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世慧(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你家裡有毛小孩或喵星人嗎?疫情爆發以來,是牠們的陪伴,讓你度過一個又一個心理與空間上,雙雙都備受煎熬的日子嗎?「寵物」,或者說其實就是我們的「家人」,自古以來即已有之,但在凡事都被商品化的當代社會,除了牠們的類別擴及貓、狗、蛇、鳥、鼠、猴、刺蝟、蜥蜴等生物外,難以想像的是,連同我們把牠們帶回家的方式,竟也出現了和房子、車子、禮服、影印機等一樣,是可以透過租借而得來的奇特現象。
「租」動物,這種掐頭去尾,無視牠的生、也不在乎牠的死,只是「選擇性」享受牠們成長過程中,最萌、最可愛那一面的作法,存有太多爭議。何況有租就有退租,面對跟人類一樣有喜怒哀樂,會撒嬌、討拍,也會回饋以無比療癒功能的生命,視寵物為玩物的態度,怎麼說都無法令人苟同。
「在社會大眾普遍的印象裡,『搞動保』是一件有點神經質的事情,帶著悲情與道德壓力」這是本期【動物人間】系列中,撰寫〈在動物收容所──等著屬於牠們的家〉一文的李娉婷所說;但若希望動物保護觀念普及化,就要跳脫這樣的思維,把收容所轉為教育空間,是此刻該努力的方向。東華大學華文系黃宗潔教授的〈當代寵物文化──牠是家人還是可以被取代的物品?〉,則將人類與寵物間千絲萬縷的關係,透過社會、文化、心理等面向,一一加以梳理,把寵物議題放大到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中檢視,讓我們更接近問題的核心,也擴大了我們的視野。
截稿前最後一刻才遠從歐洲寄來的〈奧地利──內陸小國的抗疫大戰〉一文,是台裔奧地利籍音樂人兼作家楊佳恬,在地的第一手觀察。從被稱做「歐洲病毒輸出國」,到變身成歐陸第一個強制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的國家,這段從輕忽、驚惶,到落實防疫措施的過程,是奧地利疫情從失控到可控的原因,也是東西方國家文化差異的反映。
文稿召集人潘美玲所執筆的封面故事〈伐木人──把森林當田耕〉,從老伐木人個人的故事談起,牽起漫長的台灣林業史中,伐木技術與大眾對伐木觀感的變遷。撰述陳芛薇的〈「共享」的運輸──減少私人汽機車的考驗〉早在幾個月前便寫好,卻礙於疫情吃緊,直至疫情趨緩的今天才刊登,也算好酒沉甕底。最後,撰述吳佳珍的〈傳統中藥的科學化──看懂科學中藥與水煎藥〉一文,不管有無疫情,相信都能一解民眾對於科學中藥的種種好奇。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