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蕭耀華(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當車子越過台北、桃園縣界,低矮的山巒、蜿蜒的溪流開始在三峽、大溪一帶映入眼簾,此時,台三線也擺脫了其他道路的牽扯糾纏,連同綠底白字心形狀的省道標誌,也一併鮮明了起來。
在此之前,大隱於大台北地區的台三線,至少涵蓋了七條以上的道路;但礙於道路管理的分工,直轄市不設省道標誌,除了道路維修人員外,絕大多數的人,或許每天行經,甚至在某次遊行集會中靜坐其上,卻不見得知道,輪下或足下行走的,就是公路局省道編號第三的台三線。
以行政院的大門前為起點,台三線在繁華台北城,先後化名為大家所熟悉的忠孝西路、中華路、和平西路等;一路往南經華江橋跨新店溪後,又以文化路、四川路等名字,搖身一變為台北縣板橋市的主要幹道,以中央路貫穿全土城市。
然而不管怎麼稱呼,全長四百三十八點七公里的台三線,長度在省道中名列第三,僅次於台九與台一線;從起點台北到終點屏東,經過的縣市鄉鎮近乎五十個,堪與台一線媲美。
但台三線要是僅能以「長」和「多」取勝的話,就不足以稱之為有特色了。事實上,台三線與其他道路最大的不同,還在於獨特的地理位置。拿和它同是南北縱貫道路的台一線比較,當後者離開大台北地區的新莊、三重等地,沿著平坦的西部平原,暢行無阻時,台三線卻自台北盆地的西南側穿出後,選擇爬上爬下,轉進中央山脈以西的淺山區,穿梭在高山與平原之間、人口稀少的丘陵地。
「台三線最初修闢的目的,正是為了促進內山偏遠鄉鎮的經濟。」前公路總局局長嚴啟昌,今年高齡八十一歲;任內一手主導台三線拓寬案的他表示,早在民國七十四年,該案剛提出時,還曾因經建會質疑此路的拓寬不符合經濟效益,而慘遭攔阻;幸好在他以「只要交通建設得好,自然會帶動地方繁榮」為由,力排眾議下,一路以來不管是天然地形、或在人為擴建過程中率皆崎嶇的台三線,才得以過關斬將,終以原計畫進行。
然而就像嚴前局長所說,遠在拓寬案定案前,台三線不管是北、中、南等路段,雖地處偏遠,卻已有大大小小、規模不一的現成道路。這些道路的形成,除了和所有道路的雛形一樣,常是基於地方物資與人員運輸的需求而產生的之外,與其他道路最為迴異的是,原來台三線早年的諸多路段,竟有不少是為了軍事用途而鋪設!
「習慣了啦!我們從小就跟這些灰撲撲的軍營,還有藏在地底下的彈藥庫住在一起。」曾新蔘是桃園縣在地文史研究學會的成員,對於龍潭這種全台罕見、軍事基地高度集中的現象,他見怪不怪之餘,也表示︰「我想一來是龍潭屬於桃園台地的一部分,地勢較高、鄰近台北,有居高臨下、衛戍首都的功能;二來是龍潭地廣人稀,土地取得容易,所以,才有這麼多的軍事設施集中在一起。」
不過龍潭地區籠罩在台三線上的軍事氛圍,還不只是道路兩旁的機關而已;包括道路本身,很多當過兵的人都知道,早年連接中壢到豐原、也就是在這裡被稱為中豐公路的台三線,即是一條始建於日本時代的戰備道。
「從作戰的角度而言,台三線是所謂的『最後確保線』;也就是說,當敵軍從海上登陸後,一定會往東邊進犯、壓迫,這時,要是位於平原的台一線被炸毀,深處內地的台三線,就成了唯一能承擔重任,提供戰車行走的機動道路了。一位不願具名的國防部軍官解釋道。
因其如此,台三線做為一條軍事用道,早在清代末葉(一八七四年左右),沈葆楨因「開山撫番」之需,便已開闢了幾條軍用道路;在那之後,誠如前述,日本人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為防範台一線遭美軍轟炸,癱瘓陸路補給線,於是興建了中豐公路。
而除了中、北部的中豐公路外,日軍同時也在南部雲林、嘉義之間的台三線上,建造另一條「澐密戰道」;這個戰略構想,在光復後,更被老總統蔣介石發揮得淋漓盡致,不僅曾將重兵,由北而南駐紮在台三線上,從至今矗立在澐密戰道旁的紀念碑可知,民國五十年後,重新修闢的澐密戰道,海拔高達八百公尺的地理位置,沿途森林密布,使形勢更為隱密險要,不但可駐防十萬大軍,更可俯瞰護衛整個嘉南平原。
茶與樟腦的產業之路
但有趣的是,至少在今天的龍潭,很多軍事基地的周圍,剛好都鄰近或正對茶園。鉛灰色的兵營與油綠的茶山相映成趣,卻也流露著肅殺與素樸的奇異對比。
當地作家馮輝岳在小說《一種玩笑》裡,有過如下的描述:「成群結隊的士兵扛著火箭筒聚集在附近的茶園,砲彈隨即轟隆隆地在對面山下掀起一陣煙硝……。」馮輝岳描寫的,正是龍潭的兩大特色——軍隊與茶園。山丘綿延的地形,一方面讓龍潭兼具掩護與攻擊的戰略功能,另一方面,也讓龍潭的郊野,一度在採茶的季節山歌響遍;不但家家戶戶或多或少都從事與茶有關的工作,茶葉的收入,更曾高達全鄉農業總收入的八成。
龍潭鄉鄉民代表徐俊榮說,龍潭之所以成為茶鄉,原因不外就是「適合」。
「最適合種茶的溫度,大概介於攝氏十二到二十八度之間,年雨量不得低於八十到一百英寸;年初的早晨最好有霧;土壤最好富含有機質……」本身家族也經營茶葉生意的徐俊榮侃侃而談,「而這些,都是位處丘陵,土壤排水良好的龍潭所具備的。」
基於同樣的條件,不只是在桃園縣,離開大溪、龍潭兩鄉鎮後,循台三線繼續往前走,包括新竹縣的北埔、峨眉,苗栗縣的頭份,南投縣的名間,乃至嘉義縣的竹崎,只要在某個轉彎處,閃進更小的縣道、鄉道、或不知名小徑,往更深處的山林走去,一片又一片碧綠於山坡上的茶園,就展現在眼前。
「茶、糖,與樟腦,是一八六○至一八九五年間,台灣的三大出口品。」學者林滿紅在其《茶、糖、樟腦業與台灣之社會經濟變遷》一書裡,詳細地記載了這幾項經濟作物對台灣曾有的重大影響,「其出口值,占同時期全台出口總值的百分之九十四。」其中茶的主要產地,對照該書,幾乎是沿著今天台三線的中北部丘陵路段而展開;產業的運輸需求,促使地方聯絡道路初步形成,終成今日台三線的前身;而產業所累積的記憶——種茶、採茶、炒茶,一切與茶有關的生活,也在時間的發酵下,終於錘鍊成最寶貴的文化資產。
時至今日,在文化產業觀念的興起、政府大力的推動下,除了大家熟悉的五月桐花節外,以茶、飲食與客家文化為中心,桃竹苗一帶圍繞著台三線的客家聚落,等同於帶狀的「客家生態文化經濟走廊」。
每到週末假日,一輛又一輛的遊覽車,載滿了四面八方來此旅遊的人潮。頭戴斗笠、身穿蓑衣、口唱山歌的採茶姑娘雖不復見,並為機器所取代,但勤儉樸實、熱情好客的精神,卻依然充滿這些客家鄉村。
龍潭的「龍泉茶」、北埔的「椪風茶」,以及峨眉的「東方美人茶」(其實皆指「白毫烏龍茶」),吸引各方人士前來品茗,絡繹不絕;客家美食的誘惑,則往往是請君入甕,吸引人認識客家文化最好的媒介;而當他們漫步在規模或大或小的「老街」上時,即使對歷史不盡熟悉,也還是能感受到那一股思古之幽情。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台三線小檔案】
- 位置:北起台北市行政院,南迄屏東市;行經台北縣、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台中市、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縣、屏東縣、屏東市等台灣西部山區近五十個鄉鎮。
- 長度:438.7公里(根據終點省道標誌)
- 別稱:內山縱貫公路
- 工程紀要:各路段早在光復前,即以規模不一的形式存在;但全線拓寬為四線道,還要到民國七十三年行政院將之列入十四項重大建設後。
- 特色:中北部路段早年為茶與樟腦之產業道路,也是客籍漢人墾拓時,與原住民頻生衝突的「漢番交界線」。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 從空中俯瞰苗栗縣獅潭鄉,最能了解台三線所經之處的地形特色。在高山與平原之間,台三線兩側的鄉鎮,先天地形雖限制了開發,卻保留了最原始美麗的風景。(攝影/齊柏林)
[Not a valid template] ↑ 為紀念九二一,位於光復國中原址的地震博物館,特別保留了災難原貌。
[Not a valid template] ↑ 台三線豐原路段,火車高架橋橫錯其上,熱鬧的傳統市場聚集其旁陳列著台灣內山富裕的農產。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