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攝影/Adrien Vautier/Le Pictorium
二○二一年八月十五日,塔利班重奪政權。阿富汗首都喀布爾(Kabul)被侵占三個半月後,當家新政權卻有些束手無策,接踵而至的公共衛生與經濟癱瘓,層出不窮的內憂外患引發信任危機,迫使這個酋長國陷落崩潰深淵;而女性與小孩,是首當其衝被犧牲的對象。
對當地女性而言,被迫面對一個壓制女性的仇女政權,是這段連綿二十年戰禍的最大浩劫之一。那些曾經不畏伊斯蘭基礎教義派而勇於走上街頭的年輕女權分子,愈來愈少;原來蜂擁奔向阿富汗首都的女學生,如今紛紛棄城逃離。
比謊言更可怕的諾言
所有中學已於九月中旬重新開學,但塔利班只准男生上學。當權者說,他們需要一些時間來重建對女學生有助益的教育環境。除了北方寥寥可數的幾間學校獲准全面性開放男女學生,其他數以千萬的阿富汗年輕女性至今仍被拒於中學門外。雖然美國的占領與日以繼夜的暴力行為對某部分人是夢魘,但這個西方大國去年八月底的驟然離去,卻也把二十年來好不容易爭取與積累的女性權益,一併終結得蕩然無存。
二○二一年八月十七日,幾位阿富汗女性創造了歷史:開國以來首次有女性示威遊行,公然反對新政權。「我們知道這麼做簡直是虎口拔牙,但我們別無選擇,終究得突破恐懼,冒險找一條出路。」二十四歲的女權活躍分子蘇妲芭說。自謀叛分子發動攻勢侵入阿富汗後,她所服務的印度公司宣告倒閉,她也隨之失業。
與二十年前相比,今天的阿富汗女性,不可同日而語,她們不僅受教育,而且影響力十足。拜行動電話、網路與社群媒體所賜,她們得以發起活動,將所面臨的掙扎與實況散播至世界各地。此外,這場示威遊行也希望鼓舞女性朋友勇於挺身而出,抵抗不公政權。只是,塔利班耍狠時毫不手軟,不惜動用激烈手段來壓制女性的反對聲浪。
十二月底前,塔利班已下令嚴禁司機單獨載送女性超過七十二公里的遠途車程,除非身邊有男性親屬陪同。所有女性必須遵守「伊斯蘭頭巾」法令,只不過,關於頭巾定義至今仍不明確,若按近期的說辭,指的便是塔利班從一九九六年至二○○一年便已強制實施、覆蓋全身僅露雙眼的罩袍,抑或這二十年來已約定俗成的頭巾文化。塔利班還禁止在車上聽音樂。這一系列新禁令其實都屬原有規範的加強版,包括剝奪阿富汗境內許多區域的十二歲以上女學生的受教權益、禁播任何出現女性畫面的電視節目。
這是葉思曼妮的日常新生活。十六歲的她,午後準時到巷子盡頭一間小屋報到,小屋邊界有兩面陶土牆隔絕,屋內約莫十五個同齡女生齊聚一堂,席地而坐,面對白板和老師。「親愛的同學,我們今天要學乘法。」三十四歲的馬立安對學生說明後,拿起麥克筆便開始授課。幾個月前,這樣的場合再尋常不過,但在塔利班控管下,此情此景絕對是顛覆威權的勇敢之舉。伊斯蘭主義回鍋當道,明文禁止女生上學,但擊不倒少女們好學的堅毅精神,她們在最快的時間內,自立自強,不惜觸禁犯令,暗地裡偷偷延續學習。其實,新的國家主人算收斂了,回顧當初掌政時火力全開的仇女實況,女性連就業都被禁。雖然如此,對數百萬阿富汗女性——尤其是定居都會與受教育的年輕女性而言,塔利班的捲土重來,仍是一場不折不扣的災難。
美國與塔利班於二○二○年二月在卡達(Qatar)恢復談判,依據之前訪問卡達首都杜哈(Doha)的歐盟代表所達成的共識與要求,華府會促請阿富汗新政權保障女學生的受教權。這段期間正好是許多國家的中學開學日。塔利班官方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允諾,現階段尚未獲准上學的女學生有望於春季期間,恢復上學。但這番誓言聽在從事教育工作十五年的瑪莉安耳中,卻是膽戰心驚的警訊,她指出:「他們如果真想讓女生上學,自然會讓女校和男校一樣保持開放。但現實是,一邊關閉女校,一邊卻以延後開學為由來掩人耳目,那意味著塔利班根本在玩兩面手法。」瑪莉安也是兩個女兒的母親,她並未坐以待斃,而是鋌而走險,開放自己的家,讓學齡女生到她家裡私下上課,她說,即便艱難險阻,「仍夢想一個不一樣的阿富汗。」
翻譯/童貴珊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阿富汗地圖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銀行前排隊提款的居民,一天限領兩百美元,以防市民擠兌出境。
[Not a valid template]↑ 塔利班邀請當地與國際媒體出席一場促進女性受教權的會議,一群支持保守教義的女性受邀出席。
[Not a valid template]↑ 喀布爾的甘地夫人兒童醫院內的早產病房;數百萬兒童可能死於嚴重營養不良。阿富汗的糧食短缺或人道救援之崩潰速度,比預期快而一發不可收拾。
[Not a valid template]↑ 流離失所的農民因旱災與戰亂,一度窮得要賣子賣腎才能讓自己與家庭成員苟延殘喘活下去;走投無路下,集體逃亡至赫拉特城,搭起帳篷,等待人道救援。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