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台灣】人人住得起的未來 台灣社會住宅下一步

撰文/陳芛薇(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劉子正(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出台北市圓山捷運站,步行幾分鐘即可到明倫社會住宅,建築物以粉色調的藍、黃、紅三色組成,明亮溫暖。寬廣的中庭旁有即將招生的幼兒園、社福空間,拾階而上,二樓廊道鋪上紅色跑道。

明倫社宅三房型三萬六千元到四萬零五百元的租金引起熱議,輿論認為租金過高,不符照顧國民居住需求的初衷。然而抽籤截止後,申請者仍是遠超過提供的戶數,反映社會住宅供不應求。

其一源自目前的社宅量遠遠不足,二則反映台灣民間購屋及租屋的大不易。

望房市而興嘆,促成社宅興起

一九八九年的無殼蝸牛運動要求政府打房,然而三十年過去,房價所得比卻從當年抗議的八.五八倍,到二○一九年的近十四倍,形同要「十四年不吃不喝才能在台北買房。」合理居住愈來愈難實現。

台灣都市房價高不可攀,來自政策一方面希望住者有其屋、鼓勵國民買房,一方面卻又持市場萬能論,而非加以管控,都讓房價高速飆漲。

台灣持有房屋的地價稅、房屋稅都低(台灣地價稅僅是美國的十分之一),讓房子成為極佳的投資標的。據財政部資料,全國約六百八十一萬個家庭持有房子,約38%家庭持有兩房以上,十戶以上的則有千分之四.四。

過度市場導向的房地產、不健康的民間租屋市場,都解釋了為何每當社宅開放申請時,都成為搶手的居住選擇。

僧多粥少的社宅

但社宅量遠遠不足需求量,仍是重要關鍵。

據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去年十月統計資料,全台社會住宅存量近一萬七千戶(未加入包租代管),不到全台灣住宅總量的千分之二。不僅無法與香港、荷蘭的30%相比擬,連與日韓的5、6%都有一大段差距。

存量遠遠不足,來自台灣遲至二○一○年才開始推動,連晚發展的韓國都比台灣早了二十多年,「我們像十歲的小學生,歐陸社會卻已經是一百多歲的人瑞了。」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形容。

「台灣錯過了經濟好的一九九○年代。」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黃麗玲分析。同時高度都市化也讓找地日益困難。

在僧多粥少下,社宅照顧了最需要的人嗎?

相較各國推動社會住宅初期,都是以照顧弱勢者為主,隨著社宅量增加,才放寬入住資格,台灣卻是在開始即將收入條件訂定在50%以下,從無收入到年收一百四、五十萬元都可申請。「這就像只有一、兩桌菜,卻邀請數百、數千人來吃飯。」呂秉怡比喻。

這源自台灣現今面臨的居住問題更加嚴峻,「現在社會窮的不只弱勢者,也包含年輕人,高齡化同時更加嚴重。要照顧的群體更多,國家資源卻比以前更少。」黃麗玲分析。

除了入住資格寬鬆,弱勢比例也多限制在三成,希望社宅不被當成貧民區抗議,得以順利興建。然而當社宅未來達到二十萬戶,也只能照顧六萬多戶的弱勢者,遠遠不足全台灣三十幾萬戶的弱勢家戶。

「美國是housing first,先把人安置好、身心安頓,再談社會救助。社宅應該是種社會救助網。」黃麗玲強調,居住安穩對弱勢者格外重要,「現在應該不太有社宅汙名化問題。」推動社宅誕生的倡議團體提醒,花費最多資金興建的社宅,應逐步釋出更多比例給最需要照顧的群體。至於年輕人或非真正弱勢者的居住問題,應以其他政策解決。

如何從昂貴到物美價廉?

社宅未能大量建造,也與社宅的高興建成本有關。「社宅對很多地方政府來說,財政負擔大,且相對吃力不討好,因此傾向蓋幾棟地標式建築,表示有做了,而非蓋更多。台北雖然被罵很多,但是也做很多。」OURs都市改革組織祕書長彭揚凱分析。

「台灣剛開始蓋社宅,想要翻轉負面印象,而蓋得很好,無可厚非。然而未來若要快速建更大量,應該朝向物美價廉的方式。」彭揚凱建議。

儘管追求社宅財務自償是種務實作法,然而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也強調,社宅就如捷運、長照政策,也屬社福政策一環,需要資源補貼,難以達到完全財務自償。「韓國在經濟危機時,社宅也沒有減少,要以社會保護網去想這個問題。」黃麗玲呼籲。

除了蓋社宅,若未來政府能加以適度調高房屋持有成本,讓囤房者變少,也改善租屋市場,將會有更多人得以覓得理想住所。黃麗玲強調,「社宅的推出證明居住問題有辦法處理,不應該半途而廢。」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社宅「示範」的新居住可能

「這些年我們推動社會住宅是基於人,不只是蓋房子,住只是最基本的。」彭揚凱強調,特別台灣的社宅設定為中繼宅,能否結合社福與就業系統,在住戶入住期間,改變住戶社經狀況,也很重要。

儘管台灣社宅因發展得十分晚,有許多問題尚須克服,然而也擅加利用了後進者優勢,吸取各國教訓,採納優點,讓社宅長出了只在台灣盛開的花,如結合社區公共空間的托幼、長照、社福、活動設施、停車場等,讓社宅不只是一座住宅,也是城市居民的公共空間。

「我們的公共住宅有一定設計風格,還有公共空間品質,讓公共住宅有一定面貌,發揮公共精神。這是建築師、負責公務員還有專業者的貢獻,像場集體創作。」黃麗玲稱許。

「希望住戶離開社宅後,仍可以延續社宅的居住文化到別處。」台北市都發局副局長羅世譽表示。

此外走入社區的公共藝術、青年創新計畫,都是台灣社宅本土的創新發展,除了加強社宅內居民的連結,同時也拉近了社宅與社區、城市的關係。

「公共藝術計畫與青創計畫就像在泡菜罈中加入了酵母,讓其自然發酵。」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執行長熊鵬翥說。法規規定公共建物興建經費中的1%應拿來設置公共藝術,帝門基金會承接合併興隆、健康、東明等台北市五座社宅的公共藝術計畫《藝居──家的進行式》。

除了一般熟悉的永久性藝術創作,也創新地加入了藝術活動、藝術家駐點。住在健康社宅後面的徐光濱、陳麗珠參與了《居住履歷》與《織為家》,作品被永久保留在健康住宅壁面上,也對這社宅有了更強的認同感。青年社宅的Lucia則將藝術家指導製作的發酵康寧茶,送給久未連絡的高中同學,重新有了連結。

「我們把城市當作一個基地對待,也希望讓藝術走入社區,讓住戶儘管身在暫時性的住家,仍能開始產生對家的認同。」熊鵬翥說。

社宅,既是現在進行式,也是未來進行式;除了是居住議題,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各種居住的可能。

[Not a valid template]↑ 豐富的公共藝術妝點了社宅。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藝居-家的進行式》,除了常見的永久設置作品,如島生棲所創作的《翩翩》,藉由藝術,增加居民的認同感。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桃園目前建有一千兩百戶社宅,緊追在雙北之後。緊鄰大片農田的桃園八德一號社宅位於城鄉交界處,中籤率約三成。
[Not a valid template]↑ 住於丹麥哥本哈根的強諾曼(左),儘管失業,但靠政府補助一萬五千元克朗(近七萬元台幣),入住共同住宅,得以享有與大多數人無異的居住環境。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北明倫社宅有寬廣中庭、太陽能發電,設計新穎,加上處於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吸引許多人申請承租,然而以財務自償原則下訂定的高租金也引發熱議。
[Not a valid template]↑ 包租代管也是衝刺社宅量的方式。小兒麻痺症者楊先生住在台北透天厝一樓,由崔媽媽基金會協助覓得,陳設簡單,但已優於先前租屋處。
[Not a valid template]↑ 社宅除了是住宅,也結合了公共或社福空間。如桃園八德一號社宅樓下由路得啟智學員經營餐廳。
[Not a valid template]↑ 黃士倫以都市田園青創計畫申請入住青年社宅,也參與公共藝術活動《家庭發酵室》工作坊,用採集植物製作康普茶。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