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歲末時分,台北鬧區百貨公司一場與農產品相關的展覽中,有個看似另類的攤位,上面寫著「出租小雞」、「養雞不用清大便」。此一出租方式,由農場提供整套的雞籠、飼料與小雞,並標榜以益生菌分解雞糞,讓民眾可以無臭養雞一個月再歸還,無須擔心小雞長大後缺乏足夠飼養空間,吸引不少民眾駐足。但是,這種方案除非不當飼養,否則寵物多半不會壽終,人無須面臨同伴動物死亡的傷痛,這樣的生命教育,究竟是讓我們更接近動物,還是離動物或生命的本質更遠?
當食物變成寵物
租借小雞背後所凸顯的,是我們想「親近生命」,但不願或無力承擔「照顧生命」背後要付出的各種代價──包括動物會臭、會排泄、會生病、會有許多花費、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會發出聲音,以及會死亡。在人短期租借動物進入日常生活的過程中,這些生命必然存在的現象,卻成為一個個必須被排除的前提,而那些無法排除的部分,例如雞會鳴叫,就可能成為民眾認為不適合留下小雞的理由。
這樣的心態其實表現在當代寵物文化的各個方面,如近年益發受到歡迎的寵物咖啡、寵物餐廳,亦是類似邏輯下的產物。這類近距離觀賞與「體驗活動」對於消費者而言,比租借動物更接近「零成本」,就能滿足忙碌且空間有限的都市生活中,親近動物的渴望。
被「淨化」過的可愛
任何商業模式得以風行,背後必然反映了消費者的心理,寵物咖啡這種「微型動物園」不只提供都市人更方便的休憩空間,也將動物縮限在少數幾種最受歡迎、最可愛或較罕見的,以一種更有「效率」的方式讓民眾可以直接與熱門動物接觸。在這種互動模式中,民眾所參與的並非動物的「生活」──咖啡館裡的動物,其實是被「淨化」過的存在,某程度上是一種想像的產物。
可以想像的是,當這種「想要親近生命,卻不願正視每種生物與生俱來的天性」成為人和動物相處的核心模式時,隨之而來的就是不當飼養與棄養案例的增加。飼主不只缺乏動物照顧的專業知識,甚至可能缺乏對生物習性的基本認知。尤其受到某些流行風潮影響而一時興起的飼主,更是棄養的高風險群。當飼主在發現動物「不如預期」的時候,不是已經回天乏術,就是乾脆「放生」,而所謂的「不如預期」,不外乎覺得照顧起來太麻煩、動物生病了、不想養了、長太大隻了等等。
寵物咖啡、租借動物和外來種問題彼此看來互不相涉,實則環環相扣,但歸根究柢仍來自於我們對動物的認知,普遍建立在排除「生物真實性」的想像上。在這樣的情況下,寵物市場消費力的提升,未必等同於寵物生活條件的改善,許多人看待寵物的方式,仍然是排除真實性的邏輯,導致生命被物化與商品化。於是寵物的處境往往落在兩個極端,一種是大量繁殖的廉價市場中,可拋棄式、可以任意被替換、取代的存在,例如曾風行一時的彩色小雞、彩繪烏龜。這些動物被有毒色素染色後,只能存活短短幾天,但由於價格低廉,對許多人來說死了也不心疼;另一種則是要價不菲的品種犬貓或野生動物,牠們表面上在家中「養尊處優」,實則必須滿足特定條件才能受到善待,一旦不夠可愛、乖巧、乾淨,或是太過吵鬧,還是可能遭遺棄。動物要真正成為人類家庭中的一份子,是有條件、有代價的。
人與生物更合宜的互動關係
因此,問題的源頭?從來都在於「人」。人具高度異質性,倫理的本質更在於不會有一體適用的簡單答案。但是,當更多人改變看待生命的心態,我們就有可能更接近問題的核心,並且從更全面的角度思考人與動物的關係。
無論如何,透過將野生動物納入城市的咖啡廳之中,或是想像小雞是一種無臭的生物,都只是凸顯了人與自然的斷裂,而非重啟連結的管道。寵物定義的改變不應是飼養物種的增加,而在於如何看待與我們一起生活的動物。當我們開始調整自身與同伴動物、社區動物,或是生活中其他可見生命的「知識和經驗」時,或許能成為一個改變的起點,讓我們用不同的眼光,重新看待這個與其他生物共享的世界。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每年被棄養寵物數居高不下時,卻有許多生命被「製造」、展示與販售,可愛的形象吸引人們選購。
[Not a valid template]↑ 生命等價,亞洲寵物博物館中,小醫生藉玩偶模擬手術,學習認識生命。
[Not a valid template]↑ 飼養珍稀動物在台灣逐漸蔚為風潮。正在跟狗狗玩的狐引自非洲,原生於野外的牠,卻被繫上項圈、鍊條,當成寵物飼養,引起動保界的討論。
[Not a valid template]↑ 飼主緊抱愛狗合影,成了常見的街頭一景。有著專屬推車的拉布拉多犬集寵愛於一身,寵物變成如家人一般的存在。
[Not a valid template]↑ 基隆海岸專門為小狗設置的天然泳池,飼主可以帶著小狗戲水。狗從早期被留家看門,到一起出遊,反映當代寵物文化演變。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