他單位合作,從事消防救難的課程訓練或演練。

巴姆市不大,約是台灣鄉間小鎮般的大小,街道如棋盤般縱橫,整個巴姆市除了消防局前的緊急紅綠燈號誌外,就只有一個路口裝有紅綠燈號誌,主要縱橫交錯的街道,都以圓環銜接,圓環附近的大空間,在地震後,變成日常生活最大交易市場,買賣商品,招募工人。

活著的古城

在圓環賣菜的馬帝說,地震後巴姆突然多了很多外地人來工作,他只能靠賣菜維生。過去他本來開雜貨店,但店毀了,才剛還完貸款,沒有多餘的能力去蓋房子,至今還跟太太與兩個孩子住在貨櫃屋中,而地震帶走了一切,如今,只能過一天算一天了。

馬帝每天早上開車至五十公里外,批了茴萫及菠菜來賣,但一整天下來,幾乎沒有賣出去,這些菜一公斤約新台幣十元,生意好的話,一天可賺約四、五百元新台幣,勉強維持一家三口的開銷。

就在圓環不遠處的法塔米耶(Fatamieh)女子高級中學,也是慈濟援建的學校之一,校長莫娜娃(Monavar Abbas Pow)在三年前我們遇到她時,曾見她放下穆斯林女性保守的態度,大聲地為受災師生向官員們據理力爭,如今她的同事、學生早已住入新房,而她自己一家六口,仍住在改裝的簡易屋中,在地震時,莫娜娃沒有為了自己向人伸手要過東西,尤其是文化古城的巴姆人,把尊嚴看得更高,如今其他人都接受了援助,房子也陸續完成,他們卻還只能住在簡易屋中。

在另一個街道上,我們再度看到當地知名的民宿旅館「阿克巴旅店」,也正進行重建中。二千年的古城毀了,很多人不再看好巴姆的觀光產業,但老闆阿克巴卻不這麼認為,他說:「巴姆古城(Arg-e-Bam)是一種概念,一種心靈的存在,就像巴姆是一個具體的精神,不只是一個城市而已,所以我覺得巴姆還是活著的,既然它是活著的,我們就要樂觀以對。」他接著說:「一個城市就如同一個人一樣,老了之後,臉上多了些皺紋,可是它有精神、有活力, 讓它的心靈方面看起來是很健康的,說不定它看起來比一個年輕人更美麗,我覺得如今巴姆就是一個上了年紀卻仍充滿活力的希望城市。」

巴姆像座大工廠,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整容換裝的大手術。重建進度似乎不快,也急煞了所有關心的人,巴姆人自己解嘲地說,就是因為災難規模太大,大家沒有這樣的經驗,好比角力比賽一般,在台下的觀眾常覺得台上的選手該怎麼推怎麼拉才對,但輪到你自己親自上了台,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巴姆重建進行式

巴姆消防局局長哈密德特別指出,二千年來也沒發生過這樣的大地震,也沒有必要去蓋特別堅固的房子,過去蓋房子堆疊的是未燒熟的生磚,加上隨便焊接鐵架而成,也因此造成了慘重傷亡;地震後,政府不但對重建有嚴格管制,高度更不能超過十公尺,對於建材也有特別的要求。

旅館的老闆阿克巴目前正在重建旅館,他自己整天待在工地裡監工,他表示,現在自己蓋房子,更著重基礎,樓板使用的材料上也選用較輕的材質,過去的建築方式,就像一個人的腿太細,無法負荷過重的體重,現在減輕了身體的重量,更注重加強雙腿的穩固。

阿克巴的旅館,目前用簡易屋搭成了簡易的民宿,這些年來,他的簡易民宿,依舊招待著絡繹不絕前來關心巴姆的外國旅客。兒子默哈瑪則表示,另一邊空地,等以後有錢要擴大旅館規模,變成一個全球性的旅館。

「我只能算是個投資者,投資這個城市,讓它變更美麗讓人們更喜歡它。我覺得重建巴姆的最好方式就是蓋旅館,重新發展觀光業。」阿克巴忘懷傷痛,放眼在未來。默哈瑪也說:「我們重建旅館服務旅客,為世界做了一些事,也希望全世界一起來幫助巴姆重建。」

因為地震,巴姆也產生了一些新興的景觀與現象,像是貨櫃商店,就成了都市街道的新風格。緣於過去各方援助,巴姆湧進了無數的貨櫃,如今,這些棄用的貨櫃,轉而成為簡易的商店,商家不必花錢再蓋新店面,而貨櫃屋也提供安全與便利的使用空間。

甚至在大市場還沒有重建完成前,巴姆人聚集了許多的貨櫃,營造出一個以貨櫃為特色的貨櫃夜市,讓夜市變成一個具有紀念性的消費中心。

在街頭替人蓋商店的鐵匠納瑟爾,皮膚被巴姆的太陽曬得黝黑,他來自北方的德黑蘭,因巴姆工作機會多,且薪水較高,便前來謀職。德黑蘭工資約是一個月六千多塊台幣,在巴姆一個月卻有九千塊新台幣,南方觀光小城的薪資竟然超越北方大首都,這也是都市重建所產生的另一個奇特現象。

莫娜娃的先生,有空時便在工地監工,他特意在選材上,把鋼筋加大加粗,住屋樓板不再用上厚重的泥塊或磚瓦,而改用空心磚及保麗龍。

伊朗近幾年來通貨膨漲嚴重,建材更是供不應求,在巴姆市場有不成文的預期心理,就是下個月的貨就要比這個月的貴,明年的工資就要比今年的高。
所以愈晚開工重建,所需負擔的成本也愈高,這又是地震都市重建中所衍生出的另一個現象。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巴姆地震災情及希望工程現況】

2003年伊朗巴姆地震災情:

  • 逾43,000人死亡,30,000人受傷
  • 70%的房屋倒塌,75,000人無家可歸
  • 90%的學校毀損,114所學校、758間教室需要重建

伊朗巴姆慈濟希望工程:

  • 所在位置:伊朗卡曼 (Kerman)省巴姆市
  • 學校數量:四所女子中學(其中一所為教育部辦公室)、一所男子小學
  • 受惠學生:2000人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中東獨有的「風塔」原只見於公共建築。慈濟援建學校亦隨俗加蓋,它除有增加對流、冷卻空氣等功能,也成了學生的休憩場所。
[Not a valid template]↑ 總是「走在最前,做到最後」的慈濟志工,長達三年的持續關懷,即使言語不通、信仰不同,也能拉近和伊朗學童的距離,以笑容融化一切隔閡。
[Not a valid template]↑ 學校圍牆外,城市正重建;而牆內,學童們也不畏烈日飛沙,依然苦讀不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5則 留言

  1. chia chia 說:

    您好

    卲老師的作品創作極符合我目前負責之公共藝術一案的作品需求. 是否能提供連絡之方式至我的email.我在她的網站上遍尋不著她的連絡方式’感恩!

  2. chia chia 說:

    您好

    卲老師的作品創作極符合我目前負責之公共藝術一案的作品需求. 是否能提供連絡之方式至我的email.我在她的網站上遍尋不著她的連絡方式’感恩!

  3. Zoe 說:

    喜年來,

    你可以直接和邵婷如聯絡啊
    還有,她是婷如,不是庭如喔!

    阿柔依

  4. admin 說:

    喜年來,您好:

    關於邵婷如的文章確實刊登在第105期的「【人間大學】親手捏塑的人生藝術 陶藝家邵婷如」一文中。但基於著作權考量,部分外稿文章及圖片不會在網站中刊登,敬請見諒。

    另外,您在留言中提及的電話和email資料,因個人資料保護原則,已先行刪除。

  5. 喜年來 說:

    我想看

    藝術家 邵庭如專訪介紹 友人告知在
    經典雜誌 105期 2007.04
    但沒找到
    請惠予協助

    謝謝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