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汪漢澄
圖片提供/麥田出版社
人都喜歡聽故事,卻未必喜歡讀書。這很奇怪,因為所有的書都在說故事,差別只在於說的是什麼故事。這讓我想到,故事由誰來說,還有怎麼說,可能也很重要。
醫學看似一種比較嚴肅的學問,醫師的著作,要不然就是艱深的研究成果發表,要不然就是把專業寫得「老嫗能解」的醫普。這兩類著作當然都有相當的價值,但在學習以至於鑽研醫學時,我發現其實到處都是精采的故事,等著有人來說。這些故事講給醫學的專家或學生來聽,想必別有會心,但就算是外行人聽著,應該也會覺得有益有趣。
我寫這本書,就是希望擔當這麼一個說故事人的角色。
藝術家與他們的病
我們觀賞美術史上那些偉大藝術家的作品,感動於他們生命力的旺盛,創造力之豐富,有時會因此而忘記,藝術家也是血肉之軀,免不了會生病。歷史上許許多多的藝術家們,都曾經為疾病所苦,被疾病影響到他們的人生,甚至被疾病扭曲了他們的感官,因而影響到整個創作的風格。
西班牙的大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 Goya,1746-1828),是浪漫時期的巨擘,被認為是古典與近代風格轉換的代表性大師。戈雅早年的作品,風格明亮歡快,色彩鮮豔,像是早期的代表作《陽傘》(The Parasal,1776),就表現出一種風和日麗、無憂無慮的嬉戲氛圍。
大約從一七九三年開始,戈雅的畫逐漸地走上晦暗消沉的風格。他的作品,不論在人物、社會,以及政治的層面上,都變得越來越黑暗憂鬱。他的一幅政治批判作品《一八○八年五月三日》(El tre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1814),描繪在拿破崙大軍入侵西班牙時,反抗的平民被法軍槍決的場景,血腥的畫面中呈現出非比尋常的驚懼、憤慨,與不可置信的情緒。同期的另外兩張代表作《巨人》(The Colossus,1810)與《克諾斯》(Cronus,1820),也都表現著同樣的陰暗、激憤,與絕望。戈雅的前後畫風轉變非常明顯,以至於後世的藝術學者們,把他在後期的許多畫作,稱為「黑暗繪畫」(Black Paintings)。
戈雅先前在西班牙的事業與聲望一帆風順,如日中天,陸續被任命為皇家學院院長,以及最高階的宮廷畫家,可是卻在一七九三年生了一場大病。疾病的症狀包括腹痛、頭痛、眩暈、耳鳴、聽覺喪失、部分視力喪失,以及右手無力等等。在此之後,戈雅的生活品質大幅衰退,並且逐漸產生憂鬱、間歇的幻覺,以及意識混亂的現象。
對於戈雅的這場災難,史上並無正式的醫學紀錄留存,因此也沒有真正的診斷。但由臨床上的表現看來,必然是神經系統的疾病無疑,它的症狀如此的複雜而多樣化,引起後世醫學家的諸多揣測。其中一種猜測,是當時並不罕見的「神經性梅毒」(neurosyphilis)。戈雅在年輕時,似乎感染過梅毒。梅毒在急性期過後,有可能在看似沉寂一段長時間之後,才侵犯到腦部,成為持續惡化的神經性梅毒,這在病理上是說得通的。
另外一種想法,跟戈雅的職業有關。戈雅是畫師,作畫量極大,自然會接觸到大量的顏料。當時繪畫用的顏料,大部分都含有鉛,每天把玩這些顏料的宮廷畫師戈雅,極有可能得到鉛中毒,鉛中毒會造成廣泛性的中樞與周邊神經傷害。
除了神經性梅毒跟鉛中毒之外,對於戈雅的神祕疾病,後世的醫學家還有其他幾種可能的診斷,例如腦幹部的中風、腦幹腦炎、自體免疫疾病「小柳—原田氏症」(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等等,不一而足。
不管真正的病因為何,戈雅的怪病,對他此後的人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一方面是他從此就經常為身體狀況所苦,鬱鬱寡歡,二方面是他的畫風丕變,比起之前的畫作,黑暗深沉得多。
然而,後世對戈雅後期的「黑暗繪畫」的興趣與評價,不僅不遜於、甚至還超過他早期那些歡樂明亮的作品。戈雅的身心折磨,似乎不僅沒有傷害到他的藝術表現,反而增加了作品的深度與廣度,把他在大師之路上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