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王俊富
二○○四年,我在大愛電視台擔任《大愛全紀錄》節目製作人。這一年的十二月,南亞發生災情慘重的大海嘯。台灣慈濟基金會透過國際人脈,火速把醫療團送進印度東南方的重災區島國斯里蘭卡(Sri Lanka),我也奉派隨團採訪。醫療團從首都可倫坡(Colombo)一路推進到南方小鎮漢班托塔(Hambantota)時,方為災後第三天。小鎮充滿一種詭異的安靜與清幽。來自叢林、村落與廟宇的環境音,向來者的聽覺打了聲道地的招呼。下車,當腳踏在土地上那一刻,我不知即將面對怎樣的場景。
漢班托塔緊鄰湛藍的印度洋。南國的風景綺麗浪漫,氣溫引人閒散慵懶,我跟編導馬儁人來到一處「假日市集」。這裡原本應該人聲鼎沸、交易熱絡。但此時,濤聲之外,空寂地可怕。毛細孔感受到的,是詭譎的靜謐。突然電話聲響起,記得傳來那句話是:「挖土機到了,正開挖,快過來。」我跟編導趕過去採訪,目睹重型機具在引擎聲中,掀開薄土下煉獄般的劇幕──斷頭的孩子、坐在馬桶上的男人、某個媽媽的手、某個爺爺的腳、一窩破碎的器官與殘肢。海嘯襲來瞬間,這些人怎麼走的?或許快到連他們都來不及理解發生麼事!畫面,就這樣一幕幕傳進幾位台灣記者的眼簾、知覺與記憶區中。此刻的濃濃屍臭味再度提醒我──腳下,就是地獄!
短短三天,整備醫療團、跨國協調、交通安排、抵達災區投入義診。論效率,不輸國際組織;仰賴的,不是軍事運輸。這樣的動員力從何而來?方法為何?問題,一個一個浮現。
本書的許多故事與反思,都將由「慈濟」這個根於台灣、發展超過半世紀的非政府組織講起。但想了解它,最好的視角應在此刻站定,回望過去五十年的歷史脈絡、看清現在的人類處境,並往不可知的挑戰與未來寄望而去。
此刻、回看與遠眺,正是本書的撰寫基礎。從過去半世紀的人類歷史、當代世界樣貌、蕞爾小島慈善團體所做的一切,都值得台灣人更為宏觀思考──我們是誰?該如何定位自己的未來?台灣能往海外觸發的浪潮,究竟是什麼?
半世紀的世界脈動與慈濟因緣
而本書描述的這個團體規模有多大、有多小?世界排名第幾?榮譽有多少?或許都不是重點。重點是,對台灣來說,它的存在究竟蘊含著怎樣的意義?
一九六六年,證嚴法師在花蓮鳳林一家診所探病時,見聞原住民病婦因無力支付八千元保證金,只能由族人悵然扛回部落。看著留在地上的一灘血(按:慈濟早期稱「一攤血」,後統一改為「一灘血」,本書除引文遵原著,餘皆從之),法師心痛無比,萌生成立慈善組織的念頭。
六○年代的台灣,脫離殖民地身分十餘年。戰後復興中的社會,醫療資源缺乏與貧病之苦,本就有其時代的必然。當時除了美國政府的援助計畫,西方教會在社會救助上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就在見聞一灘血事件的同年,三位天主教修女來訪證嚴法師,雙方相談甚歡。但修女臨走前卻說:「今天終於了解佛陀的慈悲是普及蠢動含靈一切的生命,確實很偉大。不過,雖然天主的博愛只是為全人類,但是我們在社會上建教堂、蓋醫院、辦養老院,那麼佛教對社會可有什麼具體貢獻?」這番話,激勵了證嚴法師積極入世、服務人群的信念。
於是,證嚴法師決定創辦「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以一介年輕比丘,帶領了三十位婦女走上這條行善之路。「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成為慈濟基金會的前身。多數基金會的全銜,看不到克難二字。但這兩個字意義深重,它代表的是毫無資源,卻願意奮力去做的決心與情感。
五十餘年間,慈濟基金會以佛教為根、慈善為起點,開創出四大志業。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九○年代初期,慈濟在台灣本土深耕慈善與醫療。這與二戰後許多從殖民地獲得解放的國家與區域,其發展趨勢是一致的。經濟轉型之外,社會救助、醫療體系與教育制度的建立,更是必經之路。而民間基金會,可以在政府能力不及之處,扮演重要的社會力量。
經過七○年代產業轉型、經濟起飛;八○年代中產階級的興起,台灣醞釀出一股精神提升與願意付出的能量。除了本島,慈濟開始對外輸出良善軟實力。一九九一年,從援助孟加拉水患與大陸賑災開始,它以台灣為名走進國際社會,並帶著不同慈善模式與經驗,將實踐方法複製到許多地區。之後將近三十年,因應全球脈動,不管是戰禍、天災,只要能力所及,無不全力以赴。
而除了慈善與國際間的急難援助,慈濟提出的許多理念與倡議也屬前瞻而敢於變革。
環保議題大至全球、小至國家,想改變,必須從民眾意識、政策實踐與跨國合作開始,絕非一朝一夕可成。
資源回收,小島成典範
一九九○年的證嚴法師,不喊高遠的抽象口號。他從生活化的角度出發,倡議大眾「用鼓掌的雙手做垃圾分類」。意即,資源回收並不難,人人都可做出貢獻。在各縣市垃圾山紛紛拔地而起、垃圾大戰新聞頻傳的年代,這份倡議深具創意與遠見。慢慢地,慈濟資源回收站,一個個在社區裡出現。環保志工的身影,一個個穿梭在清晨的街市小巷,讓垃圾變成黃金。
二○一六年,美國《華爾街日報》 以“Taiwan The World’s Geniuses of Garbage Disposal”為題,透過數據告訴讀者──台灣是垃圾處理的世界典範。在已開發國家中,這座小島高達60%的資源回收率僅次於奧地利與德國,並遠勝過日、韓、英、美。對許多百姓來說,付費購買垃圾袋、在〈少女的祈禱〉音樂聲中把垃圾丟進垃圾車、資源必須分類回收、廚餘搜集成堆肥,早已是生活習慣的一環。但想不到這簡單的日常,居然讓曾經的垃圾島成為國際模範。
報導中除了肯定政策方向之外,也強調民間自發性的環保行動發揮很大功效,甚至可能比政府更有效率。例如,慈濟基金會在全台各地設有逾四千五百個資源回收站(二○一八年底,全台環保站共二七九處、社區環保點共八五三六處),由其志工負責處理、分類垃圾,成績斐然。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Not a valid template]↑ 身為大愛電視台製作人的作者王俊富(左二),十多年來跟隨慈濟賑災團隊四處奔走,圖為赴中國貴州貧困的羅甸山區採訪。(攝影/蕭耀華)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