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湯琇婷(經典雜誌撰述)
攝影/安培淂(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陰冷的上午,保育員按每日慣例,把裝滿十來尾活魚的浮球丟至水中。一隻體色棕灰、有著流線身形的動物不知從何方竄出,迅猛躍下水面。牠熟悉地靠近浮球,吻部輕頂、轉動浮球,幾尾泥鰍和朱文錦金魚隨即從上方洞口游出,那毛茸茸的動物鎖定目標、衝上前去,不消幾秒鐘,即銜住一尾泥鰍上岸,從「頭」到「尾」大快朵頤起到手的獵物。吃罷,牠再次躍入水中,追捕下隻獵物。如此這般重複多次,不到半小時,浮球中僅剩三、四尾朱文錦,那獵人吃飽喝足,已不見蹤跡。
幾名遊客幸運地趕上這難得的場面,在玻璃窗前完整目睹歐亞水獺游泳與追獵的英姿,而牠「雙手」輕托小魚、滿足進食的模樣,更是可愛至極,不時聽見人群間發出讚歎的驚呼聲。
這場「餵食秀」不同一般,身處動物園,卻仿如直擊野外弱肉強食的世界,動物的求生本領就在面前活生生上演。而這番別有用心,主要目的其實是透過改變餵食方法,提供被圈養的動物更多的生活刺激,也就是所謂的餵食豐富化。「如此不僅提高了水獺的進食難度,也延長了進食時間。」台北市立動物園(以下簡稱台北動物園)推廣組工作人員林莉立向我解釋。
這隻歐亞水獺於二○一四年從金門救傷渡海來台,牠和牠的兄弟在某一溼地的施工現場被發現時,才剛出生沒多久,還未睜眼就來到台北動物園,在此展開圈養的生活,園方將其分別命名為「小金」、「大金」。少了親生媽媽在側護育,保育員充當保母,親自「下海」教兄弟倆游泳,畢竟這是水獺必備的求生技能之一。就算是在吃住無虞的圈養環境中,某種程度上仍須順應自然,為有機會重返野外做準備。
一旁的解說牌寫著,由於「土地的開發、溼地的消失、流浪狗的攻擊、路殺等因素」,目前金門島上棲息的歐亞水獺僅剩一百餘隻,而歐亞水獺在台灣島更是早已絕跡多時,與雲豹等動物一同消逝在時代的記憶裡。
去年台北動物園成功讓小金與園內另一隻母水獺金莎配對,誕下一對龍鳳胎。目前他們正盼望著小金與金沙再接再厲、孕育新後代,有朝一日好回到野外溪流、壯大族群。然而,實現此願景的前提在於完善的野外棲地保育,沒有棲地,談何復育?動物園努力「保種」,只是漫漫復育之路的起點。
娛樂、教育、保育、研究
近十多年來,在全球許多國家以至台灣,動物園扮演的角色皆有了明顯轉變,公營機構格外如此。包括台北動物園在內,曾有不少動物園大剌剌地以動物明星為號召,吸引遊客入園觀看外表或奇特、或華美的珍稀物種,甚至欣賞動物表演,讓人大飽眼福。如今,動物園更加強調自身的教育與保育使命,至少,不再大張旗鼓宣揚所謂的動物明星。透過解說牌設計或相關教育解說活動,大眾漸漸注意到,動物園似乎正努力與野生動物保育有所連結。
諸如歐亞水獺的保育訊息,在台北動物園幾乎隨處可見,不論是台灣本土物種穿山甲、台北赤蛙、蘭嶼豬,或是動物明星大貓熊、無尾熊,或較鮮為人知的非洲野驢、緬甸星龜,從現場設置的解說牌,都能一窺其背後受人為干擾、威脅生存的辛酸故事。
而動物園除了致力改善飼育和繁殖方法以達保種之效,或是設立救傷中心來醫治受傷的野生動物,有時也與其他機構合作守護野外棲地,更多時候採取的仍是較間接的保育手段:透過動物展示,引起大眾的關切,進而轉化為行動,在各方面支持動物保育,降低動物在野外的生存壓力。
此外,少數動物園或同樣以展示教育為核心的水族館,也藉由既有研究人員的編制或與其他學術單位合作,進行科學研究,利用所獲知的新資訊改善動物的圈養生活,並對野外族群的保育有所貢獻。例如台北動物園近年發展出全球第一個穿山甲人工食譜,讓被救傷的穿山甲得以在圈養環境中正常飲食、恢復生息,提高野放後的存活率。
又如遠在台灣南端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二○○二年起陸續以研究和教育之名引進白鯨,兩年前也開始與台灣大學獸醫學系副教授楊瑋誠合作進行白鯨聲學研究,了解圈養環境噪音對白鯨健康的影響。楊瑋誠長年投身鯨豚保育醫學研究,他坦言:「有很多知識的建立都是來自圈養動物,如果沒有養一隻瓶鼻海豚,我們怎麼可能知道海豚血液的正常值是多少?怎麼可能有機會以此為參考,拯救瀕臨絕種的中華白海豚?」
在動物福祉益發受到重視的當代社會,或許唯有找到在保育上能施力的角度,動物園或水族館才有存在的「正當」理由,說服自己、也說服大眾──人類把動物「關」起來、犧牲其自由,是為了造福更多的野外動物、實現更遠大的保育理想。
與野豬同樣有著高度獵捕壓力的山羌(Muntiacus reevesi) 和台灣山羊(Capricornis swinhoei),在保育意識逐漸提升的現在,野外目擊機會已經愈來愈高,但在野外依舊是如此難以發現台灣野豬。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台北動物園為歐亞水獺設計了餵食豐富化措施,小水獺只消在水中輕撥浮球,便能展現獵食本領,追獵游出的小魚。
[Not a valid template]↑ 擁有「快樂天堂」之名的動物園,常是闔家共遊的首選去處,五〇年代圓山動物園(台北動物園前身)推出動物表演秀,每到假日總是人滿為患。(圖片/台北市立動物園)
[Not a valid template]↑ 海生館潛水員在水下丟灑魚塊,吸引魚群擁簇,也抓住大眾的目光。
[Not a valid template]↑ 園方在展示場中四處藏食,台灣黑熊得費一番心力才能找到食物所在,增添生活情趣。
[Not a valid template]↑ 在壽山動物園,黑猩猩隔著籠網,看向籠外來來往往的遊客,若有所思。停下腳步的人類,又想著什麼?
[Not a valid template]↑ 先進的空調設備,把南極的冰凍世界呈現在世人面前;人們的好奇心,也把企鵝帶進了人類世界。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