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彭啟明(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創辦人及總經理)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台灣是一座氣象博物館,中央山脈狹長高聳的地形,造就特殊的天氣及降雨特性,如果以下雨型態區分,春雨為每年三、四月,五、六月是梅雨,七到九月是夏季或颱風雨,九到十月是秋雨,十二至隔年二月是冬雨。
大氣的環流經過地形,會在各縣市有許多小區域環境的變化。例如台灣的秋雨和冬雨呈現北高南低、東高西低,以東部的花蓮來說,秋雨和東雨約占全年的三成,北部的秋雨和冬雨約占全年的16%,中南部僅占5%,幾乎沒有秋雨和冬雨,是每年的乾旱期。
春雨仍以北部為主,大約占兩成,東部占12%,中南部仍較少,仍占約4%到7%。梅雨則是以中南部降雨為較多,約占全年的三成,僅次於夏季的颱風或午後熱對流(將近五到六成)。
颱風則是全台灣幾乎都有雨,但每場颱風事件因為登陸點的不同,受到地形阻擋而差異很大,而午後雷陣雨則是夏季常有形態,但每年的變異程度和颱風相同,但多以西半部靠山區為主。
區域性乾旱頻率增加
統計氣象局觀測站資料,台灣平地的年平均降雨量為二二○七毫米,已經是高出多數國家的年雨量數值,照理應該不會缺水,但特殊的地形,水流得快也留不住,加上東西南北在季節分布雨勢的差異,並未有太多新增的儲存空間留住上天給我們得天獨厚的雨勢,因此區域性的乾旱幾乎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次。
若夏季的降雨不足,到冬春則幾乎水庫見底,就很容易發生乾旱,這在每年水利操作的過程當中都常遇到,但有時候很幸運地來一場及時雨,就像棒球中九局下半一支全壘打的逆轉勝,把乾旱解除,過去幾年常常如此幸運。
反聖嬰造成後天失調
二○二○年少雨,是紀錄上的第七名少雨紀錄,台灣的溫度也破最高紀錄,高溫少雨的原因主要是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偏強,在不同時期的的高壓外圍環流壟罩,也讓台灣長期受到高壓影響,溫度偏高,降雨也顯著偏少。
此外,赤道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偏冷,弱反聖嬰現象從去年下半年發展,持續到今年上半年。通常反聖嬰現象出現,夏天氣溫容易較高,冬天容易較冷,隔年的春雨比較少。颱風不來的先天不足,反聖嬰現象造成的後天失調,是這次西半部面臨乾旱的主因。
這樣的趨勢不是只有台灣才這樣,是整個東亞區域環流的異常,非任何台灣本地因素所造成的,是一種區域環流異常的現象。
而這樣的乾旱,和氣候變遷有關係嗎?過去的統計資料顯示,在二○○○年以前,大約每九至十三年就會遇上一次乾旱,但在二○○○年之後,每兩三年就會遇上一次,主要是春雨和梅雨很不穩定,台灣附近的氣候特性確實因為全球暖化下的氣候變遷,正走向旱象常常發生的窘境。
許多研究探討,如果根據目前排碳量的情境,在本世紀末、二一○○年起,春季和夏季將比現在提早一個月開始,秋季和冬季大概會各晚半個月到來,這會導致二十二世紀夏季長達半年,冬天將只有兩個月,台灣未來的降雨恐怕將面臨很大挑戰。
水資源管理需新做法
乾旱早就是全世界面臨的問題,二○一一年聯合國氣象組織(WMO)乾旱政策高層會議的最終宣言指出:在全球氣候變遷之下,乾旱頻率、強度和時間有可能增加,大部分國家缺乏有效的乾旱管理和積極的乾旱災害防禦政策。
聯合國建議國家乾旱管理政策,採取六項指導原則:重在災前防禦、強化區域觀測合作、提高公眾意識、輔以經濟手段、建立應急救災、納入發展規畫。
也建議從這次的事件中,大家需要來擬定最壞情境,參考國際策略,重新省思強化水資源的風險管理策略,積極以行動帶動全民珍惜水資源,一起共度今年及未來可能的難關。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日月潭的水位不斷探底,大竹湖步道附近湖底裸露,淤泥龜裂處甚至長出青草,變成「日月潭大草原」的超現實場景。
[Not a valid template]↑ 高雄鳳山水資源中心再生水廠是全台第一個再生水廠,在現今更形重要。(攝影/黃世澤)
[Not a valid template]↑ 曾文水庫利用枯水期加強清淤工作,為豐水期的蓄水做好準備。
[Not a valid template]↑ 水稻田本應青綠,卻因為乾旱棄作而一片光禿。少數農人為了持續耕作,只能使用地下水灌溉。
[Not a valid template]↑ 苗栗縣三灣鄉的永和山水庫南側,因為蓄水持續下探,讓長年淹沒庫底的古厝、伯公廟及永安橋等遺跡「重見天日」。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