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島.人】種珊瑚的人 復育與療癒之路

撰文/吳佳珍(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張皓然(經典雜誌特約攝影)

!珊瑚摸起來軟軟的耶!」「牠吸住我的手,黏黏的!」七月第三個週末,位在東北角、新北市海洋資源復育園區的「珊瑚小學堂」活動中,不時傳出陣陣驚呼聲,上從七十歲阿公、下至兩歲女娃,四十幾個大小朋友都是生平頭一遭見到活生生的珊瑚。

「那個軟軟的是珊瑚的觸手,會分泌黏液來保持溼潤或捕食,但牠的骨頭很硬喔!」站在室內培育池邊、帶著民眾與珊瑚進行第一次接觸的,是台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副教授識名信也。初步介紹珊瑚的身世背景及生存危機後,識名信也的實驗室團隊開始教學員動手「種珊瑚」。

利用珊瑚無性生殖的特性,讓民眾將珊瑚剪成五公分長、黏上培育基座,再放進仿海底環境的培育池中,即完成第一階段作業。就好比打造育嬰房,等珊瑚「登大人」之後,循序漸進移植到室外培育池,最後回到大海原鄉。

以軸孔珊瑚來說,在培育池內一年存活率達八、九成,而且生長快速,一年約長十公分,六個月可看到成效。「但是軸孔珊瑚對於環境變化較敏感,當水溫上升就容易白化。」識名信也緩緩地說明。

不仔細聽或許不會發現,識名信也的中文有著些許日本腔。三十九歲的他,十年前帶妻小舉家來台,追隨海洋大學校長張清風研究珊瑚,正式踏入珊瑚的世界。然而,此前他已在魚類養殖及生殖領域鑽研了九年半、拿到博士學位,令人想不透他為何轉向珊瑚。

為了珊瑚從日本追來台灣

識名信也來自沖繩縣石垣島,小時候常去海邊露營。「國小四年級的暑假,哥哥帶我去浮潛,那是我人生第一次看到珊瑚、還有好多生物,印象很深!」立志要當海洋生物學家的他,一九九八高二那年,當他潛入常去的海域時,他嚇到了,「珊瑚整片都變白了!」

原來,一九九八那年不僅石垣島,全球都因為海水異常升溫,導致大規模珊瑚白化、甚至死亡。親眼目睹生態巨變,識名信也於是決定將來要專攻珊瑚。考上東京海洋大學時,不巧研究珊瑚的教授剛退休,他就先學習魚類,直到後來看到張清風的論文,並回想初心,才輾轉來台,開啟這十年與珊瑚朝夕相處的研究生涯。

珊瑚礁就像「海中的熱帶雨林」,由各種樹枝形、柱形、石頭形的珊瑚,共同組成一個多層次的3D立體空間,作為提供海洋生物棲息、覓食及避敵的場所。珊瑚礁雖然只占海洋總面積的0.1%,卻有近四分之一、約五萬種生物生活在珊瑚礁生態系中,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高的生態系之一。

受益於珊瑚礁的,還有人類。分布在陸地邊緣的珊瑚礁,本身就是天然防波堤,可將波浪能量減少97%、浪高降低84%,使沿海居民免受災害。珊瑚礁生態系更為全球漁業、觀光及醫藥帶來可觀的經濟價值,每年可創造三千億至四千億美元效益,影響超過五億人的生計。就算一輩子都不會接觸到珊瑚,我們依然直接或間接受惠於牠們。

用一口九孔池養一片珊瑚

在東北角的龍洞,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祕書長陳映伶為了見到潛水教練所說「二十年前的美麗海底」,選擇從自己能力所及之處開始做起:在廢棄的九孔池種珊瑚。

五十二歲的陳映伶原本是全職媽媽,六年前學會潛水後,彷彿打開了另一雙眼睛,看見水下的綺麗世界。某次她意外發現,在廢棄十年的九孔池裡,竟然遍布珊瑚、魚群,「那我是不是也可以租一口九孔池來種珊瑚?」她一邊尋找九孔池承租,一邊寫計畫申請企業贊助,終於在二○一五年順利到位。

目前池子內有上千株珊瑚,還有各類魚、蝦、蟹、海膽、海參悠游其中。「希望有一天能看到珊瑚產卵,像真正的大自然一樣!」陳映伶由衷期盼。

以人類之力介入珊瑚礁的復原,即使無法回到原始狀態、無法全面重建珊瑚礁,透過培育足夠的群體、增加基因多樣性,仍能誘導環境走向自然恢復,為未來的海洋生態點燃一線生機。
重點不是我們怎麼做,而是我們有沒有持續不斷地努力。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關於珊瑚這種動物】

珊瑚有著千變萬化的外型,有的像樹枝、有的像石頭,而且固定在海底,所以有人誤以為是植物,甚至以為是石頭。但其實珊瑚是不折不扣的動物,與海葵、水母同樣屬於刺絲胞動物(Cnidaria),會聚積碳酸鈣骨骼或骨針。

牠的最小單位是珊瑚蟲(polyp),而且形態多變,光是大小就可從直徑一公釐到數十公分。一般看到的「一株」珊瑚,則是由很多珊瑚蟲聯合構成的「珊瑚群體」。特別的是,同種珊瑚若生長在不同環境,珊瑚群體的形態也會隨環境改變,可塑性很大。

在珊瑚大家族中,並非所有成員都能建造珊瑚礁,真正有貢獻的主要是石珊瑚類,又稱為造礁珊瑚。這些造礁珊瑚的體內有共生藻,其總量甚至比珊瑚組織還多,因此造礁珊瑚可說是動物性組織與植物性組織的總和。

而共生藻就好比造礁珊瑚的「衣食父母」,經由行光合作用,將珊瑚的代謝物轉為能量,再傳送給珊瑚利用,形成高效的生產系統;共生藻提供給珊瑚的能量,高達珊瑚能量來源的八成以上,重要性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珊瑚的顏色除了來自本身的色素蛋白,也來自共生藻的色素。然而,一旦環境惡化,珊瑚會趕走共生藻,肉質組織因此失去顏色而呈現透明,露出底下白色的珊瑚骨骼,即「珊瑚白化」。但白化不代表死亡,比較像是重感冒、身體虛弱,若環境無法立即改善,幾天內便死亡;如果及時改善,珊瑚就有機會再獲得共生藻,重現生機。

[Not a valid template]↑ 每年一次產卵季,雌雄珊瑚同時釋出大量卵子及精子。(攝影/郭兆)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墾丁核三廠出水口的水溫較周邊高出1.5到2℃,造成珊瑚礁白化。但有研究發現,該處的維氏腦紋珊瑚,已對「熱逆境」產生調適與適應能力。(攝影/許嘉閔)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灣海洋大學副教授識名信也(圖右)與學生在新北市海洋資源復育園區進行珊瑚復育。先在室內池培養,再移植到室外池。(攝影/黃世澤)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東北角的舊九孔池,台灣山海天使環境保育協會以垂吊式種植珊瑚,剪下部分又可再移植。(攝影/黃世澤)
[Not a valid template]↑ 海洋公民基金會的公民科學課程,帶著學員到西衛潮間帶認識生物,培養主動關注環境的能力。
[Not a valid template]↑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在馬公市鎖港杭灣海域,與浮潛業者合作海洋花園珊瑚植栽活動。事先將水泥製成的移植礁放入海中,再於海底進行珊瑚移植。
[Not a valid template]↑ 悠遊自在的海龜以覆蓋在珊瑚上的藻類為食。珊瑚礁就像「海中的熱帶雨林」,成為生物棲息、覓食及避敵的好地方。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相關文章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